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 读拼音,写汉?每空0.5分,共6分)
mián zhā dàn kāng kǎi
连( ) ( )仰 ( )生 ( )
liú jǐn shèn jiǎng luán
( )览 ( ) 船 ( ) 峰( )
zhòu yàn
( )然 ( )语
二、 比一比,先注音,再组成词(每空0.5分,共6分)。
暇( ) ( ) 檐( ) ( )
瑕( ) ( ) 瞻( ) ( )
协( ) ( )
胁( ) ( )
三、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每个词语1分,共6分)
五( )四( ) 五( )十( ) 善( )善( )
泪眼( ) ( )密布 ( )勃勃
四、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5分)
有一天吃晚饭的时候 母亲觉得叙利奥的脸色比平常更坏了 她说 叙利奥 你不舒服吗 说着又对她丈夫说 叙利奥不知怎么了 你看看他脸色发青呢 叙利奥 你怎么啦
五、将下列语句补充完整(每空1分,共8分)
1、“五岭________,乌蒙________”,是毛泽东主席在《_____》中的一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力之生物有大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常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常不足。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长江,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3分)“画龙点睛”是一个成语,请写出三个带有“龙”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
七、在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歇后语(每个2分,共4分)
1、现在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房子,有的还开上了汽车,人们的生活真是_______________
2、发明创造课上,老师让我们_______________,创造出构思新颖的作品来。
八、解释句中词语,再写出句子的意思(词语0.5分,句意2分,共6分)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俱 ______ 弗若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孰为汝多知乎?”
孰____ 汝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4分)写出《第一场雪》中的一句谚语_____________
请你写出预示天要下雨的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句子(4分)
1、 战士们冒着暴风雨和泥泞艰难地前进。
2、 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十一、课内阅读(1题每空2分,2题3分,共7分)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读了《鹿和狼的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阅读理解(11分)
从背后照来的灯光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灯光,在我心里也有一道永不熄灭的灯光。
一个寒风料峭的冬夜,万籁俱寂,我急匆匆地向数学老师家走去——一道题难住了我。
我忐忑不安地走到老师家,轻轻一叩,门开了,老师出现在眼前。
我惭愧地提出了问题,老师慈母般的脸上浮现出一层淡淡的笑意:“坐,坐下。”她虽然和蔼地笑着,可我却觉得老师在责备我,不由惭愧地低下了头。老师移开身旁一摞作业本取出纸,认认真真地给我讲解。这时候,在明亮的灯光下,我忽然发现,粉笔灰已染白了老师的头发,老师那装满智慧的额上,也被岁月碾出了条条深沟……
老师讲完了题,夜色更浓了,我想赶快离开,她却一点也不放松:“自己再做一遍!”我吃惊地接过一张雪白的纸做起来。不一会儿,顺利地做完了,我抬起头来,望着老师批改作业的侧影,不禁想起那堂不平常的课。
那是新年后的第一堂课,铃声响了,老师走上讲台,刚说了半句话突然哽住了。大家这才发现她脸上还流着泪痕,教室里顿时安静了。她似乎发现了什么,立即恢复常态,认真地上起课来。但我们总觉得她在抑制自己,她借着在黑板上写字的机会,擦起泪水,用书本挡住同学们询问的目光。下课了,我们才明白,老师的父亲在元旦之夜突然病倒,经抢救才略有好转,第二天她就从医院准时赶到课堂。老师就这样用全部心血浇灌着我们……
“做完了?”“唔!”老师脸上浮现出赞许的笑容。我向老师告别,思绪万千地走出老师的家。
前面一片黑暗。忽然,背后有一道光照来。我回头一看——是老师!她擎着台灯,倚在门口。灯光照亮了我面前的道路。我觉得好像有一股暖流通过全身,我激动不已。这不是普通的光,这是老师生命的光。
从此,这道从背后照来的灯光,始终亮在我心中,时刻照耀着我前进!
1、 短文写了老师的哪几件事?简要概括出来。(2分)
2、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并回答问题。(5分)
①我忐忑不安地走到老师家,轻轻一叩,门开了,老师出现在眼前。“忐忑不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撸?
“我忐忑不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②这不是普通的光,这是老师生命的光。
第一个“光”指的是__________
第二个“光”指的是__________
这句话赞美了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多处写了我的心理活动,下面两处心理描写表现了老师怎样的品德?(4分)
①“我知道,虽然这么晚了,……但这个时候老师不会休息。”这些描写表现了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老师讲完了题,夜色更浓了,我想赶快离开,她却一点也不放松……”这些描写表现了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写作。(30分)你上小学以来,与同学间、老师间、父母间一定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情,或者目睹、听说过许多事情。回想一下,以《感动》为题,把最让你感动的事情写下来,文中出现的校名或者人名一律用“××”代替。字数500—600之间。
参考资料:www.yuwen.com.cn
一、字词基础
(一)听写词语
惧怕 支撑 慈祥 衰老 判断 嫌疑 奇迹 剧烈 操纵 争辩
沮丧 废墟 挖掘 颤抖 歧途 谨慎 崎岖 眺望 庄严 瞻仰
毫不犹豫 顶天立地 低头折节 小心翼翼 依依不舍
欢声笑语 举世闻名 诗情画意 斩钉截铁 排山倒海
(二)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梳( ) 娇( ) 玷( ) 洋( )
流( ) 桥( ) 沾( ) 样( )
琉( ) 骄( ) 贴( ) 祥( )
二、语言积累
1.默写《泊船瓜洲》或《秋思》。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圆明园中,有____________的殿堂,也有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____________。园中很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糊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____________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____________,饱览着中外____________;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与习作
短文一:
声波都是沿着直线进行的,如果它碰到障碍,就反射回来,变成回声。
在大自然中,有许多奇妙的回声。山谷里的回声是谁都知道的,那是高耸的山峰把声波反射回来的缘故。另外,在空旷的原野里,也会出现回声。那是由于牛、羊的叫声,被覆盖着的云层反射回来的缘故。还有我们在下雨天听到的隆隆雷声,都是由于雷声在层层浓厚的云层中,被反复反射所造成的一连串回声。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了回声的秘密,认识到了回声的原理,而且也会利用回声。天坛里的圜(yuán)丘,是在四百多年前明朝时候建造的。它全部用青石砌成,最高一层平台的中心,是一块鼓形的青石,它距离四周的石栏杆都一般远。如果一个人站在中心的青石板上叫喊,他自己立刻就能听到比较沉重的回声,这是因为四周整齐光滑的石栏杆把声音反射回来的缘故。因为回声都在中心汇集,听起来就会更沉重、更响亮。
1.文章里介绍了大自然的哪几种回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声波碰到障碍反射回来,就会形成回声。文中的“障碍”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
A.山峰 B.云层 C.青石 D.石栏杆
3.文中的几个自然段分别讲了哪些内容?
第一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二:
如果有人告诉你:“水声可以卖钱。”你大概会说:“那不可能。”
然而,美国有位名叫费涅克的人就突破了这“不可能”。他用录音机录下许多潺潺的水声,复制后贴上“大自然美妙乐章”的标签高价出售,大赚其钱。
其实,整个人类的进步史,就是一部从不可能到可能,再从可能到现实的不断创新的历史。6000年前,没有人认为手中的石器会被更为坚利的铁器所取代;1000年前,没有人认为火药会造就一个新时代;500年前,没有人认为水蒸气会推动生产力的飞速发展;200年前,没有人认为人类会实现“飞天”的梦想;100年前,没有人认为计算机会极大拓展大脑的功能……如今,这些先人眼中的许多“不可能”,已经成为后人眼中的寻常之事。那么,今天在我们眼中的许多“不可能”,也必将成为后人眼中的寻常之事。
在人类的历史上,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正是那些奋力冲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勇敢挑战“不可能”的人。
1.文中的“不可能”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三自然段是按___________顺序来举例说明的。
3.“今天在我们眼中的许多‘不可能’,也必将成为后人眼中的寻常之事。”请用一个例子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作者写这篇短文,是为了鼓励大家做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习作:
我们熟知的交通工具有自行车、火车、飞机等等。想一想,在未来还可能有哪些交通工具?这些交通工具有什么特点?以“未来的交通工具”为主要内容,写一篇想象作文,要求想象有根据,表达清晰,字数400字左右。
短文三:
鸵鸟分布于非洲和阿拉伯半岛,主要生活在沙漠地区,是现代鸟类中体形最大的鸟。
鸵鸟的双翅已经退化,不会飞翔,但在顺风及拐弯奔跑时,双翅展开,起着像帆一样的作用,能保持平衡,又能借助强劲风力,加快奔跑速度。鸵鸟善于奔跑,一步可以跨出7米远,时速可达60千米。当然它们不能一天到晚都跑得这么快,但即使在它们跑得疲倦时,也能胜过一匹快马。
提到鸵鸟,人们往往认为,鸵鸟遇到危险的时候,如果来不及逃跑,就会把自己的头和颈平贴地面,钻进沙堆,以为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就会平安无事。其实,这是人们误解了鸵鸟。经过研究人员多次观察,从来没见过鸵鸟把头藏进沙里。实际上,鸵鸟不会这样愚蠢,因为把头埋进沙里,很快就会窒息死亡。有时鸵鸟把头贴近地面,是为了听远处的声音,或者是为了放松一下颈部的肌肉。年幼体弱的小鸵鸟,遇到敌害逼近时,常把身体紧贴地面。由于它们身上羽毛的颜色和黄草、黄沙相似,很容易瞒过敌害,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小鸵鸟的头颈也不钻进沙堆,而是两眼紧紧盯住敌害,做好随时逃离的准备。
1.文章介绍了鸵鸟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鸵鸟真的会把头藏进沙里吗?为什么?
3.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描写鸵鸟善于奔跑?举例说一说。
方法一:____________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三:____________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四:
鱼儿问水底的鹅卵石:“我看到的石头都有棱角的,怎么你却是圆圆的像圆卵一样?”
鹅卵石笑道:“我过去也是有棱角的呀!”
“那么,你现在怎么变成这样圆圆的了呢?”
“是水把我们冲刷成这样的。”
“什么?”鱼儿惊讶地说,“水有这么大的力量,能把你冲洗成这样?”
“是呀!水不断地冲刷着我们,经过很长很长的时间,大约几千年,甚至上万年,我们才被冲刷成这样。所以有一个诗人说:
小小的鹅卵石,
在你上面,我看见了
水的力量和时间的痕迹。”
1.联系短文内容,说说你对画线部分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一两个成语概括这篇文章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到了什么?请写在下面。
习作:
请以“我真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习作,横线部分可以是表示心情的词语,如“高兴”“烦恼”,也可以是表示能力和特点的词,如“行”“勤快”“能干”。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字数400字左右。
四、快速阅读
文章一
放大你的优点
一位十分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使。
“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
青年羞涩地摇头。
“历史、地理怎么样?”
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
“那法律呢?”
青年窘迫地垂下头。
“会计怎么样?”
父亲的朋友接连地发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似乎一无所长,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
“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呀。”
青年羞愧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年轻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
把名字写好也算一个优点?青年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
哦,我能把名字写得叫人称赞,那我就能把字写漂亮;能把字写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写得好看……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地放大着自己的优点,兴奋得他脚步立刻轻松起来。
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
世间许多平凡之辈,都拥有一些诸如“能把名字写好”这类小小的优点,但由于自卑等原因常常被忽略了,更不要说是一点点地放大它了,这实在是人生的遗憾。须知,每个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丰富金矿,只要肯挖掘,哪怕仅仅是微乎其微的一丝优点的暗示,沿着它也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
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从故事中获得了什么启发?
文章二
抗战,我何惜此头
1918年8月,西北军冯玉祥部到河南郾城招兵。一个宽脸庞、大眼睛、体格魁梧的青年,跟在一行青年后面接受体格检查,一下就被选中了,当了一名士兵。他就是吉鸿昌,当年18岁。吉鸿昌当兵后打仗机智勇敢,很快就由士兵提升为旅长,被士兵们称为“吉大胆”。
1931年,蒋介石为阻挠吉鸿昌抗日,逼他去美国“考察”。一天,吉鸿昌和国民党驻美使馆的一个参赞去一家邮局寄包裹回国,邮局职员却以轻蔑的口气说:“中国?我不知道中国!”随同的参赞对他说:“你干吗要说你是中国人?你可以说你是日本人,这样你就可以受到礼遇。” 吉鸿昌怒不可遏地一把抓住参赞的衣领说:“你觉得做一个中国人丢脸吗?我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光荣得很!我吉鸿昌誓死不当洋奴!”他回到住处,当即在一块小牌上写上“我是中国人”五个字,佩于胸前。
1934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华北并吞中国告全国民众书》,号召建立反帝统一战线。吉鸿昌积极响应这一号召,他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广泛联络各界爱国人士,继续准备武装抗日活动。吉鸿昌的所作所为早已被蒋介石恨入骨髓。为了除掉这一极其危险的政敌,国民党策划暗杀吉鸿昌。1934年11月9日,吉鸿昌被特务刺伤被捕,后来又被押往北平受审。在法庭上,吉鸿昌慷慨陈词,历数蒋介石的卖国罪行,并将上衣解开,袒露出抗日作战中所负的累累伤痕。反动派慌忙结束了会审,并决定处死吉鸿昌。
11月24日,吉鸿昌披上斗篷,从容走上刑场。就义前,他在刑场上用树枝做笔,在地上写了气壮千古的诗句:
恨不抗日死,
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
写毕,他喝令敌人:“我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椅子来,我得坐着死!”他高呼抗日口号,英勇就义。
本文讲了吉鸿昌的哪几件事?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阅读
在这学期,我看了不少课外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二:测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字词基础
(一)听写词语
测试时,教师用中等速度,每个词语读两遍,使每个学生都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完成听写。所有词语写完之后,教师再完整地读一遍,让学生检查订正。
写对28-30个词语,可评为“优”;写对24-27个词语,可评为“良”;写对20-23个词语,可评为“合格”;写对19个以下(含19个)的词语,评为“不合格”。
(二)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组对11-12个评为“优”;组对9-10个评为“良”;组对7-8个评为“合格”;组对6个以下(含6个)的评为“不合格”。
二、语言积累
正确答案见教材中相关课文。
古诗部分四句算四处,文章部分一处横线为一处。11-12处全部填对评为“优”;填对9-10处评为“良”;填对7-8处评为“合格”;只填对6处(含6处)评为“不合格”。如有错别字,酌情降低等级。
三、阅读理解与习作
提供的四篇短文,任选一组(两篇文章)对学生进行测试。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如下。(学生回答出意思相近的内容,应视为正确)
短文一:
1. 山谷里的回声、原野里的回声、雷声
2.A、B、D
3.(1)回声的形成原理。
(2)大自然中有很多种回声。
(3)天坛里的圜丘是我们的祖先利用回声的原理建造的。
短文二:
1. 不可能完成(或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2. 时间
3. 视学生回答的合理性给予评定。如,今天我们觉得不可能乘坐火箭上天,未来有可能成为现实。
4. 冲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勇敢挑战“不可能”(或其他相近意思的表达,如“勇于创新”等)
短文三:
1.生活在沙漠地区、体形大、奔跑快
2. 不会,因为把头埋进沙里,鸵鸟很快就会窒息死亡。
3.(1)列数字。鸵鸟善于奔跑,一步可以跨出7米远,时速可达60千米。
(2)打比方。双翅展开,起着像帆一样的作用。
(3)作比较。即使在它们跑得疲倦时,也能胜过一匹快马。
短文四:
1.鹅卵石的形状是水长期冲刷的结果。
2.持之以恒、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锲而不舍(或其他相似意思的成语)
3.视学生回答的合理性进行评定。
每组文章共有6-7道题,每题算1处。答对6-7处者,可评为“优”;答对5处者,可评为“良”;答对3-4处者,可评为“合格”;答对0-2处者,评为“不合格”。
习作:
教师可以从阅读后的两个习作要求中选择一个,对学生进行测试。习作测试时间为40分钟左右。
在评价时,建议按以下标准酌情评级。
1.表达清楚,语句通顺,没有明显的病句,错别字不超过1%;想象合理,感情真实,达到或超过400字,可评为“优”。
2.表达基本清楚,明显的病句不超过2句,错别字不超过2%,达到可评为“良”。
3.以下四种情况占两项的,可评为“合格”。
(1)表达不很清楚。
(2)病句超过2句。
(3)错别字超过2%。
(4)字数不到350字。
4.上述四种情况中占三项或四项的,可评为“不合格”。
(注:“病句”指有明显错误的句子;相同的错别字只算错一个。)
四、快速阅读
教师从两篇文章中选择一篇,对学生进
Ⅱ 小学五年级期末复习计划
语文复习计划
1、知识复习范围
1)识字与写字
2)巩固认读音节的能力,能看拼音读词语、读句子。
3)复习巩固查字典的方法(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
4)写字练习,行款整齐,有—定的速度。
2、词
1)能用常用的词组词语,会用其中词语造句,能找出相应的同义词反义词。
2)注意积累词语,如成语,好词等。
3、句
1)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说出句子含义
2)掌握句子不同的表达方法,体会句子的感情色彩。
3)进行改病句练习
4)明确句子之间的关系。(如因果、转折、递进等)
4、阅读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2)能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二之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4)阅读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能概括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5、作文
1)学会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见闻,积累写作素材。
2)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3)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4)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会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语句通顺,有条理,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
洁。
二、能力
通过复习,促进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系统归纳整理以及把握重难点的能力。
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其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
三、方法
先进行单元复习,然后进行归类复习。
单元复习
基础知识方面的复习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在单元复习中进行归类。将基础
知识分为生字词强化(如对“忌”、“餐”字的进一步强化),形近字同音字纽
词<如弛--驰,蹋--踏等较易混淆的字),多音字(如“哗”hua—hu6)区分组词,正音(对常错读音的纠正,如粗糙cao,zao),积累运用的”读读背背”
内容(会背诵,会正确书写,能在恰当的语境中使用),背诵内容(达到会
背、会写的地步)。
阅读力‘面的复习每单元有侧重,一单元是了解表达顺序、抓住事物特点、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二单元是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三单元在体会句子含着
的意思的基础上,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四单元的阅读重点是读文章想画
面,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五、六单元是阅读要有一定速度:七单元继续训练
阅读要有一定速度,并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八单元是提高阅读速度,领悟表
达方式。
单元作文的内容及重点是:一单元写校园中的一处景物,训练学生按一定
顺序进行观察,并抓住事物特点;二单元是写自己尊敬、佩服的一个人,要抓
住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现人物的品格;三单元是写读
后感,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课外阅读来加深对阅读作品的感受;四单元内
容不限,激发学生写的欲望,尽情表达;五单元是缩写,明确缩写的方法:要
减少篇幅,所适当的改写:六单元是想象作文”未来的……”要有创造性、新
奇有趣,描写具体:七单元是写”我学会了……”就是把自己在学会某种技能
的过程中的感受写下来,把过程写具体,要写清楚自己的体验、感受,表达真
情实感:八单元是写家乡的变化,在学生收集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
运用手中资料,来表现家乡的变化,要有一定顺序,内容要具体。
归类复习
一、基础知识部分包括拼音填汉字、形近字组词
子、段落和积累等。
方法:以出卷检测并强化重点的方式来复习。
多音字组词、成语、
二、阅读部分要求学生能速读文章,准确概括其主要内容,理解重点句子
的含义,体会文章中心,理解写法上的特点。
方法:按写景、写人、记事、说明文四类课外阅读材料为训练范例,做讲
写人记事: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详略得当,善于抓住人物动作、
理、语言、神态进行细节描写,以突出人物的品质和性格特点。
读后感:能就主要内容或重点词句明确感点,联系生活实际、课外阅读等
谈体会。
想象文章:内容富有创新,想象大胆而合理。
方法:1、优秀例文赏读。(以小组或大组为单位来赏析)
2、修改自己以前所写的文章,个别差生重新写。
Ⅲ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复习资料加试卷!!!急用!!!!
五年级语文上册综合复习题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
看拼音,写汉字,你一定能规范地写出来!(4分)
jīng fēn fù jǐn shèn xū dàn yú
( )鱼 ( ) ( ) 废( ) ( )生 ( )乐
二、用“ ”画出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尽(jǐn jìn)管那里的生活条件是如此的艰苦,他还是竭尽(jǐn jìn)全力克服了一切困难。
小军借我的书到现在还(hái huán)没有还(hái huán)给我。
三、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两组是( ),请用横线画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在后面的“ ”上改正过来,没错的就不用改。(4分)
A藕断丝连 津津有味 天长日久 舍生取义
B众志成城 再接再励 奇珍异宝 安然无恙
C一如既往 风欺雪压 能书善画 不容争辨
D排山倒海 玲珑剔透 心灵手巧 低头折节
四、请给下面一句话添上一个标点,使意思与原来的相反。(1分)
图书不借给小明!
五、把下面句子中带“ ”的部分换成合适的成语并写在相对应的括号里。(4分)
(1)从古代到现在,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 )
(2)我被这庞大的东西吓了一跳。 ( )
(3)她是一个心思灵敏,手灵巧的姑娘。 ( )
(4)前来参观的人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 )
六、按要求写句子。(6分)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A我们要学好语文。 B我们要学好数学和英语。
我有一次看见小红经常帮李婆婆打扫卫生。(修改病句)
3、那经霜的枫叶火红火红的,好似天边飘落下来的一片 。(使句子成为恰当的比喻句)
4、 小心翼翼地 。(补充完整)
Ⅳ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重点
第一学期
五年级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基础与应用(4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10分)
jù pà wū yán shuāi lǎo guò lǜ shū lǐ
( ) ( ) ( ) ( ) ( )
fèi bù gào jiè fēn fù xiǎo xīn yì yì
( ) ( ) ( ) ( )
二、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踮(diǎn diàn)起 夹(jiā jiá)丝玻璃 榨(zhà zhá)油
一水间(jiān jiàn) 垂蔓(mán wàn) 潺潺(chán chǎn)
三、把四个字的词语补充完整,再任选一个词造句。(8分)
呕心( )血 千( )一律 ( )断丝连
不容争( ) ( )吞枣 别出( )
造句:
四、按照课文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6分)
(1)明月有情应识我, 。
(2) ,处处细留心。
(3)书 ,善读之可以 。
(4)冬风似虎狂, 。
(5) ,行人临发又开封。
(6)小亮说:“老师说我聪明,我觉得我不写作业也能取得好成绩。”你能用学过的诗句或谚语来劝诫他吗?
五、把下面句子中带“ ”的部分换成合适的成语(4分)
(1)从古代到现在,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 )
(2)我被这庞大的东西吓了一跳。 ( )
(3)她是一个心思灵敏,手灵巧的姑娘。 ( )
(4)前来参观的人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 )
六、给下面的两句话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4分)
(1)花生的外表不好看。 花生的用处很多。
(2)鲸生活在海洋里,体型像鱼。 许多人管它叫鲸鱼。
七、给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说明方法,将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A、举例子 B、列数字 C、作比较 D、打比方 E、作假设
1、有智慧的机器人,据统计,日本有15000具,美国有3200具,西德约有1000具,英国有200具。 ( )
2、螃蟹在挖洞时,把四对小足当作“挖土机”,把“蟹钳”当作“推土机”。 ( )
3、假如大气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 )
4、有一种虎鲸胃口大得令人惊骇。有人发现一头虎鲸竟能一次吞下60头海狗崽子。 ( )
5、蓝鲸是动物世界的大力士。一头蓝鲸前进所产生的功率相当于一个中型火车头的拉力。 ( )
阅读与拓展(30分)
一、 课内阅读。
阅读《梅花魂》选段,回答下面问题。(13分)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回国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
6、 请从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慎重( ) 到底( ) 本性( )
境况( ) 凌辱( ) 大概( )
2、外祖父所说的梅花的特点是: ,“旁的花”具体指的花有: (写两种)(2分)
3、“他们就像这梅花”中 “他们”是指: 。
像梅花这样的人,我知道的具体有: (写两位)(3分)
4、梅花与松柏、青竹被称为“岁寒三友”,你能写出一句和梅花有关的诗句吗?(2分)
5、文段很多句子体现出外祖父浓浓的思乡情,请用波浪线划出其中的一句,并写写体会。(3分)
二、课外阅读(17分)
小雨点和白云
大地严重地干旱了。庄稼在盼雨,人们在盼雨,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在盼雨。
这一天,天空响起一声春雷。无数小雨点听到雷声,仿佛战士们听到了出征的号角,从四面八方来集合,准备给干渴的大地下一场甘霖。有一个小雨点在集合的路上被一朵遨游天空的白云挡住了。
白云悠闲地问 小雨点儿 你急急忙忙干啥去
去下雨 小雨点儿说
别干傻事啦 白云伸出胳膊挽住了小雨点 还是跟我在一起吧 永远留在天空多自在
“不!”小雨点儿挣脱开身子说,“大地干旱,盼着我们去解救,不能考虑个人自在不自在!”
“你要想想,”白云用威胁的口吻说,“你一落到大地上,最先是把自己的生命毁灭了,多可怕呀!而且救灾也不在乎你一个小雨点儿!”
“我想的跟你不一样,我活着就是为大地服务,还有比这个更重要的吗?”小雨点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隆隆的春雷滚动在整个天空,悠闲的白云躲藏在高山怀抱中。千千万万个小雨点儿迎着春雷的召唤,前赴后继地从天空投下身去,接着,幅员辽阔的大地落下了一场及时雨。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2分)
甘霖: 前赴后继:
2、给文中缺标点部分加上标点。(4分)
3、在原文中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一个反问句,用“~~”画出一个排比句。(3分)
4文中“傻事”指什么事?小雨点为什么去干这种“傻事”?(4分)
5小雨点代表哪一类人?白云代表哪一类人?(2分)
6、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启示?(2分)
写作部分(30分)
同学们,一个学期很快就要过去了,在这个学期的语文学习中,你肯定有了不少收获,请你把在学习中遇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东西写下来。
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题目自自拟,450字左右。
Ⅳ 小学五年级语文复习
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期末测试
一、读拼音,写句子。
shì wù zhī jiān de xiāng hù lián xì shì fē cháng fù zá de , zán men bì xū
bú pà má fan , yán jiū tā men , zhǎng wò tā men de guī lǜ.
二、给多音字写音节并组词。
便 落 曲 倒
___( ) ___( ) ___( ) ___( )
___( ) ___( ) ___( ) ___( )
三、比一比,组词。
折( ) 凝( ) 虚( ) 绿( )
拆( ) 疑( ) 虑( ) 缘( )
糟( ) 诱( ) 祥( ) 歉( )
遭( ) 绣( ) 样( ) 谦( )
四、补充下列词语并解释填充字的意思。
( )目四望_________ 名( )其实_________
心( )诚服_________ 不( )而同_________
五、从下列关联词中选择恰当的词填入括号中。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只要……就…… 因为……所以……
1.( )他平时善于观察,( )写文章总是言之有物。
2.( )天气十分寒冷,( )同学们依旧坚持训练。
3.( )我们尽力了,( )不后悔。
4.小明( )会英语,( )会日语。
六、按要求写句子。
1.扩句。
小鸟飞翔。(什么样的小鸟在什么地方,怎样飞翔?)
2.缩句。
饿了三天的小红军无力地倒在了老红军的怀里。
1. Fěi cuì páng bó yí hàn nuǎn kàng jǐn shèn
( ) ( ) ( ) ( ) ( )
qí zhì xùn měng ēn cì kāng kǎi liǘ lǎn
( ) ( ) ( ) ( ) ( )
第二关:成语大集合
兴 安 气 人 舍 逐 前 后
单 匹 唇 舌 走 无 应接
你知道的成语还有: 。
第三关:词语碰头会
近义词 制约( ) 诞生( ) 稳定( ) 心驰神往( )
第四关:句子变、变、变
1、请你把它变成陈述句:你难道见过这样简朴节俭的总理吗?
2、请你缩句: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
3、换一种说法,但意思不能变哦:凡卡把写好的信塞进邮筒。
第五关:古文大擂台
古诗广场:
1、这学期你学习的古诗有:
2、其中哪一首诗最让你感动呢,把它写下来吧!
3、同学们,《竹石》一诗中,那强劲刚毅的竹子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
一定深深地感动了你,把自己想像成一棵竹子吧,告诉大家你最想说的话!
文言文一角:
1、请你填空并回答: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 ,思援弓缴而射之。
看到这两位态度不同的学生,我想说:
。
2、⑴请你翻译: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
⑵这句话摘自 的《列子·汤问》。你能补充他说的这句话吗:知之为知之, ,是知也。
一. 读拼音写词语。(5分)
qián kūn tuǒ tiē kāng kǎi yí hàn shān luán
( ) ( ) ( ) ( ) ( )
二.形近字组词。(8分)
瑕( ) 代( ) 既( ) 锈( )
暇( ) 伐( ) 即( ) 绣( )
协( ) 综( ) 资( ) 瞻( )
胁( ) 踪( ) 姿( ) 檐( )
三.划去不正确的读音。(3分)
膝盖(xī qī) 歼灭(jiān qiān) 慰籍(jì jiè)
剥开(bō bāo) 眷恋(juàn quàn) 挪动(nuó luó)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8分)
红叶__ 奇峰__ 高不__ 水平__
__不断 __壮阔 __嶙峋 __密切
__突兀 喜出__ __剔透 __可亲
深情__ 栩栩__ __自得 __天工
五.给带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5分)
A 含义 B兆头 C趣味 D愿望 E心意、
1. 这是我的一点儿小意思,请收下。( )
2.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 )
3. 天有下雨的意思。( )
4. 大家的意思是一起去。( )
5. 他说这句话的意思我明白了。( )
六.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并写出试题和作者。
1. _______,任尔东南西北风。《 》( )
2. 千锤万凿出深山,_______。《 》( )
3. 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_。《 》( )
4. 不要人夸好颜色,_______。《 》( )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7分)
1. 改为反问句。
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改为间接引用的句子。
老战士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我背你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改为“被”字句。
蚁穴可以毁坏河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为打比方的句子。
雪山顶上,蓝蓝的湖水透明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改为拟人句。
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关联词语把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小明的学习成绩很好。
小明不爱参加体育锻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缩句。
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的左边有一位头戴花帽的小姑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5分)
1. 全班加倍努力,争当三好学生。
2. 我已养成了爱动脑筋。
3. 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4. 夏天的小兴安岭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5. 战士们击落了敌人的三架飞机和两辆坦克。
九.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21分)
南方一家幼儿园公开招聘(pìn pìng)园长,由于待遇优厚,一时间报名者云集,其中甚至包括专攻幼儿心理的女研究生和多名早已有了职业和稳定收入的女大学生,但经过考试,最终被录取的却不是他们,而是一个相貌平平、扎着小辫子的文静姑娘——她叫文文。
最后一次考试安排在二楼。楼外阳光明媚,春风和煦,鸟儿欢唱;楼梯拐角处,却有一个脏(zāng zhāng)兮兮的小男孩,拖着鼻涕,泪汪汪地站在那儿等着什么。众多应聘者,大多面容姣好,打扮入时,举止得体,他们经过小男孩的面前,穿过长长的楼梯,满怀信心地去棉试;只有文文一个停下来,她不仅掏出手帕(pà pò)给男孩子擦了擦鼻涕,还亲切地说了一句:“小弟弟,是不是找不到妈妈了?别急,等我一会儿,姐姐去去就来,带你去找妈妈。”
面试之后,众多应聘者匆匆下楼,对楼梯拐角处的小男孩视若无睹,惟有文文把脏兮兮的小男孩抱了起来,那么亲切地哄他,那么认真地给他唱歌,那么投入地给他讲故事——而这一切,被早已架设好的录象机全部录了下来!
天!考生们谁也没有发现,这个小男孩儿,原来是幼儿园方面专门安排好的!
一楼厅里,聚满了等待宣布结果的应聘者。当考核小组宣布被录用者是文文时,大家都愕然了,惊讶的目光投向着装朴素,相貌平平的文文。文文也暗想:“我的文化成绩并不十分出色呀……”随后,考核小组播放了刚才的录象,众多的报名者,羞愧地低下了头——他们显然已恍然大悟,自己被淘汰乃是一种必然。
1. 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视若无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把文中带点字的错误读音划去。(3分)
3.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亲切—— 羞愧—— 惊讶——
反义词:必然—— 出色—— 淘汰——
4. 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⑴“大家都愕然了……”
①“愕然”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②大家为什么都愕然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文文为什么会录用呢?请你说明她被录用的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幼儿园方面安排这样的考核好吗?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文章先写了___,再写了___。这样安排的好处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⑷概括本文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作文。(30分)
题目:谢谢你,对_________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选择一件自己亲生经历的事写下来,注意表达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