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升初语文试卷。
不同的地区,其小升初语文试卷不尽相同,年份不同,也不尽相同。
具体棵网络搜索“小升初语文试卷”,搜索结果项就有好多“小升初语文试卷”,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即可。
❷ 谁知道小学升初中的考试,语文试卷的阅读量大概在多少
一、基础部分31%(一)看拼音写词语。5%pīligōuhewūrǎnyunniangqūzhu()(专)()()()(二)属选择合适的答案。10%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金壁辉煌呕心沥血顽强不屈负荆请罪B.走头无路香味四溢
❸ 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细心拼一拼,认真写一写,请把你最漂亮的字展示出来。(4分)
bà yuàn shū jí kuí wǔ chú chuāng
2、成语、对联是祖国语言文字中的瑰宝,也很有意思,你来试试看。(5分)
(1)将成语补充完整:精兵( )政 ( )机妙算
坚持不( ) ( )( )子孙
(2)成语加减法:( )顾茅庐 +( )步登天 =( )海为家
十全十美 −( )上( )下 =( )心( )意
(3)对对子:虚心使人进步, 。
3、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这些千古佳句相信你一定记得。(4分)
(1)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示儿》)
(2)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说》)
(3)______________,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4)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语文学习一定让你阅读了不少好文章吧,同时你一定也积累了不少知识,看看这些题目,会做吗?给自己加把劲!(11分)
(1)本学期的课内外阅读让我们读了几篇外国小说如__________的《 》,我还读了三国曹植的一首诗,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悲愤之情,我还了解到是居里夫人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为科学作出巨大贡献;我还从文言文《学弈》中学到了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4分)
(2)《将相和》中的“将”指__________,“相”__________,“和”的意思是___________。文章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小故事组成,我欣赏的人是___________,由他的品质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这段话选自课文《 》,他主持修筑了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_______铁路。从这段话中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六年的学习让你掌握了不少的知识,综合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请你试一试!(16分)
(1)根据朗读语气填上相应的语气词及标点。(3分)
_____________,今天是星期六 (疑问)
_____________,今天是星期六 (肯定)
_____________,今天是星期六 (兴奋)
(2)下面这副对联你一定读得很好,请用“/”标注出停顿号。(2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我漫步在校园里,看到校园的景色真美呀!请写出四个描写景色优美的成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时我发现一棵小树苗被风倒了。一向顽皮的我忙蹲下来把手伸向小树苗。值日老师批评我把小树苗弄倒了,不爱护校园的花草树木,我忙解释道:(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老师听了我的解释不但向我表示歉意,还奖励我一个任务:设计一条爱护花草树木的广告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5)来到阅览室,低年级的同学让我为他们介绍两句与读书有关的格言。(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6)六年的小学生涯让我与母校小学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即将离开母校的时候,我不禁想对母校说……(写几句话,表达自己对母校的深厚感情,70字左右)(3分)
二、阅读与理解。(30分)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语)请仔细阅读下面的片段和文章,一定会让你收益匪浅。认真思考,再完成练习。
(一)
“她多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12分)
1、你一定还记得,这个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它的作者是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你还阅读过他的其他童话,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回忆课文,美丽的东西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福”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再查( )画。(2分)
4、 谈谈你对文中两个幸福的理解,并说说透过这两个“幸福”你感受到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shū sū)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 )是坐公共汽车,你( )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年(幻 幼)的孩子来说,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为(wéi wèi)从小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五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_____________的毅力和_______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令人___________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 竞)然____________。
其实,玛格丽特不光是学业上______________,她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___________,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为如此,四十多年以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年当选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永远都要坐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许多人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在前排”仅仅当成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那些最终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理想变成了行动。
一位哲人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18分)
1、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或读音。(2分)
2、第一自然段中缺少了一组关联词,请你在括号内填上。(2分)
3、适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3分)
坚强 顽强 拼搏 竞争 毋庸置疑 难以置信
名列前茅 异军突起 出类拔萃 野心勃勃 雄心勃勃
4、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2分)
凤毛麟角:_________________“残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 (2分)
6、玛格丽特以自己的哪些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最后一段,你一定有许多想法,请写出其中一两点,把它写明白。(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两题任选一题,不少于400字。)30分
1、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你是怎样对待时间的?古今中外,有许多惜时如金的名言与事例,请你以“珍惜时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2、想象一下未来的世界是怎样的?请以“畅想未来”为题,对未来的科技、未来的衣食住行、未来的你,未来的……任选一项作一个尽情地描述。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抱怨 书籍 魁梧 橱窗 2、(1)简 神 懈 炎黄
(2)三 一 四 七 八 三 二 (3)骄傲使人落后
3、(1)但悲不见九州同 (2)孰能无惑 (3)随风潜入夜 (4)一片冰心在玉壶
4、(1) 安徒生 《卖火柴的小女孩》 《七步诗》
(2) 廉颇 蔺相如 和好 完璧归赵 渑池会见 负荆请罪
(3)詹天佑
5、(1)略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 略 (4) 略 (5) 略 (6) 略
二、阅读与理解
(一) 1、《卖火柴的小女孩》 世界童话之王 安徒生2、略 3、F fú 礻 9
4、第一个“幸福”指小女孩临死前是在幻想中度过的,是幸福的。第二个幸福指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
(二) 1、sū 幻 wèi 竟 2、即使......也 3、顽强 拼搏 难以置信 名列前茅 雄心勃勃 4、略 5、略 6、略 7、略
三、习作
一类文(27—30):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层次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清洁。
二类文(20—27):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比较具体,层次较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整洁。
三类文(12—20):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欠具体,层次不够清楚,语句基本通顺,标点使用大体正确,错别字多。
四类文(0—12):不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很不具体,语句表达很差,层次不清,语句不通,标点错误和错别字多。
❹ 小学升重点初中考试卷(语文)
小学升学考试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 成绩( )
一、看拼音写词语
1、xuàn rǎn 2.yāo xié 3。bō tāo pēng pài 4。wú kě nài hé
( ) ( ) ( ) (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
1.“E”的小写字母是“e”,按汉语拼音的顺序排列,它排在“r’的前面。( )
2.“勘测”的“勘”用部首查字法应查“力”部,共有11画。( )
3.“东张西望”和“张灯结彩’’中两个“张”的意思相同。( )
4.“虚伪、习气、武断”这三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贬义词。( )
5.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 )
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运用了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反映人物优秀品质的写作方法。( )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里的“千尺”是“实指”,“不及尸是“比不上”的意思。( ,)
三、选择题(5分)
1.下列各组词语,完全没有错的是(c )
A.盛气凌人 异口同声 随遇而安 如饥似喝,
B.调兵遣将 赞叹不已 完壁归赵 川流不息
C.万古长青 兴国安邦 张冠李戴 坐井观天
2.“—天晚上,我文听到酒瓶滚动的声音——酒瓶是我放在旁边做信号用的。”这里破折号的作用是( b )
A.意思的转折 B.解释、说明 C.意思的递进
3.“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的白色的军舰。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韵,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这几句话在朗读时应该( a )
A.语速由慢到快,语气由平静到激昂。
B.语速由慢到快,语调平缓自然。
C.语速由快到慢;语调由高到低。
4.下面的句子,关联词语用得不正确的是( b )
A.李老师不但生活俭朴,而且工作认真。
B. 即使上面的石块有多重,小草也要从下面钻出来。
C.你如果在荣誉面前骄傲了,就不会取得更大进步。
四、按课文或课文内容填空(8分)
1.(别了,我爱的中国)这篇课文,写出作者暂时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 ,求得 ,回国以后,誓把 。
2.“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和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句话中的“光明”:既指 ,也指 。
3.“她抬起头,强压住内心的悲愤,朝那木笼望了最后一眼,就默默地踏着泥泞的道路走开了。”这几句话表达了江姐 。
4.《示儿》是诗人陆游 前写给儿子的诗,表达了他 国之情。五、改正句子中用错的标点符号
1.他是一位和蔼的、慈祥的,博学的老爷爷。
2.要写好作文就应做到:第一,认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第二:多写多练。多读书。第三,勤于动笔。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鲁迅先生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把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
2.这山虽然很高,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会挖平的。
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七、修改病句,改在原句上(6分)
1.春天的杭州是美丽的季节。
2.村上的更夫有一次看见扬科经常到旅店的墙角下去听演奏。
八、选择下列表达方法,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A.夸张 B.排比 C.比喻 D.拟人 E.反问 F、设问
1.我的心像刀纹一样,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
2.卖火柴的小女为什么会落得这样悲惨的遭遇呢?这是孩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
3.蜜蜂嗡嗡地边歌边舞,在花丛间穿来穿去,点缀着这个宁静的小站。( )九、阅读语段,短文,完成作业
(一)
詹天佑不帕困难,也不怕嘲笑,救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乏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夭,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民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 )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 )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文中有6个加点的词语,其中贬义词是 , ,褒义词是 , , 。
3.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 ”把它划出来,然后按詹天佑“说、做、想”把这段话分为三层,用“//”在文中标出。其中第二层的层意是
4.文中的第2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5.“(1)坚定信心。(2)以身作则。(3)认真细致。(4)接受任务。(5)工作劳苦。(6)严格要求”。这6个词语概括了这段话的意思。但顺序是错乱的。如果按这段话内容的顺序排列,应该是 (用序号表示)。
6.文中加线的句子的含义是什么;请选择—种答案打“√”。
(1)表现了詹天佑怕丢面子的思想感情和要争荣誉的决心。( )
(2)表现了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祖国争光的坚强决心。( )
(3)表现了詹天佑胸有成竹的心情和修好铁路的决心。( )
(二)
我不是有腿病吗?
不但不利于行,也不利于久坐。我不知道花单受我的照顾,感谢我不感谢,我可得感谢它们。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擞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有益身心,胜于吃药。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者天气突变,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第二天,天气好转,又得把花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热汗直流。可是,逞多么有意思呀i不劳动i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文中的脑力劳动具体指——————,体力劳动具体指———————。
2.用“——”在文中划出说明“如此循环”意思的一句话。(1分)
3.“我不是有腿病吗,不但不利于行,也不利于久坐”这句话的意思是“选择一种正确答案打“√”)
(1)我没有腿病,不但便于行,也便于久坐,( )
(2)我有腿病,不便行走,但便于久坐。( )
(3)我有腿病,不便行走,也不便久坐。( )
4.“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这句话中的“这”指的是———————————。
5.写出这段话的段意。
(三)玲玲长高了
玲玲戴上红领巾了。妈妈很高兴,就在星期日的一个下午,带她去看电影《小铃铛》。
玲玲跟着妈妈上了电车,正好碰到她们识的售票员张阿姨。张阿姨见了她俩问 玲玲 今天你跟妈妈上哪儿去呀 玲玲亲亲热热地回答 张阿姨 我跟妈妈去看电影 说完,就朝一个空座位坐下。
这时,一个老奶奶上车了,玲玲赶忙起身让了座。车子开了,玲玲帮着张阿姨为乘客服务,侍钱、递车票,忙得可欢哩。
妈妈从口袋里掏出钱,给玲玲买票。张阿姨说:“玲玲还小,不是不用买票吗?”
玲玲两只大眼睛一忽闪,心想,那是一年前,我个子不高,乘车用不着买票。现在是不是长高啦?她瞧见那刻有标尺的拉手杆,窜过去一站,还用小手按着头,对准标杆上妁尺码,嘿,刚好超出一点儿。于是她亮开嗓门嚷道;“张阿姨,你瞧,我长高了!”说着,玲玲接过妈妈手中的钱,递给了售票员张阿姨。
妈妈笑了,张阿姨笑了,车厢里的乘客都笑了:“玲玲是长高了!”
1.填空。(4分)
本文主要写了玲玲在车上的三件事:
(1)让座; (2) ; (3) 。
2.按“心想”、“量高”、“买票”的顺序,将第五自然段分为三层,在文中用“//”表示。
3.选择一个最正确的答案,在括号内打“√”。
(1)“亮开嗓门”的“亮”的意思是:
A.发光( ) B.显露、显示( ) C。使声音响亮( 、)
(2)售票员张阿姨说:“玲玲还小,不是不用买票吗?”意思是说:
A.玲玲不用买票。( ) B.玲玲应当买票。( ) C.玲玲的票可买可不买。( )
(3)妈妈、张阿姨和乘客们都笑着说“玲玲是长高了”的意思是:
A.玲玲长大了。( ) B.玲玲个子比过去高了。( ) C.玲玲懂事了,成长了。( )
(4)本文最恰当的中心思想是:
A.赞插了少先队员玲玲勤快、机灵的好品质。( )
B.赞扬了少先队员玲玲乐于助人,实事求是,不占国家便宜的好品质。( )
C.赞扬了少先队员玲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品质。( )
(5)第二自然段,应填的标点符号按顺序是:( )
A.:”,。”:,。” B•,“,?”:“,。” C.:“,?”:“,。”十、作文
1.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则通知。
(1)时间;6月5日下午2时正 (2)地点:学校礼堂
(3)内容:召开赈灾捐款动员会 (4)参加人员:全体少先队员
(5)发通知的单位和日期:少先队大队部,6月4日
一、慧眼识英雄
1、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平易近人 盛气林人 身临其境 翠色欲流
B:无微不致 各抒已见 一碧千里 排山倒海
C:应接不瑕 一丝不苟 不径而走 人才济济
D:斩钉截铁 兴国安邦 完璧归赵 举世闻名
2、下列各组词语,完全没有错的是( )
A.盛气凌人 异口同声 随遇而安 如饥似喝,
B.调兵遣将 赞叹不已 完壁归赵 川流不息
C.万古长青 兴国安邦 张冠李戴 坐井观天
3、下面人物与故事不搭配的一项是()
A、刘备---白帝城托孤 B、林黛玉---荷锄葬花 C、林冲---误入白虎堂 D、李逵---七擒孟获
二、网络万花筒
1、成语百宝箱
A、反映品质优秀的: _________ _________
B、来自寓言故事的: ________ ________
C、出自历史故事的: ________ ________
2、 名句我知道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选自《 》,作者_______,是_____朝人。
B、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___________。选自《 》,作者________,是______朝人。
C、“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是______朝_________的诗句。我还知道他的千古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请写一条关于做人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________.,自己喜欢的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每一食,便_________________;每一衣,________________便_________。
改成比喻句:
F、吾盾之坚,______________。其中“陷”的意思是( ),句子的意思是( )。
G、《示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诗人陆游 前写给儿子的诗,表达了他 之情。
H、“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指人物( )、草堂是指(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人物( )、朝代()。
3、我是设计师
A.我为迎接奥运设计的标语是:
B.我为西湖湖畔草坪设计的标语是:
三.能工巧匠
A、我们将要进入中学读书,感到新鲜和兴奋。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爸爸说:“我希望你能成为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春天的杭州是美丽的季节。
改病句:———————————————————
D.我们不要乱吃零食的习惯。
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只要不断深化改革,浙江才会富起来。
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火眼金睛((对的打“√”,错的打“X”)
1、《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 )
2、草船借箭和舌战群儒都是诸葛亮的经典故事。( )
3“E”的小写字母是“e”,按汉语拼音的顺序排列,它排在“r’的前面。( )
4、《凡卡》《小音乐家杨科》都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作品。( )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里的“千尺”是“实指”,“不及“是“比不上”的意思。( )
—————。这首诗是——代诗人——写的。
2.《看不见的大力士》在文中指的是——,课文介绍了它—— ——、——、——几方面的用途。
3.进了公园门,步步登高,看花的人——,多极了,向高处看去,隔着密密层层的绿荫,只见——,这时候,——啊,——啊,——啊,——啊,都挽不住游人。
4.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的,——的,——的,——的;有的——, 有的——,有的—————。
5.《凡卡》一文的写法与其它课文的写法有所不同,作者把——和 —————————及凡卡对乡村生活的回忆三者穿插起来写。如凡卡在给爷爷写信的过程中,穿插回忆了——和——一这两件事,这些回忆对凡卡的悲惨生活起了——-和——的作用。
五、阅读短文,完成作业
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1.这段话选自课文《 》,作者是 。
2.这段话中作者描写了 、 、 、 、 、 等景物,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在全篇课文中最能抒发这种思想感情的语句是 ,共出现了 次,起了 的作用。
六、作文
1.写一篇表扬稿。
6月3日,晚学后,徐波、俞峰两同学,看到军属王大爷正在把刚运来的煤饼搬到屋里去。眼看暴雨将要来临,他们二话没说,主动帮助王大爷把煤饼搬进屋于,使王大爷免受损失。
请你代少先队大队部写一篇表扬稿。
2.用下面提供的文章开头部分,结合生活实际,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文章写完整。
火热的心
城关一小附近住着一位双目失明的特级残废军人金伯伯。他与年迈的父亲及5岁的养女小芳相依为命,但接踵而来的困难使他们一家祖孙三人失去了欢乐。六(1)班同学知道后,决心以雷锋权叔为榜样,去帮助金伯伯一家。
❺ 小学升初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小学升初中语文模拟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mei cheng fa kui wu wu ru
( 倒霉 ) ( 惩罚 ) ( 魁梧 ) ( 侮辱 )
mei li hong mao kong bu miao shi
( 魅力 ) ( 鸿毛 ) ( 恐怖 ) ( 藐视 )
2、用“\”画出正确的读音(6分)
立即(jí ji ) 惬意(xia qiè ) 趁机(chén cheng )
卓越(zhuó zhuo ) 阻挠(náo rao ) 松散(sàn san)
3、补充句子(9分)
①世纪宝鼎,鼎座高0.5米, 象征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鼎身高2.1米,象征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绝知此事要躬行。
③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必读十年书。
④我们学过许多爱国诗篇,自选一首宋朝陆游的示儿,写出你最喜欢的一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4、在下面横线下填入读“man”的汉字。(3分)
漫不经心 慢条斯理 满山遍野
轻歌曼舞 天真浪漫 临窗布幔
5、改写句子:(10分)
①小女孩叫起来:“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小女孩叫起来,奶奶,请把她带走吧!她知道,火柴一灭,奶奶就会不见的。
②高粱的全身具有鲜明的个性。
改为双重否定句:不能不说高粱的全身具有鲜明的个性。
③我猛然听到随水柱飞扬起奥运会嘹亮的会歌旋律。
缩句:我听到会歌旋律
④他的声音真大。
改成夸张句:他的声音真大,大的可以把房子震垮。
⑤今年六月一日,弟弟参加了少先队员。(用修改符号修改)
今年六月一日,弟弟参加了少先队
6、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①周总理(不但)受到全中国人民的尊敬,( 而且 )在世界人民心中也有崇高的地位。
②( 无论 )困难有多大,我们( 都 )能克服。
7、小明在一次考试后,因成绩不理想,就不爱学习了,请你用一句名言、警句劝劝他
失败乃成功之母 (2分)
8、小学阶段我们读了许多中外名著的精彩片段,在这么多的名著中,我最喜欢(自己写)的(自己写)因为它体现了(自己写)。(3分)
二、(1)阅读课文语段,按要求答题。(12分)
《詹天佑》片段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最艰巨。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1) 詹天佑在开凿隧道时采取了哪两种凿进法?原因是什么?(4分)
第一种是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原因是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
第二种是中部凿井法原因是八达岭隧道山势高,岩层厚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
(2)看看下面的图,想想它们各代表哪处山岭?填写在图下括号里。然后在图上画出詹天佑所采取的凿进法的示意图。(4分)
自己画
(图1) (居庸关) (图2) (八达岭)
(3)在开凿隧道的过程中,詹天佑是怎么做的?(2分)
一是 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
二是 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
(4)这段话的意思可以概括为(2分)(c)
A、 讲施工中开凿居庸关隧道的情况。
B、 讲施工中开凿八达岭隧道的情况。
C、 讲施工中开凿隧道的情况。
D、 讲施工中开凿居庸关、八达岭隧道遇到的困难。
(2)阅读课外语段,按要求答题。(17分)
听雨
听雨是一种享受----心灵上无与伦比的、愉悦的、 平和的、自然美的享受。
有雨的日子,我就听雨
听春雨的温柔,听夏雨的豪放,听秋雨的婉约,听冬雨的深沉,听雨的低语,听雨的轻诉,听雨的呜咽,听雨的微笑,听雨的呤唱,听雨的呐喊,听雨的怒吼。
“天街小雨润如酥。”那是怎样的一种雨啊!一种甘润如酥,“润物细无声”的初春细雨。那又是怎样的一种雨啊!一种无声似有声,有声似无声地在心中奏成一曲优美的歌是具有春之魅力的温柔雨声?仿佛是听那遥远的星星甜美的呢语,又似绿叶吻着花瓣的柔情。
(1) 春雨是柔情,夏雨是豪放而不拘一格。
(2) 它有时心平气和,温情脉脉;它有时怒气冲冲,喊叫连天。于是便有晴天小雨,于是又有了“黄梅时节家家雨”,于是还有了倾盆大雨,于是更有了铺天盖地暴雨。这就是夏雨。----一种淋漓尽致无所畏惧的雨!
(3) 听着夏雨,才恍然惊觉生命是如此多姿多彩而又壮丽辉煌!
(4) 秋雨,原该是一种婉约的风韵,但在那已飘过的秋雨中,却染透了无穷的哀愁、孤寂与挥之不去的满笔愁绪。
(5) “哪堪细雨新秋夜,一点残灯伴夜长。”秋夜残灯灭,细雨缠绵,该是一份何等凄婉的哀怒和忧寂啊!夜雨敲窗急,玉人伤心泣,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无奈与哀怨啊!淅淅沥沥的秋雨却是一份深深的感伤!
(6) 秋雨依旧,年代却已不再,我们心中一份秋雨声又是怎样的呢?
(7) “质本洁来还洁去”。伴雪而来,随风而去,不知是飘逸,还是深沉。哦,这就是冬雨么?或许是一年的思虑俱在寒冬堆积,于是冬雨也无语而沉思。听冬雨之声,是听远方一声低语,一种思念,一句祝福,一份安慰,一缕温馨,在这飘雪的寒冬,为我易冻的心燃一堆圣火,于是便看见春天向我起来。
(8) 哦,听雨,仿佛是读一首隽永的小诗,听一曲悠扬的古乐。听雨,原来是在一种美的意境中,寻求一分诗意。
(9) 听雨,是一种享受----享受自然与我!
① 文中写了一年四季的雨。写春雨的是第1.2自然段,写夏雨的是第3自然段,写秋雨的是第4.5.6自然段,写冬雨的是第7自然段。(2分)
② 下面是形容不同季节雨的特点的词语,阅读第(3)自然段,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填在横线上。(2分)
A、豪放B、婉约C、温柔D、深沉
③ 第(3)自然段中,作者说“听雨的低语,听雨的轻诉,听雨的呜咽…”还可以听雨的什么?请你展开联想或结合短文内容,写一写。(4分)
④ 作者为了确切、生动地描写雨,先后五处引用了诗句烘托意境,请你将所引用的诗句摘抄下来,并选择一句,写写它的意思。(5分)
第一处:天街小雨润如酥-
第二处:润物细无声
第三处:黄梅时节家家雨
第四处:质本洁来还洁去-
第五处:哪堪细雨新秋夜,一点残灯伴夜长。-
(10) 其中第五条的意思是:秋夜残灯灭,细雨缠绵,该是一份何等凄婉的哀怒和忧寂啊!夜雨敲窗急,玉人伤心泣,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无奈与哀怨啊!淅淅沥沥的秋雨却是一份深深的感伤!
⑤文章前后都说“听雨是一种享受”。这是一种怎样的享受呢?(2分)
(11) 答:这是一种这样的享受:仿佛是读一首隽永的小诗,听一曲悠扬的古乐。听雨,原来是在一种美的意境中,寻求一分诗意。
⑥文中有多处描写不同季节雨的特点和听雨的不同感受的语句,请将你最喜欢的一句摘抄下来。 并说说为什么。(2分)
因为:(自己写)
三、作文(28分)
生活像个万花筒,五彩缤纷,生活又像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后瞬令我们回味、深思,请以《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为题,进行描绘,注意内容要具体、真实。400字以上
(自己写作文)
❻ 2011小升初语文试卷
北京xx小升初语文模拟测试题
(本卷分为A卷和B卷,满分:50分;时间:40分钟。)
A卷(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红字的读音有错误的—组是( )。
A.处理(chǔ) 一缕(lǚ)要挟(xié) 闪烁(shuò)
B.勉强(qiǎng) 胆怯(qiè) 僻静(bì)简朴(pǔ)
C.标杆(gān) 竣工(jùn) 飞翔(xiáng) 担当(dā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字的一组是( )。
A.骏马 虚弱 纯熟 悲惨连绵不断
B.惩罚 耻辱 书籍 军阀 兴国安帮
C.逊色 阻挠 忧虑 剧本 应接不暇
3.给句中加红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A.高尚的品质 B.旺盛、繁茂 C.精明、机灵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括号处的字正确的一组是( )。
(1)有的城市缺乏统一的规划,经营出租车的单位太多,以( )供过于求。
(2)我们造计划既要考虑今年,也要考虑明年,以( )后年。
(3)人们对新上映的几部影片反( )很好。
(4)观众还未反( )过来,球已应声入网了。
A.致 至 应 映 B.至 致 映 应
C.致 至 映 应 D.至 致 应 映
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中的清明节在我国还有多种称呼,下列哪种不是的。( )
A.鬼节 B.死节 C.寒食节 D.冥节
6.下列句子加红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草色遥看近却无。
小溪泛尽却山行。
B.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海上日出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C.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武汉是全国的大城市之一。
D.我乃李天王三太子哪吒。
家祭无忘告乃翁。
7.依次填入括号中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凡卡( )得到幸福,但他受尽了老板的折磨,生活没有指望了。他给乡下的爷爷写信,( )爷爷能来接他回去,这是他美好的( )。信寄出去后,凡卡整天( )着,等待着。两个月过去了,爷爷没有来,凡卡很( )。半年后,乡下捎信来说爷爷去世了,凡卡( )了。
A.希望 盼望 渴望 愿望 失望 绝望
B.愿望 希望 盼望 渴望 失望 绝望
C.渴望 盼望 希望 愿望 失望 绝望
D.渴望 希望 愿望 盼望 失望 绝望
8.下面句中的空白处应填的关联词依次是( )。
蜜蜂( )在酿蜜,( )在酿造生活;( )为自己,( )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A.是 又是 不是 而是 B.不仅 还 不仅 还
C.不但 而且 不光 还 D.是 又是 不但 并且
9.下列成语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是( )。
A.穷途末路 炮火连天 伶牙俐齿 口是心非
B.一日三秋 怒发冲冠 一发千钧 肝肠寸断
C.草木皆兵 何乐不为 如梦初醒 色厉内荏
D.如虎添翼 口若悬河 旁若无人 呆若木鸡
10.把下面几句话排列成段,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太阳出来了;②夕阳收起了最后一缕霞光;③湖里的睡莲就张开花瓣,面对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欣喜地等待着;④湖里的睡莲都躲到荷叶下乘凉去了。⑤中午,太阳火辣辣的。⑥湖里的睡莲都慢吞吞地合拢了花瓣,似乎睡觉去了。⑦东方露出晨曦。⑧它仿佛知道睡莲的心愿,便把第一束阳光洒在睡莲身上。
A.⑦③①⑧⑤④②⑥ B.⑦③①⑧⑤⑥②⑥ C.⑦①⑧⑤③②④⑥
11.给下面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
我爱读 小学语文报 你呢
A.《》 , ? B. , ? C.《》 。 ? D.“” 。 ?
12.下面句子中,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句是( )。
A.他不能给你讲真话。 B.他不能不给你讲真话
C.他能不给你讲真话吗?D.难道他能不给你讲真话?
13.霞光中,山溪丁冬,鸟雀鸣叫,鱼群戏水;霞光中,露珠儿满翠,花苞儿含笑;霞光中,鸡鸭扑翅。牛羊撒欢,炊烟袅袅……这段话写了( )种景物。
A.8 B.9 C.11
14.下列四句中,和“风来花自舞”对仗最工整的—句是( )。
A.云傍马头生 B.千树落花红 C.山高月上迟 D.春到鸟能言
15.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 )。
A.下棋 B.种花 C.武术 D.驾车
B卷(20分)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三顾máo( )庐出类拔cuì( ) 别具一gé( ) 枝繁叶mào( )
人声dǐng( )沸 jiǎo( )尽脑汁 滥yú( )充数 千jūn( )一发
无与lún( )比坚rèn( )不拔
二、请在横线上填写诗句。(5分)
1.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2.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3.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_。
4.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桃花流水鳜鱼肥。
三、阅读。(10分)
(一).读下面的小诗,完成题目。
蒲公英老了,
子女问:“有什么遗产?”
母亲默默地给每个孩子,
一把远飞的伞。
1.请写出这首小诗对你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觉得这首小诗有什么特点?(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螳螂捕蝉》,写出“其”分别具体指什么。(3分)
园中有树,其①上有蝉。蝉饮露水。不知螳螂在其②后;螳螂偶然而至。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③旁;黄雀伸颈想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④下。都因想得其⑤前刺,而不顾其⑥后有患。
其: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⑤__________ ⑥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我爱春雨
①我爱春雨,在我家乡,人们常用“春雨贵如油”来比喻春雨是多么宝贵。
②细雨如丝。透过一条条的银线,看到远处的建筑物和高山,朦朦胧胧的,就像含羞的少女披上了银色的面纱。
③地里的麦苗看见春雨来了,高兴得欢呼起来。春雨热情地对她们说:“喝吧,麦苗妹妹,喝得饱饱的,长得壮壮的.你们就能为人类做出更多的贡献。”
春雨悄悄地钻进了泥土里。麦苗喝足了雨水,立刻感到浑身添劲。她们使劲往上长,似乎已经悄悄地抽出了两片嫩绿的叶子。一阵风吹来,麦苗发出轻微的声音,好像说:“春雨,我们决不辜负你对我们的希望。”
④春雨,也给树木带来了变化。看,在春雨的浇灌下。桃花妹妹皱巴巴的脸儿舒展了,杨树阿姨碧绿的叶子上被春雨洗得没有一点灰尘,从远处看,就像换上了一身新装。
⑤春雨,虽然为人类做了许多好事,但是它从来没有向人们炫耀过自己的功劳。我想,我们辛勤的老师,正像春雨一样,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着。他们付出了多少心血,终于闻到了桃李的芬芳。
1.根据文意解释加红的词语。(1分)
(1)辜负——
(2)炫耀——
2.请用一句话概括②—④段的内容。(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后面的括号里写出下面的修辞方法。(1分)
(1)地里的麦苗看见春雨来了,高兴得欢呼起来。( )
(2)透过—条条的银线,看到远处的建筑物和高山,朦朦胧胧的,就像含羞的少女披上了银色的面纱。( )
4.这篇短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A卷
1、B解析:此题考查同学们对于字音掌握的情况。“僻静”的“僻”正确读音应该是“pì”。所以应选B项。
2、B解析:此题考查同学们对于生字词掌握的情况。“兴国安帮”的正确写法应该是“兴国安邦”。
3、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句子中的意义,应根据整体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语义。因为句中只是从外形上把两种花做比较,涉及不到品质。因此答案A“高尚的品质”不正确;答案C指“精明、机灵”指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句中也没有把花当成人来写,所以正确的答案只能是B,从花的外形来说,旺盛、繁茂。
4、C解析:这是考查根据语言环境辨析同音词语意思的能力。完成这样的题首先要知道这几个词语在意思、用法上的区别,然后根据整体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词语。
5、C解析:禁火、扫墓都寒食节的传统,这个日子里禁止一切烟火,连煮饭的火都要禁,只能吃冷食。寒食节不是清明节,但相距只有一两天,不能混淆。
6、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同一字词在不同语境中的语意。要根据字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来辨析哪两个字词的意思是相同的。
7、D解析:这是考查辨析词语意思的能力,完成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弄懂相关词语的意思,再根据自己的积累填写合适的词语。
8、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关联词语的选择能力,前后两个句子是并列关系,前句表示递近关系,所以应填“是……又是”;后句表示转折关系,所以应填“不是……而是”
9、D此题考查的是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第四组用的都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所以应选此项。
10、A解析:这段话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排列句子的顺序,可以先找出开头句,然后根据其意思往下推想,依次找出与之相衔接的句子。
11、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小学语文报”是报刊类,所以应用书名号;“我爱读《小学语文报》”这句话没说完用逗号;“你呢?”表示反问语气,所以应用问号。
12、A解析:此句考查的是学生分析句意的能力。A句表示否定意义;B句双重否定表示肯定;C、D句都是反问语气表肯定意义,所以此项应选A。
13、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提炼概括的能力,列举的事物有“山溪、鸟雀、鱼群、露珠、花苞、鸡、鸭、牛、羊、炊烟、霞光”共11种。
14、D解析:此题考查是的学生对句式的分析理解能力。“风来花自舞”第一句字是句词,第二字是动词,第三字是名词,最后两字组成一动词。所以最适合的应是“春到鸟能言”。
15、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现代汉字的古义,御字在古代六艺中专指“驾车”。
B卷
一、茅 萃 格 茂 鼎 绞 竽 钧 伦 韧
解析:此题考查同学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注意书写正确,不要写错别字。
二、
1、莫愁前路无知己
2、春风又绿江南岸
3、但悲不见九州同
4、多少楼台烟雨中
5、西塞山前白鹭飞
解析:此题考查同学们积累并准确书写的情况,要注意记忆和书写的准确。
三、阅读。
(一)、
1.略
2、以拟人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关于事业有成的父母,如何对待儿女的富有哲理的故事。不要以为给予物质就是爱,更应该帮助他具备能力。
(二)、
①树 ②蝉 ③螳螂 ④黄雀
⑤各自(蝉、螳螂、黄雀) ⑥各自(蝉、螳螂、黄雀)
解析:这是考查同学们指示代词的运用,指示代词指代前面出现过的事物。
(三)、
1、
(1)对不住(别人的好意、期望或帮助)。
(2)夸耀。
2、春雨灌溉了麦苗,给树木带来了变化。
解析:此题考查同学们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必须认真读懂全文,抓住主要情节,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3、(1)拟人 (2)比喻
4、抒发了作者对像春雨一样默默耕耘的教师的敬佩之情。
解析:此题考查对于文章中心的理解。同学们必须认真读懂全文,联系实际写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