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英作文 > 2015年高考语文1

2015年高考语文1

发布时间:2020-12-22 03:04:41

A. 高考语文哪几个省使用新课标1卷

2015年全国各省高考试题使用版本一览表:

(一)全国卷使用地区

01、新课标全国Ⅰ卷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江西为新增省份)

02、新课标全国Ⅱ卷适用地区: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广西、辽宁(广西为新增省份)

(二)2015年高考改用“全国卷”使用地区

01、江西省:2015年高考全部改用“全国卷”(不出意外,可能是“新课标全国Ⅰ卷”)

02、辽宁省:2015年高考全部改用“全国卷”(不出意外,可能是“新课标全国Ⅱ卷”)

03、山东省:2015年高考英语改用“全国卷”,并恢复“英语听力考试”(截至发稿时,尚未公布英语具体使用“全国卷”其中的哪一套试卷)

(三)其他自主命题省份(以下自主命题省份2015年高考试卷使用版本仅供参考,是否改用“全国卷”,我们将第一时间提供给大家!)

03、安徽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不会改用全国卷,仍然是“安徽卷”,和2014年高考相比没有变化)

04、北京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不会改用全国卷,仍然是“北京卷”,和2014年高考相比没有变化)

05、重庆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说明:高考不考听力,高三可参加2次PETS-2考试,以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

06、福建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不会改用全国卷,仍然是“福建卷”,和2014年高考相比没有变化)

07、广东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不会改用全国卷,仍然是“广东卷”,和2014年高考相比没有变化)

08、海南省:自主命题(政、史、地、理、化、生)+ 新课标全国Ⅱ卷(语、数、英)

09、湖北省:自主命题(语、数、英)+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理综)

10、湖南省:自主命题(语、数、英)+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理综)

11、江苏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不会改用全国卷,仍然是“江苏卷”,和2014年高考相比没有变化)

12、山东省:英语采用“全国卷”并恢复英语听力,其他科目仍为“山东卷”

13、上海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不会改用全国卷,仍然是“上海卷”,和2014年高考相比没有变化)

14、陕西省:自主命题(数、英)+ 新课标全国Ⅰ卷(语、文综、理综)

15、四川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不会改用全国卷,仍然是“四川卷”,和2014年高考相比没有变化)

16、天津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不会改用全国卷,仍然是“天津卷”,和2014年高考相比没有变化)

17、浙江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不会改用全国卷,仍然是“浙江卷”,和2014年高考相比没有变化)

B. 求2011年~2015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一卷

【文字太多,发你qq吧】

C. 2015年高考全国卷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朱东润自传中第一题d为什么正确

D项,见于相关链接②,由“朱先生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专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属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可知,选项符合文意,故D项恰当。

D. 2015语文全国1高考作文不是写信怎么办

2015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深入灵魂的热爱、我与民族英雄过一天
今年北京语文作文题目分为大作文和微写作两项。其中大作文为《深入灵魂的热爱》或《我与民族英雄过一天》二选一命题作文;微写作主题为“评论首都不文明现象”等。
2015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自然似乎很近 又似乎很远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2015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目:蝴蝶到底有没有颜色
在显微镜下看蝴蝶,一开始以为蝴蝶是五颜六色的,但在显微镜下蝴蝶都是没色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15年陕西高考作文题目:给违反交规父亲一封信
2015陕西高考作文材料大意是:一位父亲在高速公路开车打电话,旁边的孩子一再提醒,父亲不要拨打电话,可是父亲不听劝阻,最终孩子选择报警。警察前来后对父亲进行批评教育。要求考生给父亲写一封信。
2015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智慧
2015年天津高考作文题目:范儿
2015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坚硬与柔软
今年上海高考作文为材料作文,主题为“坚硬与柔软”,即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自我。
2015年四川高考作文题目:老实与聪明
2015年四川高考作文题目揭晓了,是以“老实的聪明,聪明的未必真聪明。”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
2015年辽宁高考语文作文:三个人谁最有风采?
一个是生物技术研究的 ,一个是搞焊接的 ,一个是摄影师, 都是卓有成就的人? 选你认为最有风采的。
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题目:喷泉与泉水
2015年重庆高考作文,也是一个材料作文,考生可自由发挥,具体如下:
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让公交车等下他妈妈,过几分钟,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埋怨,这时残疾妈妈拖着腿上车了,所有人都沉默了,考生按照这个材料进行发挥。
2015年浙江高考也是材料作文:文章和人品
材料如下: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
2015年海南高考作文题目:看客
2015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目:路
作文题目以路为话题,根据材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有时,走错路也是有意思的。如果没有走错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这三句话自选角度写作文
2015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丝瓜藤和肉豆须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藤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开的。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挑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他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2015年湖南高考作文题目:有一棵大树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休息场所。飞禽、走兽们谈论着自己去各地旅行的经历。大树也想去旅行,于是请飞禽、走兽们帮忙。飞禽瞧不起大树没有翅膀,拒绝了。大树于是想请走兽帮忙。走兽说,你没有腿,也拒绝了。于是,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里包含着种子。果实被走兽们吃了后,大树的种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2015年新课标全国一卷:写一封信(材料作文)
一位父亲在高速公路开车打电话,旁边的孩子一再提醒,父亲不要拨打电话,可是父亲不听劝阻,最终孩子选择报警。警察前来后对父亲进行批评教育,此事引起社会争议。以此为内容,写一封信800字的信。可选择给违章当事人、女儿、警察写。
(新课标全国一卷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
2015年新课标全国二卷:创新、技术、爱好(材料作文)
材料一:老李带领公司走进了国际化的领域。
来自爱学网http://www.ix5.cn/zuowen/31531.html DFG。
材料二:老王是普通焊接技工,通过自己努力变成了国际大牌工匠。
材料三:一个摄影师拍摄一组照片发到自己微博,受到广泛赞扬。
(新课标全国二卷适用地区: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广西、辽宁、海南)
总结:今年不少作文题目依然是以材料作文为主,不少考生表示,没有明确主题,有点难。

E. 2015年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语文第一模拟 site:proct.dangdang.com

1.D【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2.D【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甩规范汉字的能力。
【解题思路】 A.“余辉”应为“余晖”。B“谛造”应为“缔造”。 C.“铺烟”应为“硝烟”。
3.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解题思路】.A项,“上限”和“最多”意思上有重复,可去掉“最多”。B项,不合逻辑,最后一句应该是“人们就要避免去户外活动”。D项,成分残缺,应在“集中供热”后加“的方式”。
4.D【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解题思路】A项,“务必”一词使甩不当;B项,“贵府”是敬辞,使用不当,可改为“家中”;c项,“令尊”是敬辞,用于称剐人的父亲,可改为“家父”。
5.C【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解题思路】诚:确实,的确。
【解题拓晨】 可用代入法判断解释是否正确。代入后,语意通顺又符合语境的则正确,反之则不正确。
6.B【命题意圈】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解题思路】A项,前者为连词,表顺承,可不译;后春为连词,表转折。B项,两个“若”都是假设连词,可译为“如果”。C项,前者为介词,可译为“因为”;后者为介词,可译为“用”。D 颂,前者为连词,可译为“于是,就”;后者为副词,可译为“竟然”。
7.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题思路】 “裴颇不重儒术”错误,原文说的是裴颇为当时的人不重镭术深感忧虑。
【解题据展】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明确是选不正确的一项,还是选正确的一项;其次,把每一个选项和文中相对应的事件认真比对,辨别细微差别。8:(l)刚才在西掖门遇到太傅,他坐着索车,带着两个随从往西边蠹了。
(2)你们两个目前还为贾后所信任,可常常在其左右用祸福之理劝诫 她,希望她不要有太违背理的行为。
(3)如果你的意见不被接受,则可以病为由辞官而退隐。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得分要诀】(1)句的得分点为向、从、西,(2)句韵得分点为犹且、见、冀、大悖,( 3.)句的得分点为若、辞病、屏退。
【解题拓展】 翻译句子时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字字落实。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情况;还要注意虚词,某些虚词可不译,某些虚词需翻译。
【参考译文】
裴颇字逸民,十分不俗,且见识高远,广泛地学习知识,研习古事,在少年时便闻名于世。太康二年,他被征召为太子中庶子,升任散骑常侍。
杨骏将要被杀时,杨骏的党羽左军将军刘豫在门前布置军队,遇到装颇,问他太傅杨骏在哪里。裴颇他说:“刚才在西掖门遇到太傅,他坐着素车,带着两个随从往西边去了。”刘豫说:“我应该去哪里?”裴颇说:“应到廷尉(自首)。”刘豫听了裴颇的话,便弃自己的军队而去。朝廷随后下令让裴颇代替刘豫兼任左军将军,屯兵万春门。
当时天下暂时安宁,裴颇上奏朝廷,请求修建学校,将经书刻在石头上。裴颇学识广博,见闻丰富,兼通医术。苟勖修订音律及度量衡时,查验古尺,发现比当时所用的尺子短四分多。裴领土奏说:“应改革各种度量器具。若不能全部改革,可先改太医用的称重量的器具。如果称药物有差错,就会与神农、岐伯定的用药标准不符。药物的轻重,差一分一两就大不相同,可以致人伤亡,害处很大。古人寿命长而令人寿命短,不一定不是因为这个。”这个意见最终没有被采纳。乐广曾经与裴颁接弃世务,竞谈玄理,想要用理说服装颜,然而裴颁谈论的内容丰富广搏,乐广笑而不能对。
裴颇因贾后不喜欢太子,上表直言,请求提高太子生母谢淑妃的位号,又上奏请求增设护卫东官的后卫卒吏,朝廷提供了三千士兵,于是东宫宿卫兵共万人。
裴颇很担心贾后乱政,与司空张华、侍中贾模商议废贾后而立谢淑妃为后。张华与贾模都说:“皇上自己并没有废黜贾后之意,如果我们专断行事,皇上内心就套认为我们做得不对。且诸王血气方刚,贾后的朋党必有异议,恐怕灾祸一触即发,那时身死国危,也无益于国家社稷。”装颇说:“你们所考虑的的确有道理。但贾后昏聩残暴,没有什么顾虑畏惧的,不久将使天下大乱,这该怎么办呢?”张华说:“你们两个目前还为贾后所信任,可常常在其左右用祸福之理劝诚她,希望她不要有太违背理的行为。幸亏天下还安宁,或许还可以过几年悠闲自得的日子。”这个打算最终被搁置。裴颇早晚劝说其姨母广城君,让她告诫贾后要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对待太子。有人劝告裴颇说:“你有幸能在宫内外尽情说话,直陈己见,如果你的意见不被接受,则可以病为由辞官而退隐。如不赶快按这两条行动,就是再上十次表,大难也难以避免了。”
裴颇感慨叹息良久,终究没有这样做。
裴颇深深忧虑当时风俗放荡,人们不尊崇儒术,何晏、阮籍在世人心目中向来名望很高,还口谈虚无玄理,不遵礼法,倚仗当权者的宠信,白吃俸禄,无所事事;至于王衍那样的人,声誉太盛,位高势重,不以事务为己任,人们互相仿效,风俗教化衰败。于是著《崇有论》来阐释当时的弊端。
9.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解题思路】 “孝谨”是一个词组,不可断开,且根据上下文,李密与祖母生活在一起,不存在“闻”的问题,故可判断此项的断句是错误的。正确断法为:(李)’密时年数岁/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痰/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10.【答案示例】 (1)写景抒情(2分)(2)词的下片写实境,通过写草色来抒发作者的离愁别恨。通过“萋萋”“翠罗裙”抒发他对远隔香尘的伊人的思念。通过写冷落的闲门、凄迷的古道以及烟雨等景物,写出了庭院之孤寂,心绪之凄黯,望眼之迷蒙,将草色、离情与迷蒙的雨色化为一片,抒发离愁别恨的情绪。情景相伴,凄然无尽。(6分)
【诗歌鉴赏】这首词通过写草色来抒发自己的离愁别恨。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纯净明丽的阳春烟景图:春风吹绿了芊芊的芳草,其在飘动的白云的映衬下显得那样葱翠可爱。蒙茸的草地伴随着流水伸向天际,花瓣轻轻地落在草上。这是多么迷人的芳景!可是,读者是否注意到“晓梦入劳褶”这句中的“晓梦”二字?原来这令人神往的如屏芳景,只是一场梦中的幻境而已。即使追寻到梦里也并不圆满,也只是一个凄迷的短梦而已。下片转写实境,写醒后的情怀。用“萋萋”一句换头,仍是从草生发。“萋萋”,芳草美盛之貌。以抒发他对远隔香尘的伊人的思念。“翻忆”句重笔渲染。用“罗裙”形容芳草,在“翠罗裙”上缀以“翻忆”二字,感情上又多了一个曲折。本想眺望一下,略舒郁悒,没想到反而勾起了对绿色罗裙--这最具有女性特征的服饰的思念。这一缕痴情真是不好收拾。“冷落”三句,以排体出之。句句切草、切情,化工之笔。“冷落闲门,”,见出庭院之孤寂,而“庭草无人随意绿’r之神理,印隐含其中。“凄迷古道”,流露出望远之悲心。“凄迷”二字,将心绪之凄黯与望眼之迷蒙两重意象融在一起,并与前片之“望隔香尘”暗相对照。以迷迷糊糊之睡眼,逐古遵之轻尘,真令人难以忘怀。然而作者述情之笔愈出愈精,最后又推出了“烟雨正愁人”之句,把这种怅惘的心境渲染到了十分。以“烟雨”结笔,将革色、离情与迷蒙的雨色化为一片,情景相伴,凄然无尽。
11.(1)枯松倒挂倚绝壁 冰崖转石万壑雷(2)玉枕纱厨(3)越陌度阡契阔谈谦
12.【答案示例】 内容真实表达自由(4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到文中论述观代散文特点的段落(第2至3段);其次要进一步寻找各段落中对应题目的相关语句,对相关语句进行整合压缩;最后分点概括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解题拓展】 解答此类题,一要找准筛选信息的区间;二要对区间内的信息进一步筛选,确定出重要语句;三要对找出的重要语句进行整合概括。
13.C【命题意图】本题综合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题思路】 原文说“它只是把一切问题--哪怕是哲学的与科学的--说得更自然,更亲切”,意思是一切问题包括哲学的、科学的问题,但并不仅仅指这两方面的问题.
14.D【命题意豳】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题思路】A项,戏剧“现在被电影替代”错误,文中是“似又为电影所转移”。B项,“全都”的说法错误,事实上,封建时代的散文中也有反映真实人生的。。C项,韩愈的《毛颖传》,柳宗元的《李赤传》,虽然在语言、章法上模仿正史,但并不能以此判定这两篇文章所记述的就是历史人物。
15.【答案示例】小说的标题“我不想知道小偷是谁”指文中唐拉法埃尔的心理,是一个包含问题的陈述句,小说以此为题,设置悬念,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4分)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赏析文学作品题目的能力。
【解题思路】“我不想知道小偷是谁”是一个包含问题的陈述句,体现了文中人物的心理。此标题,能引起读者两个方面的探讨:小偷是谁?
“我”为什么不想知道小偷是谁?这样设置悬念,能够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6.【答案示例】唐拉法埃尔“泣不成声”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为自己的人生遭遇而伤心;第二,对自己没有教育好学生而自责,为学生不懂事而伤心;第三,对送回钱包的年轻人感激。(每点2分)
【命题意图】奉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一要通读全文,找出题干引用的句子在文中的位置,从而明确答题的信息区间是全文;二要结合全文内容,联系唐拉法埃尔的遭遇,分析他为什么会“泣不成声”;三要明确题干要求的是“分条概括”,必须用简练的语言按点作答。
17.【答案示例】①小偷偷小偷;②钱包里有信件;③小偷送回钱包;④钱包里有学生的乘车证;⑤老师不予追究,发新的乘车证;⑥学生承认错误的时候老师没有戴眼镜。(5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构思是对整篇小说的谍篇布局而言的;其次要明确“巧妙”的意思是不同于一般;再次要仔细分析文章构思方面有什么不同于一般的地方;最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条概括出本文构思巧妙的地方。
18.【答案示例】合理。看到个“模糊的影子”是实写,因为唐拉法埃尔没有戴眼镜,看不清;“影子后面是四月里一片迷人的春光”是虚写,意为唐拉法埃尔明白这个孩子从今以后一定会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傲人,自己的担忧和焦虑消失了,心情非常轻松愉快。(6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首先要针对题干中的问题明确答出“合理”或“不合理”。其次要结合文本和题干合理分析,答出依据。
【解题拓展】作答探究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贴近文本,有理有据;②整体把握,内引外联;③凸显关键,放大内涵;④条分缕析,多角度呈现;⑤明晰题旨,规范表达。
19.(1)【答案示例】今天我这个老婆子豁出去了,只要把贾老太太逗乐了,讨得她的欢喜,一高兴没准儿就能多赏几两银子,够家里忙活几年的了。哎,人穷气短啊,如果有钱,谁愿意成为别人的取笑对象呢?算了算了,看在银子的份上,我老婆子就装疯卖傻,让她们乐一回吧。(6分)
【解题思路】答题要求:注意人称(第一人称),表达方式(描写),写作对象(人物心理活动)。语言要符合刘姥姥这一农村妇女的性格特点,心理要符合特定的场合。
(2)【答案示例】 这里的笑,无不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以及个性特征,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栩栩如生。史湘云心直口快,性格豪爽,所以笑喷了饭。林黛玉弱不禁风,所以“笑岔了气”。
贾宝玉深得贾母的溺爱,所以滚到贾母怀里笑。惜春还是个小孩子,天真幼稚,笑中也不忘向奶母撒娇。而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奴婢地位低下,不可以在主人面前尽情地欢笑,因此有“躲出去蹲着笑”。有的还要帮人换衣服,连笑也得忍着。(6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题思路】要结合人物的阶级地位、个性特点来分析人物形象,此外还要兼顾人物的年龄、性别等来分析人物荚的特点。
20.(1)【答案示例】 云南镇雄山体滑坡46名遇难者名单公布。(2分)理由:新闻标题应是对新闻内容的简要概括。这篇新闻先简要介绍了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特大山体滑坡造成的灾害情况,接着主体部分则是介绍遇难者的情况,最后又公布了46名遇难者的名单,所以用“云南镇雄山体滑坡46名遇难者名单公布”既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又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4分)
【命题意豳】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解题思路】所拟标题必须紧扣消息主要内容作简明扼要的陈述,突出消息最想传达的内容。分析理由时要结合消息内容解答,要能自圆其说。
(2)答案示例:每一个名字都曾经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每一个名字都能触动他的亲人心底的痛,每一个名字都有着生命的重量。公布每一个遇难者的名字,是对遇难者生命的尊重,也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文明标志。公布遇难者名单,能够体现政府信息公开透明,能够提升政府公信力,能够阻止谣言的产生。(6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写新闻短评的能力。
【解题思路]写新闻短评,切入的角度要巧妙,阐述的道理要能服人,此外,要重视规范答题,注意观点鲜明、语言简洁。
21.【立意探索】审题立意时要注重分析禅师的话外之音:如果当时将军没有帮助禅师锄地而下山,就会遇到复仇的年轻人,所以锄地的时候就是将军人生中最好的时间,当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帮禅师锄地;如果将军没有替年轻人包扎伤口,年轻人就可能丧命,也就无法了结二人的仇恨;所以替年轻人包扎时就是将军人生中最好的时间,当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替重伤的年轻人包扎伤口。由此可以看出,最好的时间就是当下,因为只有当下的对间人们才能把握、支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眼前的事情(帮助身边的人)。所以,作文的立意可以有:①活在当下;②重要的是把握现在;③学会帮助别人;④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⑤时刻行善。
【佳作展台】
把握当下, 谁不渴望东方蓬勃的朝阳?谁不渴望“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欣喜?
谁不想消除“草色烟光残照里”的哀怨?
这一切都源于对眼前事物的把握。
一生最好的时间就是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眼前之事,要不将军又怎能免于被袭?又怎能了结与年轻人的仇恨?
请把握当下,做好眼前的事情。
古语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天地之间一蜉蝣的我们不应该沉湎于过去、痴迷于未来,而应该好好把握现在。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综观历史,立功于世者,无不是从当下做起,做好艰前的事情。
试想,若无对眼前之事的把握,王羲之又怎能在兰亭奋笔挥毫,被后人尊为书圣;若无每日的闻鸡起舞,祖逖又怎会在北伐中原后名垂千古。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四大家族的兴衰存亡等都鲜活地展现在小说中,古今无双。但是,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样,《红楼梦》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个伟大的灵魂、一个对眼下事情执着不懈的灵魂。作者曹雪芹身上把握当下的精神一直闪耀着光辉,他坚持,自开始之日,他努力,直到最后…… 于是,在曹雪芹那里,孤独成了一种伟大的情感,死亡成一种唯美的跨越。自他归去,中华的墨香升腾了数百年。 请把握现在,做好眼前事。
张爱玲后半生都处于隐居的状态,因为她懂得做好眼前事才是一个作家应有的品质。于是,她放弃纸醉金迷的生活,几十年母一日,在文学的道路上徜徉。文章在她的笔下,才真正有了生命。她悲天悯人,却又冷漠寡情;她通达世故,却又我行我素。文章里,家长里短;生活中,却又独标孤高。同时承受着灿烂夺目的喧嚣与极度的寂寞,暗撤一路幽香,任由裙裾飞扬…… 、把握现在,张爱玲在无尽的文学空间中绽放着自己灿烂的生命之花。把握现在,做好眼前事,就一定能够“乘长风破万里浪”,便不会再发“塞上长城空自许”的悲音。
当下,就是最好的时间;眼下的事情,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是飞雪,就在现在尽情地飞舞;是春风,就在当下努力地吹拂;是夏雨,就在此时倾情地飘落……
【名师点评】文章结构完整,行文流畅,语言优美。开篇使用反问增强语气,用排比增加气势,并紧扣文章的主旨“把握当下”;接下来用名言、具体事例等反映“把握当下”的重要作用;结尾部分从自然的角度再次点题。总体说来,是一篇较为成功的考场作文。

F. 2015高考语文全国卷1 作文格式没写对多少分

1、考生要针对作文题目里面给出的材料 ,分析一下材料里面隐藏的丰富内涵,从材料中内比较筛选出自己所容需的材料,从材料中读出不同的感受,提炼出独特的意义,并在作文时从自己的角度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使其文章的思想内涵得以提升,达到了较好的论证效果。

2、高考作文给出的材料如果对于考生来讲不是很熟悉,考生写起来就会觉得很难,所以高考作文的难度对于不同考生来讲是有不同理解的。只要考生能够按照作文要求去写,具体写什么内容都是没有限制的。如果没有按照要求格式或体裁去写,可能会扣掉1-5分的分数。

G. 10年全国高考语文卷1答案

参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4CBBA
二、(9分,每小题3分)
5—7CDA
三、(9分,每小题3分)
8—10BBC
四、(23分)
11.(10分)
(1)恰巧元朝派遣脱脱来征收粮饷,用些耸人听闻的话威胁梁王,一定要杀掉王袆。
(2)上天已经结束了你们元朝廷的命运,我们朝廷取代了它。你们这些徽火残灰,竟敢与日月争辉吗!
12.(8分)
(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洗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13.(5分)
(1)吾将上下而求索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
(2)渐车帷裳 士贰其行 二三其德
可以为师矣 落霞与孤鹜齐飞
五、(22分)
14.(6分)
①寄托作者对童昕时光生活的深切留恋和怀念;②使童年的生活图景更真实、具体、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5.(4分)
(1)①即使是普通的煤油灯,在贫困的年代里也是很宝贵的;②灯下的温馨和苦读,是更值得珍惜的人生的宝贵财富。
(2)①曾经拥有的灯下的温馨已经逝去,“我”有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怅惆;②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失去了一些美好的东西。
16.(6分)
第一问:
①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视角;②偶尔插入第二人称,构成两种不同人称的相互交叉。
第二问
①不同人称的出现丰富的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于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②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气氛,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17.(6分)
①灯火让作者不时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它是作者人生中的“永恒之火”;②灯火下的祖孙相牵,使作者贫穷的童年生活变得温馨而富有诗意;③作者的成长离不开灯火下的夜读,这是作者人生的重要一步。
六、(15分)
18.(4分)
①赫然;②悄悄;③扩散;③缀满;⑤汇聚;⑥显现;⑦陶醉;⑧映衬。
19.(5分)
①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②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
七、(60分)
分)
①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②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

阅读全文

与2015年高考语文1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