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觀察一種事物,並把它記錄下來》寫一篇300——400字的作文
"寫什麼"和"怎麼寫"是學生作文的兩大難點。學會觀察,是解決作文"寫什麼"的重要前提。在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不少學生不知道有意識的進行觀察,不能很好地將平時的觀察與作文緊密結合起來。為此,筆者採用"作文、觀察、再作文"的順序,引導學生從對比中領會觀察的重要性,掌握觀察的基本方法。
有一次,我給學生出了一道作文題《我這個爸爸》。作文收上來之後,我發現大多數學生都"例行公事"般地介紹父親的職業、年齡、性格、愛好,而且多為幾句乾巴巴的空話,缺乏具體事件和細節,無法體現人物的特點。如有個學生寫到:"我爸爸是個工人,40歲,高高的個子,除工作外,他就愛打牌,經常一打就是一通宵。"
之所以寫得如此空洞,主要是學生平時缺乏觀察意識,沒有很好地掌握觀察方法。於是,我要求學生用一個星期的時間去觀察自己的爸爸,特別要幾下最能表現爸爸特點的語言、動作和神態。學生饒有興趣地照著做了。然後,我要求學生重寫這篇作文。這一次,情況大不一樣,許多文章都寫得具體生動、血肉豐滿。如前面提到的寫爸爸打牌的文章,小作者是這樣描寫爸爸的:"時鍾敲了六下,媽媽生氣地挪過一張小凳,坐在廚房門邊守著煤爐蒸飯,嘟著嘴,眼睛不時地瞟著客廳的門。一會兒,門慢慢地擠開了一條縫,一隻粗大的手扳著門邊,似乎生怕那'吱吱'的門聲泄露他的秘密。他側身擠了進來,踮著腳閃進了房裡。天那!爸爸又打了一夜的牌。我這個爸爸喲!"由於觀察細致,爸爸既愛打牌又怕媽媽指責的形象躍然紙上。
由此可見,指導學生觀察不能空講道理,而要與他們的作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從實踐中嘗到成功的甜頭。指導寫人的文章如此,寫景、寫物、敘事的文章也概莫能外。
Ⅱ 觀察身邊的一種事物的變化 作文
含羞草的啟示 無論世界上多麼有名的老師都不及大自然這個「老師」厲害,它從很多事物上給了我們很多重要的啟示。下面就來講一講含羞草帶給我的啟示吧! 有一次,我買了一盆含羞草,想試一試它是不是真的會「害羞」。我先小心翼翼地用手指輕輕地摸了了一下它的葉子,沒想到它立刻吧葉子合上了。我又用力用力碰了一下它的莖部,莖也彎了下了。我既奇怪又興奮地看著它,難道它真的會「羞」嗎?我想知道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於是,我就四處去問,問爸爸,問媽媽… 當然,我自己也沒有放棄努力。我終於明白了!我在網上查到了:原來含羞草的葉柄基部有一個膨大的器官叫「葉枕」,葉枕內生有許多薄壁細胞,這種細胞對外界的刺激很敏感。一旦葉子被觸動,刺激傳到葉枕,這時薄壁細胞內的細胞液開始向細胞間隙流動,從而減少了細胞的膨脹能力。葉枕下部細胞間的壓力降低,葉子就會自動合上。 含羞草不但讓我明白了一些科學現象背後蘊含的科學知識,還給了我一個更重要的啟示:如果仿照含羞草的特點,製造一種機器,每天掛在身上,遇到各種風雨、威脅,就像含羞草的葉子一樣,可以把人包起來,那樣人就不會受傷了!
Ⅲ 寫一篇作文:觀察一種事物,有什麼新的發現,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
魚是怎麼睡覺的
交大附小董一鳴
我的金魚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上周二金老師布置了內《綜合性學容習》後,我打算觀察它們。
金魚長著一雙大大的、水靈靈的、永遠也不會閉上的眼睛;一條長長的、花花的,五彩繽紛的尾巴。既然金魚連眼睛也閉不上,難道金魚不睡覺,是一群「小夜貓子」嗎?在以後的四次觀察中,我才得到了答案。
第一次觀察在晚上九點整進行的。金魚們不遊了,一動也不動。它們有的鑽進假山的洞里;有的用小石子把自己「活埋」了;還有的藏在一塊大石頭後面。它們都不懂,只有嘴巴一張一合進行呼吸。
第二次觀察在早上五點正進行。有少數金魚無精打采地在緩緩游動,其它魚呢?則都在繼續一動不動,用嘴巴呼吸。這莫非就是魚在睡覺?
第三次觀察在晚上十一點整進行。我觀察到金魚們依然一動不動,目光獃獃的。只是,跟前幾次不同的是,它們的呼吸頻率變低,真跟死了一樣。我試探地用手去碰了一下魚的身體,它才開始緩緩游動。
第四次觀察實在早晨六點進行的。所有的魚兒好像都起死回生了一樣,各個活力四射,活蹦亂跳。
經過了四次觀察,我總算解開了這個心結,也明白了自己努力去解開一個難題也是一種樂趣。
Ⅳ 觀察事物的作文50字
那天家裡買了幾條魚,我想:如果剪掉魚鰭小魚會怎麼樣呢?我試了一下,結果回使我下了一大跳,原答來,被剪掉魚鰭的小魚,在水中栽來栽去。我又想:那剪掉魚尾會怎麼樣呢?我一試,結果使我驚呆了,原來被剪掉魚尾的小魚,在水中撞來撞去。這讓我知道了魚鰭和魚尾有什麼作用。我找來一支手電筒,把魚缸搬到黑暗的地方,我拿著手電筒照了它們老半天,它們還是沒有動靜。我想:居然強光對它們沒作用,那麼強聲對它們能造成什麼影響呢?剛開始,我一不小心吹動了水,小魚受到了驚嚇,從而四處逃竄。我對著魚缸大聲喧嘩,直到我嗓子都啞了,它們還是無動於衷,這讓我知道了強聲和強光對它們無作用。那輕輕地敲打魚缸會怎麼樣呢?我試了一下,啊,結果大不一樣了,魚兒們頓時驚慌起來,四處逃竄,原來,魚對振動是最靈敏的,只要稍有振動,就會往別處逃。
這次觀察,讓我學到了不少有關魚的知識。我懂得了觀察東西要認真,不能急躁,這樣才能觀察到事物的特性。
Ⅳ 介紹一種事物作文該如何寫
自然界是個奇妙無比的世界,自然界中有很多神奇的植物,含羞草、吊蘭、大王花、一品紅,然而在這些植物中,我感覺向日葵是一種很神奇的植物。朝陽中向日葵綻放著金燦燦的笑臉對著太陽似乎充滿了謝意和感激。我望著向日葵那金燦燦的笑臉,感覺它放射出來了耀眼的金光,像是第二個太陽。
夕陽中,向日葵仍然對著太陽笑,好像捨不得它離去,目送著太陽漸漸離去,我望向向日葵的背影,直發呆,疑惑的想,向日葵的頭難道也像人一樣會動嗎?我帶著一顆十分疑惑的心去觀察向日葵,便目不轉睛地看著向日葵,朝陽在慢慢移動,向日葵金燦燦的笑臉也隨著慢慢移動,我疑惑不解打開書,坐在向日葵旁邊,我讀到了書中有關向日葵的有趣的小故事,傳說向日葵是太陽的媽媽,它就護送著自己的孩子,生怕它跑丟,這個故事充滿了幽默,但向日葵的確是目不轉睛的盯著太陽。
書中還說,向日葵莖部含有一種奇妙的植物生長素,它害怕陽光,所以一遇到光線照射就背對著太陽,同時,它還刺激背光一面的細胞迅速繁殖,等太陽移動,它們也隨即移動,永遠背對著太陽,所以我們看著就感覺向日葵像人一樣會搖動小腦袋。哦,原來是這樣啊,我恍然大悟!
望著向日葵金燦燦的笑臉,微風吹拂著,撫摸著向日葵的腦袋,感覺好親切,自然界中確實有很多知識需要我們挖掘,需要我們認真的鑽研,努力去探索自然界的奧秘吧!
Ⅵ 作文寫一種事物的作文(100字以上)
前幾天,我在小區的花叢里捉到了兩只小蝸牛,按照爸爸說的方法,我找來一個內小紙盒,把濕的泥土放在盒容子里,在房頂上摘幾片菜葉放在盒子里給蝸牛做食物,才把蝸牛放進盒子里。我每天都要摘新鮮的菜葉給它們吃,然後仔細地觀察它們。「開飯」的時候,有一隻蝸牛很挑食,只伸出頭來看一看、聞一聞就把頭縮進了它的「小房子」里,我心裡想:哼,好心當了驢肝肺,不吃算了,反正你不吃又餓不著我。
第二天下午,通過爸爸講解,我知道蝸牛很膽小,只要輕輕一碰它的身體,它就會立刻縮進自己的「小房子」里。蝸牛最喜歡吃小白菜的葉子,別看它的嘴非常小,但是它們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最多的能有一萬多顆呢!蝸牛的兩只觸角上有兩顆黑色的小點,那就是它的眼睛,蝸牛喜歡在潮濕的地方生活,它爬過的地方就會有類似鼻涕的粘液,粘液干後,會變得非常粘,因此它還有一個名字叫作:鼻涕蟲。
通過這次觀察,我知道了蝸牛的許多特徵,收獲了許多知識。
Ⅶ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周圍事物選擇一種事物或一處場景寫一篇作文題目自適
忽然聽見耳膜一振,一串細細的腳步聲,那麼脆,那麼輕,生怕打擾了我。專這聲音再也熟屬悉不過了,它承載了數步盡的愛,奔走在倆扇門之間。「吱」,門輕輕的開了,母親走到我身邊,輕輕的說:「不早了,睡吧,別累壞了。」「要睡你去睡,沒看我正忙著么!」我沒好氣的說,似乎能把所有悶在心裡的氣全部發泄。母親無語。隨後又是一陣腳步聲,還是那麼輕,那麼脆,不同的是那聲音越來越遠了。 又是一個人獨處,唉,我怎麼能那麼跟媽媽說話呢?這樣媽媽會傷心地。我眼前一陣模糊兩滴淚落在眼前的書上。 這時,又響起一陣腳步聲,只是比剛才更輕,更脆……這回,母親端來一杯熱氣騰騰的茶放在我的書桌上說:「孩子,喝茶吧,提提神別累壞了身體。」
Ⅷ 寫一篇作文:觀察一種事物,有什麼新的發現
魚是怎麼睡覺的
交大附小董一鳴
我的金魚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上周二金老內師布置了《綜合性學容習》後,我打算觀察它們。
金魚長著一雙大大的、水靈靈的、永遠也不會閉上的眼睛;一條長長的、花花的,五彩繽紛的尾巴。既然金魚連眼睛也閉不上,難道金魚不睡覺,是一群「小夜貓子」嗎?在以後的四次觀察中,我才得到了答案。
第一次觀察在晚上九點整進行的。金魚們不遊了,一動也不動。它們有的鑽進假山的洞里;有的用小石子把自己「活埋」了;還有的藏在一塊大石頭後面。它們都不懂,只有嘴巴一張一合進行呼吸。
第二次觀察在早上五點正進行。有少數金魚無精打采地在緩緩游動,其它魚呢?則都在繼續一動不動,用嘴巴呼吸。這莫非就是魚在睡覺?
第三次觀察在晚上十一點整進行。我觀察到金魚們依然一動不動,目光獃獃的。只是,跟前幾次不同的是,它們的呼吸頻率變低,真跟死了一樣。我試探地用手去碰了一下魚的身體,它才開始緩緩游動。
第四次觀察實在早晨六點進行的。所有的魚兒好像都起死回生了一樣,各個活力四射,活蹦亂跳。
經過了四次觀察,我總算解開了這個心結,也明白了自己努力去解開一個難題也是一種樂趣。
Ⅸ 觀察身邊的事物作文三年級
觀察身邊的事物作文三年級
觀察身邊的事物作文三年級
寫回答 共5個回答
中醫傳承88
來自科學教育類芝麻團 2017-10-07
螞蟻觀察日記
今天我發現了一個螞蟻洞,它就在爺爺奶奶家旁邊的牆角下.
我抓住了一隻螞蟻,它是由三個小「芝麻」組成的。頭和肚子是黑色的,像兩粒圓鼓鼓的芝麻,中間是黃褐色的,像是一粒癟了的芝麻。
螞蟻的身體大約有0.5厘米長,它的身體像上了一層漆一樣亮亮的。
螞蟻腦袋上有兩根觸角,經常輕輕地搖動。螞蟻的嘴像一把小小的老虎鉗子,一張一合地。
螞蟻的腿細細長長的,一共有六條,它的腿和身子一樣也是經褐色的,因為很長,所以跑起來十分快。
我把一小塊肉放在螞蟻洞旁,一隻螞蟻發現了肉,它碰了碰肉,又退了回去,等了一下,它又過來碰了碰肉,又退回去,就這樣反復了好幾次。這時又來了三隻螞蟻,它們也到了肉旁,其中有一隻螞蟻回洞里去了,不大會兒,又有幾只螞蟻排著隊從洞里直接來到肉旁,接著螞蟻越來越多了。
我一個小時後再來觀察時發現:那些螞蟻把肉運到了洞門口,肉上面密密麻麻地爬滿了螞蟻。
我把水灑在螞蟻洞口,洞口本來是有一堆細土的,現在被弄濕、沖散了。然後我看見出來了許多螞蟻,它們不斷地從洞里推出泥巴來,不久洞就通了,螞蟻又可以隨便從洞口進進出出了。 通過這次觀察,我覺得螞蟻是團結、勤勞、不怕困難的動物。
養蠶成長觀察日記
今天,那條不會動彈的蟻蠶還是沒有絲毫動靜,用葉片輕輕一掃,竟滾出很遠。它的身體其實早已經僵硬了,只是我不願接受事實而已,今天我算是為它宣布正式死亡,但是還將它保存在蠶盒裡一天,明天再扔吧。同時還宣布一條蟻蠶失蹤,因為我找不到它的蹤跡。還有一條看起來也不行了,不過這條,我更願意理解為要蛻皮了。
其餘的四條小蠶依然在不停地挪動著,好象不知疲倦似的。餐巾紙上還留下了它們的不少糞便。這些糞便呈純黑色,比沙子小得多,輕輕一吹,這些小顆粒竟跑得無影無蹤。
為了觀察,我時常打開蠶盒,用放大鏡仔細照著,不知道它們對這種舉動是不是感到懼怕,懼怕到什麼程度?這幾天氣溫都太低(對於它們的生活來說),而且周圍聲音嘈雜,時而有強烈的燈光照射著,我想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它們的正常生活。對於它們來說,現在已經是明星了,我們倒更像港片里的狗仔隊,不停地騷擾著,不停地探求它們的秘密。
今天那三條二齡蠶已有6毫米了,頭部呈黑色,較小,不容易觀察到更多的細節特徵。胸部比頭部和腹部大,也比較長,三對鉤爪就長在這里。腹部有七節,長短差不多,四對腹足就長於此,具體長在哪幾節上,有待於明天的進一步觀察。
這些小蠶既然已經排泄了,當然也就在進食了,這從蠶葉上可以得到一點結論。但是蠶葉並沒有我想像的被啃食許多,葉邊也少有被啃食過的那種缺口。許是蠶兒的胃口小,吃不了更多的桑葉。我持續觀察5分鍾,三條蠶不停地從桑葉的背面爬到正面,又從正面爬到反面。偶爾停留在葉子的邊緣,並不開口,卻又扭頭前行。大蠶們把不停地進食當作自己的工作,然而這些小蠶們卻把主要時間花在了嬉戲、玩樂上,我聯想到小貓小狗乃至小孩子,他們不都是這樣嗎?難道這天性在小蠶上也同樣存在嗎?蠶的生命只有短短的個把月,它們利用這短暫的幾天來享受童年的快樂,也是我們樂於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