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作文大全 > 记叙文作文批阅眉批

记叙文作文批阅眉批

发布时间:2021-03-16 17:08:15

『壹』 作文眉批十个而

应当用“而”的地方而(却)不用“而”,不应该用“而”的地方而(却)而(用)“而”,而(像)现在这样用法,日后也而(这样),你的水平也就不过已而(如此)已而(而已)了。

一个,是名词。
二个,是连词,表转折。
三个,名词动用
四个,名词
五个,是连词,表转折
六个,名词动用
七个, 名词
八个,介词
九个,介词
十个,名词
十一个,名词动用
回答者: 然然狗 - 探花 十级 1-12 12:56

“而”字的用法,11个而的分辨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8-5-3 21:03
有个小学生写文章时乱用“而”字,老师批语时批了11个“而”字:当而而而不而,不当而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已而。
提问者: 翼上帝 - 试用期 一级 最佳答案
当而而不而=应该用“而”字的时候却不用“而”字,
不而而而而=不该用“而”字的时候却偏用“而”字,
而今而后=从今以后,
已而已而=算了算了

第一个而,是名词。
二个,是连词,表转折。
三个,名词动用
四个,名词
五个,是连词,表转折
六个,名词动用
七,八,介词
九个,名词
十个,名词动用

某秀才作文好用“而”字,主考官见其文中“而”字泛滥,极不恰当,便以牙还牙批阅:“当而而不而,不当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而不而。”短短18字,用11个而字,精妙至极。

应当用而字时却(而)不用而字,不应当用而字时却(而)用了而字,从(而)今以(而)后,算了(已而)算了(已而

『贰』 作文批阅中的眉批是什么

图书正文上端的白边称书眉,在书眉上批注读书心得、批语、订误、校闻和音注都称眉批。简介
notes and commentary at the top of a page] 在书眉或文稿上端写的批语或注解
胡适《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一:“﹝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三回有墨笔眉批一条,字迹不像 刘铨福 ,似另是一个人。”

用法
原指写在直行书本的眉头的批语,汉语改为横书后,一般写在横书的旁侧,故亦名“旁批”。眉批主要解决评价文章的局部性问题,对字、词、句、标点或段落等方面的优缺点进行提示、说明、分析、评定,联系实例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帮助指导。

运用眉批要注意:
(1)肯定突出的优点,可用“生动形象”、“有力”、“好”等简短词语提示,使学生受到鼓舞。
(2)有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寻找分析错误的原因,思考怎样才能改好。如对“这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就发生在今年一月十日,那天正是风和日丽的好天气。”这样一句话教师所作眉批是“一月十日是什么季节?可能阳光充足,天气较暖,但用‘风和日丽’妥当吗?”以商榷的口吻指出缺点,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和认真修改。
(3)语言要明确具体切实,有针对性,同时可将这一部分文字用红笔标出,以便学生对照、检查,避免空话套话,使学生手足无措。

『叁』 2008年陕西省中考作文有评语,横批,眉批

把评改作文的机会让给学生赵金玲/ 李志超[主要内容]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是教师手中一支笔,圈圈点点,通篇殷红。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着,然而,老师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学生并不领情,往往是作文发下去,学生看看分数,瞟一眼评语,就终结了。甚至有的学生抱怨:评语千篇一律;评语不合理,太主观;写作次数太少,指导不到位等等。抱怨声中学生写作兴趣下降了,有的还出现写作能力倒退的现象,教师对此叫苦不迭。那么如何燃起学生写作的欲望,如何使作文教学走出困境,富于活力呢?笔者经过几年的摸索,师生从互评互改中共尝了创新作文教学的成功喜悦。[关键词]作文教学 学生互评中学语文教师一定都有同感,最令人费神的莫过于作文批改讲评;尤其是教两班甚至于三班语文者,工作量之重更可 想而知。为此,不少老师颇动了一番脑筋,想了一些点子:批改,但只是浮光掠影;有指导、有讲评,但往往 是隔篇进行;浏览一遍,打一个分;两本作文本更替使用,细水长流,打批改持久战。但,这些搞法都还是停 留在消极应付这个表面,并未跳出“师本位”这个限阀。而其实质作用又如何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显然,要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要提高作文改评效果,要消除作文改评中的“尴尬”现象,就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兴趣。为达到此目的,笔者在作文教学时也曾尝试过多种改评方法,但效果并不明显。前年冬天,偶然机会读了魏书生老师的作文教学经验谈,使人耳目一新,使自己对作文教学进行了更深的思考。于是组织学校语文组对本校二十个班三百个 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仔细看了教师眉批总评及修改细节的约点35%,在此基础上根据老师的提示 进行了再创作的仅占18%,近40%的学生只瞧了眼评分就将作文本塞进抽屉,有大约10 %学生甚至连作文本也懒于翻动,只等待新的作文题。调查数据一出,同行们不禁为之一震,看来正像魏书生老师说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真的应动点手 术了。经过多次的探讨,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逐篇的精批细改,的确存在着不少弊端。其一,精批细改, 耗时费神 ,造成教师身心疲惫 ,浪费许多宝贵的教研教改时间。(按每节课评改 4--6篇作文的速度 ,两个班也要二十至三十个课时)其二,教师往往由于工作繁忙不能及批改 ,学生对作文的内容已经淡忘 ,他们的兴奋点已经转移 ,教师纵然精批细改 ,也难于引起学生强烈的心理共鸣。其三,大部分学生拿到作文后,先看评了几分,然后看批语,完了,抽屉里一放,算了,老师的精改细批完全埋没了,是徒劳无功。总之,看你怎么精批细改实际上都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为什么会出力不讨好呢?其深层原因是,在作文的批改和讲评中缺少了学生的参与。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使学生在作文评改中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全情投入而不是置身局外。人民教育家叶圣陶早就指出:“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由此看来,学生互评应该就是学生参与评改的很好方式。其理论依据,就是以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立足点,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终身写作能力,以训练学生掌握基本写作技能为出发点,课堂以学生为本,重视发挥学生个体的创造意识和群体的带动作用,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从教学系统论看,批改应该是学生的事,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批改作示范,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自我修改的能力,把批改的标准和方法交给学生,学生掌握了它,会大大促进构思与修改能力的提高。因为这些标准实际上也是写作的重点要求,学生明确了要求,学有方向,就会更好地实行自我调控,最终达到以评促进写作的目的。从哲学观的高度上看,就是既不忽视外因(老师)的作用,又要要强调内因(学生自身)的作用,教师要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中起到外在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既是教师主导性发挥的目的又是自我发展的根本动力。毫无疑问,作文互改活动,对于激发作文兴趣,真正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有着积极作用的。但是教师一定要有计划地组织好整个活动过程。一年多来,笔者在自己所任教的两个实验班是按照下面几个步骤去实施的:一、明确学生自己批改作文的意义和目的,认识到互相批改作文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从心理上重视它 ,使学生主动评改、乐于评改,要抱着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态度来评改,并从中虚心学习,取长补短,二、分批改小组。开学初以八人为一组,按学生作文水平高低搭匀。每组安排两个写作水平相对较好的学 生担任批改组长和副组长。每组发一个作文互批登记本,组长详细登载好每次每文批改及时的好坏典型、分数以及批 改中的纪律问题和突发事件,以备教师查询、了解学生进步情况。为便于给每个同学公平的机会,原则上小组内成员本学期内不调换,作文评点课时都回到初始座位。三、改前指导。教师预先把作文浏览一遍,掌握学生习作的大体情况。学生互批前,教师简明扼要地进行评改指导。其主要内容是:1、讲解批改示范文章和修改常用符号及其用法,让学生学有样板。2、拟定评改标准。一是制定常规标准,即从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修辞手法、错别字,标点符号、卷面等常规方面制定出详细的评改标准,这一标准,学初即印发给学生,供其长期使用。二是制定特定标准,即根据写前指导提出的本次作文的具体写作要求,从文章的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谋篇布局等方面制定出本文的特定标准。这一标准,可以在回顾本次作文要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制定,由老师书写在黑板上供学生使用。比如,有这样一次作文:写一篇散文表达自己的某种感受和思考。要求:用心观察周围的社会生活,选取细节并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可自拟题目也可从以下题目中选取,①河边漫步②写于深夜里③我望着万家灯火④望星空。可以引导学生拟定以下标准:内容方面:是否写出对生活的感悟;感悟或思考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由个别到一般)。结构方面:开头是否新颖、吸引人;层次是否清晰;过度是否自然;结尾是否干脆利落具有启发性,或发人深思。语言表达:是否有多种表达方式;是否有真实生动的细节;语言是否流畅有文采。卷面:标点符号,错别字;字迹是否工整;卷面是否整洁。3、教师向学生传授评改的具体方法并且提出要求。(1)通读全文,标出错别字、病句及标点运用不当之处。(同时写出眉批)(2)再读全文两遍,按照标准评改文章内容,找出主要优缺点。(3)依据标准,逐项打分,并打出总分。(4)写出总的评语。(5)标名批改者姓名。(主要是为了督促其认真负责,以确保评改的有效性)4.指导评语。提前打印几篇中下等作文及其眉批、旁批、尾批,给学生作为范例,指导学生以评改标准为尺度,写出评语。评语要客观公正,切中要害,用语要准确、严密、中肯,要具体、不能笼统给人以摸棱两可之感,既肯定优点,也要指出不足,尽可能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在此要特别指出不要按照评改标准逐项“套”出评语。鼓励学生多写,写长。第一次十行,以后每次增加两行。四、改中辅导。由于学生水平有限,他们对自己作文的高低往往不能了然于胸,即使觉察到自己的作文有些不妥,有时也不能指出问题所在,或者下评语时有些茫然不知从何落笔。因此,在学生互批过程中,教师要巡回辅导,一方面帮助学生解决评改过程中遇到有各种疑难问题,指导拟写评语,另一方面随时发现并订正学生评改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典型问题,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五、评改过程。第一步,第一评改者全面负责批改,要求要写出眉批、总批和成绩。第二步,同桌互换文章,要求第二评改者不要阅读第一评改者的评语(主要是为了避免其失去自己的思考和独立的观点,从而失去评改的有效性),认真读文章两遍以上,写出对该文印象或感受最深刻的一到两句话(主要是为了避免写得太多反而造成评改观点不鲜明,而一两句话有时未免偏激,但往往能切中要害)。第三步,前后桌互换文章,操作同第二步。第四步,评改了同一文章的七人讨论交流意见,共同提出修改意见,并由第一评改者执笔写出。六、推选范文,打印发表。第一步,在组长的组织下,评选出本组本次优秀作文,提出改正意见。第二步,评上的同学结合同学意见,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第三步,小组对改好的作文再进行修改,作为小组本次的优秀作品。第四步,打印发表。让学生反复观赏比较,借鉴学习。另外要提出的是,应该给每个同学展现的机会,每次每班选出的十篇作文在两个班的范围内打印发表,并在互联网上发表,特别优秀的向报社投稿。第二次从余下的七个同学中评选,以此类推,在第一学期末让每个同学都能发表自己的文章。经过近一年半时间的试验,笔者感到效果很显著。同学们由过去的害怕作文,讨厌作文,变化到喜欢作文,盼望作文。那些被选中的学生,看到自己的创作成果变成铅字,都很兴奋,他们很有成就感。学生由此而充分肯定了自己的才华,渐渐更喜爱语文,喜爱作文。这种令人鼓舞的兴奋就是成功的契机。 与此同时,那些暂时没被选中的学生,也会饶有兴味地欣赏和评论别人的好文章。有学生在周记写道:每次看到被打印出来的文章,都很想看到自己的姓名,都想自己的文章什么时候能够变成铅字。调查了解中,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这种评改方式既激发了其写作兴趣,又调动了其写作积极性,作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作文评改课已成了他们最爱上的课之一。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那种热情、渴望、努力向上的心态。这就是作文教学的希望。学生们的“点评”,有的简要凝练,要言不烦,虽然只有寥寥数行;有的洋洋洒洒,下笔就几百字,但句句有的放矢。精彩的点评,令许多校内外的老师读后都不住地点头称赞,慨叹我班学生的写作兴趣浓,写作能力强。笔者私下以为,也许这是得益于“让学生尝试点评”的有效举措吧。笔者认为,学生互批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不应每次作文都要学生互批。一方面,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学生的心理常常是好奇的。凡事太多太繁了,他就会失掉好奇心,渐渐变得厌烦起来。同样,作文互批也不能每次都搞,最好是每两次作文搞一次互批,让学生始终保持一份热情和渴望,这样才能长久地保持学生的作文兴趣。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写作结果,轻写作过程;重静态批改,轻动态创新;重教师点评,轻学生自评;重眼前应试格式训练,轻终身作文写作能力培养。这是极不科学的、是没有质量的。作文教学重在质量,宜精不宜多,老是学生多写多练,老师多讲多评,把学生的写和评完全割裂看来,学生写完了,听完了,还未必清楚该怎样才能写好。以后让他们再写同一题目还是老样子,作文水平得不到提高,既不能体现教学质量又挫伤了学生的信心和写作兴趣。学生互评的方法既体现了学生的主提性,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写作的热情,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在互评的过程中开阔眼界、自觉思考、虚心学习、取长补短,从根本上培养、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同时还能减轻教师的负担(但它决不是为了减轻教师负担的被动措施和权宜之计,而是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何乐而不为? 愿我们的作文批改能使学生终身受益。(作者单位:陕西省临渭区田市初级中学 赵金玲;陕西省临潼区油槐初级中学 李志超)

『肆』 作文眉批十个而 的意思

当而而不而=应该用“而”字的时候却不用“而”字,
不而而而而=不该用“而”字的时候却偏用“而”字,
而今而后=从今以后,
已而已而=算了算了

第一个而,是名词。
二个,是连词,表转折。
三个,名词动用
四个,名词
五个,是连词,表转折
六个,名词动用
七,八,介词
九个,名词
十个,名词动用

某秀才作文好用“而”字,主考官见其文中“而”字泛滥,极不恰当,便以牙还牙批阅:“当而而不而,不当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而不而。”短短18字,用11个而字,精妙至极。

应当用而字时却(而)不用而字,不应当用而字时却(而)用了而字,从(而)今以(而)后,算了(已而)算了(已而)

『伍』 有名师批改的作文,要有眉批,旁批,总批。

你是要问什么呢?

『陆』 高考优秀记叙文点评眉批

作文评语
作文评价内容:着眼于选材、文面与文采。选材是否真实、有意义、新颖。文面包括:卷面、错别字、标点符号、句、段;文采包括:好词、好句、好段、修辞。
作文评语:包括眉批和总评。
眉批:
作文开头
1、文章开头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
2、开头简明扼要
3、文章开头新颖。
4、文章开头引人入胜,吸引读者。
5、文章开头交待得十分清楚,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作文中间】
一、修辞
1、比喻生动、形象、贴切。
2、不失时机地运用排比的手法,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二、语句
1、语句通顺,叙述形象生动,语言表达能力较强。
2、语言刻画细致,描写生动。
3、语言活泼,风趣幽默。
4、动词逼真地凸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5、语言基本通顺。
6、语言不够流畅,令人费解。
7、语句啰嗦,废话连篇。
8、语言过于简略,纲要式叙述。
作文结尾
1、结尾恰到好处地点明中心。
2、以感受开头,以感受结尾。这样便使文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3、结尾处集中表达情感,既照应开头又总结全文。
4、首尾连贯,一气呵成。
【总评】:
好:文章按照赛前、赛中、赛后的顺序,记叙了一场“吹气球”比赛。小作者观察仔细,层次清楚,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结构。内容生动具体,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语言准确流畅,全文可圈可点的佳句不少,能恰当运用象声词,称得上是一篇成功之作。
1、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
2、叙述自然生动、结构紧凑,衔接自然连贯,中心突出。
3、一些精妙词语的使用,无形中为文章增添了不少情趣。
4、细节描写颇具匠心。极富功底。
5、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精心细腻的描绘,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6、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内容极其丰富具体,神态描写生动传神
7、叙述详细具体,细节描写生动逼真。
中:文章按照赛前、赛中、赛后的顺序,记叙了一场“吹气球”比赛,小作者观察较仔细,内容比较具体,有详有略,语言较流畅,能恰当运用象声词,层次清楚,形成完整的结构。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之作。
差:文章按照赛前、赛中、赛后的顺序,记叙了一场“吹气球”比赛,结构不够完整(只有框架式结构),内容多为线条式勾勒,叙述简略粗糙,详略安排不当,语句不够通顺,不能恰当运用象声词,错别字较多,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柒』 作文眉批十个而的意思

应当用“而”的地方而(却)不用“而”,不应该用“而”的地方而(却)而(用)“而”,而(像)现在这样用法,日后也而(这样),你的水平也就不过已而(如此)已而(而已)了。

一个,是名词。
二个,是连词,表转折。
三个,名词动用
四个,名词
五个,是连词,表转折
六个,名词动用
七个, 名词
八个,介词
九个,介词
十个,名词
十一个,名词动用
回答者: 然然狗 - 探花 十级 1-12 12:56

“而”字的用法,11个而的分辨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8-5-3 21:03
有个小学生写文章时乱用“而”字,老师批语时批了11个“而”字:当而而而不而,不当而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已而。
提问者: 翼上帝 - 试用期 一级 最佳答案
当而而不而=应该用“而”字的时候却不用“而”字,
不而而而而=不该用“而”字的时候却偏用“而”字,
而今而后=从今以后,
已而已而=算了算了

第一个而,是名词。
二个,是连词,表转折。
三个,名词动用
四个,名词
五个,是连词,表转折
六个,名词动用
七,八,介词
九个,名词
十个,名词动用

某秀才作文好用“而”字,主考官见其文中“而”字泛滥,极不恰当,便以牙还牙批阅:“当而而不而,不当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而不而。”短短18字,用11个而字,精妙至极。

应当用而字时却(而)不用而字,不应当用而字时却(而)用了而字,从(而)今以(而)后,算了(已而)算了(已而)

阅读全文

与记叙文作文批阅眉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