⑴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春雨梨花
每当梨花盛开的时候,梨乡都要举办梨花节。每年的梨花节前,都会有一张素洁得如同,梨花一样的请柬飞到我的案头,传达着梨花对我的召唤。
我在一个飘雨的日子,踏上了去梨乡的路途。一路风雨,心中默念着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却全然没有女词人那种洒脱和悠然。“梨花一枝春带雨”,美倒是美,可那柔弱的梨花,能经得住几番风吹雨打?记得当年秋末,大丰收后销不出去的雪梨堆得像小山,压得人们心里透不过气来,梨农们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去年夏天,梨乡的朋友捎来一箱他们自己生产的雪梨汁,细细地品上一品,那甜丝丝和凉幽幽的浸润,又让人闻到了梨花的芬芳。我想,今年梨农们该不会为销梨发愁了吧。
细雨霏霏,春意阑珊。路旁是一片片青绿色的麦田,阡陌间的农人披着雨衣,烟雨中,一望无垠的绿一直铺上西边山影朦胧的太行群峰。干旱的北方原野,此时竞有了一种江南水乡的气息和韵味。
车到梨乡,、只见蒙蒙细雨之中,地上一层落花如雪;再看枝上,千树万树,依旧如雪,只是有些稀薄。地上的白与树上的白浑然一体,冷香接天,梨花如海,俨然一片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让人整个身心都变得清纯而宁静。
拨开横陈的枝桠,迎着甜丝的细雨,我小心翼翼地走进树林,去亲近梨花。枝头上,或一丛丛一簇簇.或星星点点,或密或疏,或浓或淡,一色的浅素嫩白,有着一种令人心颤的圣洁的美。越往深处,枝与花越稠密,不时拂面擦身,留下一片水痕一抹暗香。那些可爱的梨花在雨中浸润着,花托、花瓣、花蕊、花蕾上,都挂满了晶莹的雨滴,颗颗粒粒如散珠碎玉.悬坠欲滴。丛丛梨花,在风雨中相互依偎,绽放着少女般清纯的笑靥,深情地贪看着这雨中的春光,让人不忍去触摸他们,生怕惊动了一个个美丽的梦。
细雨还在飘着,天空中似有千万条飞舞着的丝线,北国的雨竟然也像江南的雨一样的缠绵。身旁的花枝在雨中簌簌抖动,不时有一阵雨珠和花瓣掉落,一层素馨飘零,如同一曲缥缈而伤感的弦乐。花浓雨密,香雾迷离,分不清哪是花哪是雨。这雨中的花,这花中的雨,这清凉的芬芳,这芬芳的清凉,花香水色,似梦非梦。啊,这美丽而圣洁的陶醉与洗礼,竟会是如此的刻骨铭心。不由得想起一些古人吟咏梨花的诗文,李重元的“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秦少游的“梨花满地不开门”,还有洪升的“天涯谁品梨花雪”等。这花与诗,浇上这缠绵的细雨,营造出一片忧伤的美丽,让人深切地体味到人类古今相通的一种美好情感,那就是对真善美的向往和钟爱,虽年华暗替,终也不改。
一年一度,花开花落。梨花的花期虽短,留给人的美却永恒。更何况花落过后,还有果实的生长,还有秋天的希望。遥望中秋时节,这片片梨园当是枝叶葱茏,黄金万点,雪梨飘香。到那时,人们就又会想起这些洁白的,在细雨中飘落的梨花。
1.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赋予了梨花哪些美好的象征意义?
2.本文写的是春天的梨花,看过后,你能联想到《春》中的哪两个情节?请具体写出来。
3.文中第二段主要记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4.文中第五段文字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请试举一例。
5.用简洁的文字说一说作者在梨花林中内心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6.本文中除了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外,还大量引用了古代诗词,你认为引用这些诗词有哪些作用?
7.如何理解“让人深切地体味到人类古今相通的一种情感,那就是对真善美的向往和钟爱”这句话的 含义?
8.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梨花的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1.是生活中纯洁、美好的事物的象征。 2.描写梨花的第五段与“春花图”都具体写了花;文中在雨中描写花,同时也写了春雨,使人联想到“春雨图”,都抓住了春雨的特点,多而连绵。3.记叙了作者去梨乡的心情和内心的想法。 4.细节描写。那些可爱的梨花在雨中浸润着,花托,花瓣,花蕊,花蕾上,都挂满了晶莹的雨滴,颗颗粒粒如散珠碎玉,悬坠欲滴。 5.沉醉于这美好的景象之中。 6.引用诗词,对梨花进行赞美,增强了文章的诗情画意,说明对梨花的赞颂是古已有之的。 7.梨花以其自身的美好唤起了人们对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8.喜爱、赞美之情
白鹅(节选)课外阅读练习
丰子恺
这白鹅,是一位将要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想着:“好一个高傲的动物!”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盗贼)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促,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评剧里的净角出场。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我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鸭一定让步逃走。这是表示对人惧怕。所以我们要捉住鸡或鸭颇不容易。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量这傲慢终归是狂妄的。我们一伸手,就可一把抓住它的项颈,而任意处置它,家畜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同时最容易捉住的也无过于鹅。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次吃一口水,然后再到某地方去吃一口泥及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滋味,它是依着它的胃口而选定的。这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丝毫不苟。
为了避免抗战时期住在荒村的苦闷,我便在读书、作画之余,在院子里种豆,种采。养鸽,养鹅。而鹅给我的印象最深。因它有那么_______ 的身体,那么_______的颜色,那么_______的叫声,那么_______的态度,那么_______的脾气,和那么_______的行为。在这荒凉_______的环境中,这鹅竟成了一个焦点。凄风苦雨之中,手酸意倦之时,推窗一望,死气沉沉;惟有这伟大的雪白的东西,高擎着琥珀色的喙,在雨中昂然独步,好像一个戎装的守卫,使得这小屋有了保障,这院子有了主宰,这环境有了生气。
1.为什么下面每组句子中的第①句比第②句好?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①我亲自抱了这雪白大鸟回家。
②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鹅回家。( )
(2)①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
②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高歌。( )
(3)①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
②鹅的步调慢条斯理,懒洋洋的。( )
(4)①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
②白鹅是吃冷饭的。( )
A.第②句的意思与情境不符。
B.第②句与作者对白鹅的感情相悖。
C.第①句能表达喜爱的感情。
D.第①句能表示亲切的感情。
2.第二段,作者用了什么写法?其用意是什么?
3.第二、四段划线句中的“简直”和“竞”可以体会到哪些深刻含义?
4.作者怎样看待鹅“终归是狂妄的”?持怎样的态度?你怎样认为呢?
5.将“雄伟、高傲、可笑、雪白、轩昂、庞大”填人第四段的空白处。
6.文章最后说“在这荒凉的环境中,这鹅竟成了一个焦点”,找出文中与之照应的句子。
答案:
1.(1)c (2)A (3)B (4)D 2.对比的写作手法。用狗的叫声来表现势利小人的性格。
鹅的叫声体现了正直、凛然的君子形象。对比的手法突出了鹅。 3.“简直”二字体现了鹅不让人的坚决态度:既不犹豫,也无商量的余地——就是不让!“竟”字表现了作者意外的惊喜:没有想到鹅竟如此勇敢无畏,真是“狂妄”,天真得可爱。这两个词是作者对鹅的喜爱、赞赏之情的自然流露。 4.傲慢而狂妄,“被捉”也在所不惜,表现了鹅的勇敢和坦诚。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5.庞大雪白 雄伟 轩昂 高傲 可笑 6.“使得这小屋有了保障……有了生气
⑵ 语文中考卷及答案
2008年福建省宁德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文字录入:福鼎市唐炯武语文工作室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2分)
1.默写。(14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2)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3) ,风正一帆悬。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5)会当凌绝顶, 。
(6)受任于败军之际, 。
(7)孔子的名言“ , 。”告诫我们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
(8)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割麦者辛苦劳作的句子是“ , 。”
(9)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 , 。”的奉献精神;生命就是“ , 。”的远大抱负。
2.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作答。(8分)
位于屏南县长桥村的万安桥,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木gong( )廊桥,始建于宋代,历史上曾数次遭毁重建,2005年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万安桥全长96.6米,桥宽4.7米,有5墩( )6孔36开间,除船形桥墩由石砌( )成和廊项用青瓦铺( )盖外,其余全为木结构。远tiao( )万安桥,翘角飞檐的桥门如苍鹰展翅。这些都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如今,这座桥仍发扬着重要的作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3分)
(3)修改文中画线的病句。(2分)
3.请用相关的成语替换划线部分,使语句更简洁。
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满腔热忱,对技术好了还追求更好( ),而有的人对工作眼高手低,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一事无成。
4.综合性学习。(8分)
为打造“书香校园”,现在要举办一次与名著有关的知识竞赛,请你完成两面向类题。
(1)名著略览。(2分)选出下面对名著描述错误的一项:(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敢于向命运挑战,自强不息,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忘我的献身精神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B.《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亚米契斯所作,小说采用日记的形式,以一个锷科罗多的孩子为主线,记录了他中学阶段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所见所闻。
C.《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108位梁山好汉,分36天罡72地煞。其中第一个出场的是史进绰号九纹龙。
D.《鲁滨逊漂流记》主人公鲁滨逊出海航行遭遇风暴,流落荒岛。他白手起家开发荒岛,使自己生存下来。
(2)精彩再现。(4分)
孙悟空使用的兵器是 ,请简单介绍孙悟空取经前的一件事(课文除外) 。
(3)点击生活。(2分)右边是一份对中学生课外阅读三类书情况的抽样调查统计图,从中你发现: 。
(图为圆形统计图:名著12%;作文类36%;休闲类52%)
二、阅读(58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5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4分)
(1)沿溯阻绝。沿; (2)良多趣味。良:
(3)直视无碍。碍: (4)窥谷忘反。反:
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7、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通过“游鱼细石”写出水的清澈。
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8、甲乙两段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2题。(18分)
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
迄今没有见到为他们留下的影像,定格他们倒在废墟里的姿势。也许根本就没有人为他们留下过影像。但是,随着搜救人员一点点挖开瓦砾、水泥和砖块,我们依旧记住了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
21岁的幼儿园老师瞿万容,被扒出废墟时,人们看到她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挡住一块垮塌的水泥板,紧紧护住自己怀里的一个孩子。
孩子只受了轻伤,呼吸很平稳,而年轻的女老师,却因为头部和背部骨折,早已停止呼吸。
这一幕,定格在“5·12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二天,人们扒开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废墟时的那一刻。
在地震刹那间摧毁我们的家园后,从城市的碎片下,不止一处,人们看到这种凝固的姿势。
5月13日22时12分,震后第二天,德阳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在汉旺镇东汽中学的废墟下,年近50岁的教导主任谭千秋,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他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深凹下去,但4个学生都活了下来。
5月14日7时,震后第三天,崇州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当一夜未眠的搜救人员从怀远镇中学垮塌的教学楼下找到吴忠洪的遗体时,这位45岁的英语老师背部向上弓曲着,双手撑地,身下是两名已经死去的学生。
5月14日早上,震后第三天,什邡市看到了这种姿势。搜救人员在龙居中心小学的废墟里刨出一个死去的女子,她同样正努力护着3个孩子,而她的头已被砸下的重物削去一半。幸存师生仔细辨认,才认出那是学校最年轻的女老师向丽。
5月14日10时,震后第三天,绵阳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在平武县南坝小学塌下的一根钢筋水泥横梁下,48岁的代课女老师杜正香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死死地各拉住一个孩子,胸前还护着3个孩子。
汶川县也看到了这种姿势。当那里的幸存者们徒手搬开垮塌的映秀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他们惊呆了:29岁的男老师张米亚跪扑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孩子都还活着,这位平时爱唱歌的老师却已经离我们而去。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为了救出孩子,救援人员不得不含泪将手臂锯断。
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定格在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瞬,尽管不能以影像的形式流传,却足以在人们心间永久驻留。
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定格了他们在这世上的最后一次努力,那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他人。
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相信没有功利的考量,来不及是非的权衡,而只有人性深处的本真,以及人类心中永不泯灭的爱。再强大的自然伟力,也摧毁不了它。这种爱,足以战胜自然的伟力,为生命支撑起一块的空间,尽管狭小局促,甚至狼狈,但是无比壮美。
9、文章标题“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有哪两重含义?(4分)
10、揣摩加点词的表达效果。(6分)
(1)老师们倒下的姿势,基本上都有“紧紧护住”、“死死护着”、“死死拉着”这样的动作,请你说说这些加点词的作用。
(2)第6段中“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为了救出孩子,救援人员不得不含泪将手臂锯断。”这句话的加点词体现了救援人员怎样的心情?
11、请你说说对第10段中“这种爱,足以战胜自然的伟力,为生命支撑起一块的空间,尽管狭小局促,甚至狼狈,但是无比壮美。”这句话的理解。(4分)
12、读完全文,请你给文中一位最让你感动的老师或老师群体写一句颁奖词。(要突出人物的特点,有一定的文采,不超过60字)(4分)
演奏快乐
①曾经有人对我说过:“听说,摩天轮的每个格子里都装满了幸福。在我仰望摩天轮之际,是否也能感到些许的快乐?那么,幸福为什么离我如此遥远?”我对这个人说:“既然想要幸福快乐,为什么只是仰望摩天轮,而不去亲身体验一番?只有真正体验过的人,才会感悟到幸福与快乐……”
②的确,快乐的人是会演奏快乐的。
③演奏快乐,就是品位快乐。不论是巍峨雄壮的高山,广袤无垠的大海,云彩飘飘的蓝天,还是沁人心脾的气味,绚丽斑斓的色彩,感人肺腑的话语……这些如宝石一般晶莹璀璨的快乐总是在我们身边盘旋。眺望高山,我们应有心田豁然开朗之感;遥望大海,我们应为生命的宽广而骄傲;仰望蓝天,我们应为云朵飘散后的重聚而高兴……懂得品位这些快乐的人,自然会得到快乐的青睐。
④演奏快乐,就是留住快乐。流星瞬间的消逝,昙花一现后的凋零,蒲公英随风飘零……这些转瞬即逝的美好,总会带给我们瞬间的幸福与快乐。快乐的人知道将快乐延续:流星消逝,还有宁静美好的星空;昙花凋零,还有来年绽放的期许;蒲公英飘走了,还有随风飞舞的绚烂……即使人生路上,事业、前途、爱情、家庭都如泡沫一样破灭了也不必悲观。试图留住这些快乐,学会将快乐延续。那么,快乐的天使终将降临在你的身上。
⑤演奏快乐,就是寻找快乐。童年时的我们是那般天真灿烂:一个硬币能让我们玩儿出许多花样;一张纸能让我们折出各式各样的图案;一个易拉罐能让我们踩成高跟鞋;……那时的我们有什么忧郁?有什么烦恼?那时的我们总是寻找快乐,沉浸在快乐的梦幻里。现在为什么不能?考试没考好会难过很长的时间,比赛失利了会不停地责怪自己,恋人离开了会惆怅得难以自拔,工作不顺利会一个人生闷气……难道这些都是我们成长的代价?在历经沧桑,饱受岁月的洗礼之后,那份童年时寻找快乐的本能也消逝得无影无踪。万世沧桑,悲欢岁月,痛苦难免,可是,懂得寻找快乐的人,快乐的旋律总会在他的心头回响。要相信,仰起头,就有蓝天!
⑥你是否还在仰望摩天轮,期盼些许的快乐?不妨亲自去坐一下吧。独自转动的摩天轮,会带你领略你所想不到的快乐!快拿起你心爱的乐器,从现在起,用你的心灵去演奏快乐。相信你能演奏出无比精彩的乐章!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4.人们该怎样演奏快乐?(3分)
15.请谈谈你对第5段中“要相信,仰起头,就会有蓝天!”这句话的理解。(3分)
16.仿造下面的句子,续写一句。(2分)
流星消逝,还有宁静美好的星空;昙花凋零,还有来年绽放的期许;蒲公英飘走了,还有随风飞舞的绚烂; , 。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
奥运火炬闪现科技之光
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祥云”在中华世纪坛正式公布。美丽的祥云、火热的漆红、古朴的纸卷轴……北京奥运会火炬有着完美的外表。在美丽的外表下,“祥云”跳动这一颗有力的心脏。
奥运会火炬在传递过程中,有可能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气候条件,大风、大雨都将对火炬的燃烧技术进行严峻的考验。为了给火炬提供可靠的燃烧系统,航天科工集团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为奥运圣火贡献了一颗可靠的“芯”。
这颗心脏的燃烧系统包含燃烧器,稳压装置,燃气罐三部分。燃烧器采用了创新的双火焰方案,即预燃室加主燃。预燃室与主燃室分开的做法在奥运火炬的设计上尚属首次,这样的设计将以预燃室的火焰保证火炬不受大风的影响,而主燃室衍生出的火焰将使整支火炬的火苗熊熊燃烧,保证了火炬的视觉效果。这样,即便遇到大风天气,埋在火炬顶端下方的预燃室仍不受影响,保证火炬继续燃烧。
与往届奥运火炬的混合燃料不同,北京奥运会火炬采用价格低廉的丙烷作为燃料。丙烷燃烧只形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没有其他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更重要的是,丙烷可以适应扛匕较宽的温度范围,即使在—40℃时仍能产生1个以上饱和蒸气压,形成燃烧。丙烷产生的火焰零风速下高度25至30厘米,呈亮黄色。这样,火炬手跑动时,飘动的火焰在不同背景下都扛匕较醒目,便于识别和电视转播、新闻拍摄等。 ④北京奥运会火炬高72厘米,重985克,燃烧时间15分钟,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雨量或—6℃到45℃的温度条件下保持燃烧,在燃烧的稳定性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方面均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在工艺方面采用高品质薄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十分轻盈。下半部喷涂高触感塑胶漆,握之如与人手相握,手感舒适不易滑落。
北京奥运火炬,无论是设计还是选材,都闪现着科技之光。
17.本文主要说明了什么?(4分)
18.火炬又火焰的设计有什么好处?(4分)
19、火炬“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雨量或—6℃到45℃的温度条件下保持燃烧。”这句话采用什么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20、请给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作简要的点评。(3分)
奥运火炬在传递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天气状况。
三、作文60分
21.星星与月亮在一起,夜空更加璀璨;小草和鲜花在一起,在地更加缤纷;心与心在一起,牵挂更加浓烈;与亲朋好友在一起,生活更加丰富;与书籍名士在一起,思想更加深刻……
请你以“在一起”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附]参考答案
一、1.默写(略)
2、(1)拱 眺 卧
(2)n qi pu
(3)这座桥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
4、(1)B
(2)金箍棒(或定海神针)
美猴王大闹龙宫,逼龙王兑现诺言,交出定海神针
美猴王勇闯冥司闹事,将生死簿上猴类名单一笔勾销。
美猴王大闹天宫,杀得十万天兵天将望风而逃。
(3)如今中学生读名著的人很少;多数人读书是为了休闲、消遣;不少学生为了提高作文水平而读作文类书籍。
二、阅读
5.
6.略
7.B
8.甲文“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一句通过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忧伤。乙文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同时也反悔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留恋和向往之情。
9.他们最后倒下的姿势被固定在废墟里;他们壮烈牺牲,无私奉献精神的精神永驻人们心中。
10.
(1)可见老师们当时是竭尽全力地保护他们的学生,突出了老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2)体现了救援人员极度无奈和无比悲痛的心情。
11、示例:
在灾难来临的那一时刻,老师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保护学生的壮举感天动地。这种无私的爱,让强大的自然力显得微乎其微。
12.示例:
她的生命永远凝固在花一样的年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相信怀里的孩子可以装点更灿烂的春天。
13.快乐的人是会演奏快乐的。
14.品味快乐;留住快乐;寻找快乐。
15.只要你充满信心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就能找到自己的快乐。
16.(内容形式各一分)
示例:春花凋落,还有金秋收获的希望。
17.北京奥运火炬,无论是选材还是设计,都闪现着科技的光芒。
18.保证火炬的燃烧不受外界的影响;确保火炬的视觉效果。
19.列数字。通过列举具体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祥云”火炬的稳定性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20.“可能”表揣测语气,说明火炬传递过程中面临的天气状况是不确定的,加点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作文
评分标准略
我还有07年的试卷 因为字数限制 所以尽快联系我 我发给你
考试顺利
⑶ 2016中考山东潍坊题语文阅读理解
一、结合提问者描述的情况,除了词汇和题量练习的问题,主要还是阅读技巧的缺少。要想提高英语阅读理解,建议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抓主题,正确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
要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就要找它的主题句,一般文章的主题句,在第一段的第一句,有时也有可能在第二段或最后一段,所以阅读时要特别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但也有可能主题句不明显,难找,这时就应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如果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是对某个句子进行说明,描写或解释,那么该句肯定是主题句,从而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
2、使用不同的阅读方式找寻信息
在阅读考题中,常有关于主要事实与细节的题目可采取寻读法,找寻有关信息,迅速判断所查内容的大概位置,认真读所要的信息。对于与题目无关的内容,可采用略读法,以减少阅读时间,提高阅读效率。
3、利用已知信息进行判断推理
做阅读理解题时,往往会要求判断一些没有直接表达的观点或作者的态度,这样的考题虽没有直接的答案,但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可根据已知的信息,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推断,从而得出准确答案,做这样的题目时,要理解和遵照作者的意图,有时作者直截了当表明观点,更多时候,借用别人的观点来表明自己的立场,或通过转折词来提出与前面相反的观点,因此确定作者的观点时,必须联系全文,通篇进行考虑分析。
二、提高英语阅读理解的重要性
英语学习,包括听、说、读、写多种技能的培养,其中最基本的应是阅读能力了。在现在的英语考试中,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很高。阅读题的分数在整个试卷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这一部分得分的多少,往往决定了学生考分的高低。英语的阅读内容涉及的范围较广,有关于历史的也有关现实生活的,有故事性的文章,也有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文章,这样的阅读内容要求学生有比较广泛的知识面、兴趣和较强的分析理解判断能力。
⑷ 2016年山东省中考语文考不考议论文阅读
在事前,只能预测,谁也不确定会不会考议论文。但是,如果掌握了如何解答,那即使考议论文也不怕辣,下面提供做阅读题的技巧供参考:
议论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3、论证方式:立论、驳论.(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
4、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具体如下:
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⑤、引用论证: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5、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
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6、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7、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开头的作用有:(1)、提出中心论点;(2)、引出论题;以上二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试,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佚事、有的是通过趣闻笑话等.
结尾的作用:(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4)、补充论证了…….(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8、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
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只有二个角度:(1)语言特点;(2)语体特点.做这类题目,要掌握语言风格一些关键词: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而语体特点,就是抓信逻辑严密四个字做文章就可以了.一个应特别注意的事项就是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9、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
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多,如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等
(1)、修辞:如比喻,可结合比喻特点谈,那就是形象生动;如排比,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如引用古诗文,使文章富有文采等.
(2)、论证方法:参考论证方法的作用谈.
(3)、写作手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1)、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夹叙夹议);(2)、以……论证方法为主.同样,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10、文段结构作用:
(1)、引出(全)下文;(2)、总结前(全)文;(3)承上启下.
作为议论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加答.
如开头段作用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二个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
①、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③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结尾段的作用,请参照4:“结尾的内容”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