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1高考新課標全國卷滿分作文
山東卷
這世界需要你
一首歌,一個回憶。我一不小心走進了你的回憶,喜歡戴上耳機靜靜聽那首,從此我的世界裡再也不能沒有你。
——題記。
這世界需要你,因為你是一個音樂的天使。你展開音樂的翅膀,縈繞在我們的耳旁,撫平我們的憂傷,美好的曾經,自廢的約定,夾雜著你的歌聲,如櫻花飛舞,如落英繽紛。輕輕聆聽,細細品味:清明雨上,折菊寄思;斷橋殘雪,白堤柳簾;粉色信箋,盛滿思念;如果當時,紅雨瓢潑;半城煙沙,金戈鐵馬;有何不可,解凍冰河;灰色頭像,墜落升空。你的音樂充滿回憶,眉目當年,流轉心間,最真實的喜怒哀樂全都埋藏在昨天。你的音樂溢滿傷感,人生若之如初見,又何須感傷離別,飛蛾撲火,單人旅途,彷彿都是無奈的選擇。你用音樂眷寫青春,你用音樂道出了學生時代最明媚的傷,我們的世界從此有了你。
這世界需要你,因為你是一位心靈醫生。你本該拿起手術刀救死扶傷,卻用音樂為我們療傷。你告訴我們,我做我的改變,又何必糾結;你告訴我們,不是穿上情侶裝,就可以裝情侶;你告訴我們,如果愛,就請深深愛;你告訴我們,我想牽著你的手,逃離這個星球;你告訴我們,一縷青絲,一生珍藏;你告訴我們,一起踏過了幾座春秋,領悟了愛不是追逐佔有;你告訴我們,玫瑰花的葬禮,埋葬著深深愛著的你;你告訴我們,花開後花又落,輪回也沒結果;你告訴我們,緩緩流淌的愛,芳菲不盡;你告訴我們,你的城府有多深,我愛的有多蠢;你告訴我們,惟愛你,你的聲音是幸福的動力;你告訴我們……你已經占據了我們半個靈魂,睡覺總會不自覺的聽著你的聲音,我們的世界需要你。
這世界需要你,因為沒有你的世界會降溫。你像夜空中的那輪清澈的廬州月,深深的烙在我們心上,給迷路的我們指明了方向;喜歡你那迷人的煙花笑,都說煙花易冷,而你卻獨自燦爛,溫暖我們的明天;喜歡聽你的雪花謠,像是時光倒流,睡在了媽媽的懷抱,安靜的獨享這久違的幸福感。你是個「壞孩子」,獨自承受這變化,因為你懂得「真情or假意,自知冷暖」。我們世界不能沒有你,沒有你的世界彷彿是世界末日。
這世界需要你,因為你是一道看不見的風景。你「潛伏」網路,保持著「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感,用你的低調譜寫了一首首扣人心弦的歌。你一直在那不遙遠的地方,為我們鼓掌,卻不被所謂的「正統」接受。你「破冰而出」,簽約海碟,空降全國,簽售專輯,走上熒屏,鍛煉自己,我們終於看到了你這道靚麗的風景。我尋你千網路,你在那燈火闌珊處。你是我們心中最美的風景,我們的世界不能沒有你。
你的音樂才華令人嘆服,你的低調讓人佩服,這個高調的世界,需要你的降溫。
你說,我們的戀愛是對生命的嚴重浪費。你說,該在的會在,該走的會走。我希望你是我們的珍貴,永遠都不要離開我們的世界。
❷ 2o16年陝西省高考全國新課標卷二卷滿分作文
難道一定要按照那些千年萬年不變的定律才能寫出好作文嗎?苦惱的我從此以內後對於作文除容了恐懼和厭煩再無任何感覺。
突然,有一天,有一種力量震撼了我,有一種魔力吸引了我,有一位老師感動了我。那天,窗外的天空陰沉且灰暗,媽媽給我了一張聽課證,讓我去上作文課,說實話,我不想去,一想起來除了學校的作文要寫還有這個補習班的作文,我就心煩意亂,可是媽媽勸我,不嘗試怎麼會知道不合適?不努力怎麼會知道不成功?人生就是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挫敗後又
都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在作文這道厚重深沉的門口,是文帶領著我走入了那片神奇的天地,我感受到了寫作的快樂,領悟到了學習的魅力,我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一聽到作文就會痛不欲生的小姑娘了,我相信總有一天我會在這片文學的土地上生根發芽,直到我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作文!我要用快樂的心讓你變得五彩斑斕。
❸ 2017高考新課標1卷滿分作文
想法很好。現實卻不怎麼美麗,孩子嘛,你知道為什麼會有「作文」嗎,是社會與孩子們溝通的橋梁,也許只是作文,卻是孩子們最真實的想法
❹ 2016年高考新課標全國卷2滿分作文呢
不知什麼時候落了春雨,像娟絲一樣,又清又細。如果說春天是一首溫馨的樂曲,那麼春雨則是其中最動聽的音符。春雨,來自天堂,像輕紗一樣撫摸著人們的臉頰;來自瑤台,讓那仙境的甘露流進人們的心脾;來自遙遠的天涯,把那飄灑的風韻融入人們飄逸的長發。
一串串晶瑩剔透的小珍珠,不斷地從屋檐墜落下來,敲擊著石板「滴嗒、滴嗒……」如一首清脆的樂章,這獨特的樂聲是那麼的輕柔,如薄霧,輕紗,伴著春風。沒有形狀,也沒有聲響,輕柔地滋潤著大地和人心。大概這就是「潤物細無聲」吧!
春雨,向萬物傳送著春的信息。看:
那無邊無際的雨簾隨風斜掛。啊!這難道是仙子垂下來的珠簾?整個大地被雨簾的垂落而模糊了。那綿綿的春雨,是它潤醒了小草,潤綠了柳樹,潤開了迎春花,給大地帶來了濃濃的春意。春夜更美,細雨滴滴嗒嗒地為我們奏著動聽的催眠曲,令我們進入甜美的夢鄉。
雨淅淅瀝瀝地下著,累了累了,漸漸停了下來。濕潤的空氣夾著泥土的芳香隨著春風迎面飄來,花兒經過春雨的漂洗,穿上了五彩繽紛的裙子,簇在一起,露出迷人的笑臉;小草鑽出地面,新奇地四處張望;柳樹擺動它嬌柔的腰枝,隨風舞蹈……
哦,春雨!我願化作一朵雨雲,與你融為一體,無私地滋潤大地,喚醒一個又一個綠色的生命。
❺ 2014新課標1 滿分英語作文
A seven day long holiday has flown away. Mourning my happy hours ring the vacation, I've been looking forward to winter holidays. People around me seemed to have enjoyed the vacation, too. Then, is it fair that people have the same amount of holidays regardless of their occupations
Nevertheless, divergent views emerge on the matter in question. Some people are of the opinion that laborers should have the same length of holiday. They hold the view that people are born equal and should be treated equally. The same amount of leisure time may eliminate the unfairness among people who might be upset psychologically if otherwise.
At first sight, it may seem to be an attractive idea, but it doesn't bear much analysis.
To begin with, people do different kinds of jobs featuring different labor intensity and so the time needed to refresh their physical condition varies. For example, blue collar workers may work longer hours before they get tired physically, while white collar workers such as doctors and teachers are more mentally stressed. Unable to work continuously as long as those physical labor workers, white collars need more time to pull through the mental weariness than physical tiredness.
All in all, people in different jobs assume different responsibilities and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pressure.
Secondly, different tasks and ties are required for different professions, resulting in the variety of holiday periods for people in different walks of life.
Some employees cannot have their legal holidays and even have to work overtime, such as policemen, construction workers and people in the service line.Those professions just can't be interrupted for a mornent;other wise the society will be in a mess. Even for some people in the same occupation, they cannot have the same holidays entitled to them e to many factors out of human control, such as special assignments, and health conditions etc, then not to say people in different fields.
Suppose we, as teachers do, all have three months' holiday in a year.
Then factories have to employ considerably more workers because some of them are enjoying happy holiday.That's obviously against the principles of doing business at lower cost and efficiency.
If we have only three days off in a year, then all the people in our country will be working day after day. No one can squeeze time to visit those tourist resorts leisurely.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the tourist trade and catering instry thus cannot develop rapidly and healthily.
有什麼問題 請隨時提問 有問必答
這篇作文希望對你 有幫助 沒有的話 我在去英語作文大全裡面幫您找找看
一定會有你喜歡的作文哈 不過希望 找和自己水平差 不多的 你找的太好了 老師以為你英文很好了
到考試 時候 就沒那麼理想了 所以建議 不要和自己水平差太多的
❻ 2012新課標卷高考滿分作文:民族的脊樑 是誰
錢學森
❼ 2015新課標高考滿分作文提綱
2015年山東高考作文題目:絲瓜藤和肉豆須
鄉間有諺語,「絲瓜藤,肉豆須,分不清。」意思是絲瓜的藤蔓與肉豆的藤須一旦糾纏在一起,是很難分開的。
有個小孩想分辨兩者的不同,結果把自家庭院里絲瓜肉豆的那些糾結錯綜的莖葉都扯斷了。
父親看了好笑,就說:「種它們是挑來吃的,不是用來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顧他們長大,摘下瓜和豆來吃就好了」
絲瓜與肉豆,形式與內涵
絲瓜藤蔓與肉豆莖須長在了一起,小孩執意要將它們分開,而大人阻止了小孩的行為說菜是為了吃的。對於對任何事都充滿好奇的小孩來說分辨絲瓜與肉豆是最重要的,因為他們想還事情一個真相。而對於只重結果的大人來說,能吃到瓜與豆才是最重要的。此處並非是想要討論大人與小孩的問題,只是想借而表達大人與小孩思維的差別。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若視前者為形式而後者則可以視作是內涵。反復思索這個關於形式與內涵的問題之後,又回到「分辨」與「吃」的問題上來。若將這個問題放到柴米油鹽的生活之中來說,我們便會由此想到其實形式並不重要,內涵才是一切的本源。
上世紀20年代,印度詩人泰戈爾訪華,徐志摩與林徽因陪同,當時的報紙報道:林徽因人面桃花,泰戈爾仙風道骨,長袍長須,加上郊寒島瘦的徐志摩,猶如蒼松瘦竹春梅三友圖,成絕世佳品。但是,細細品味之後,會發現,我們的社會中越來越缺少這種「三友」。
「三友」是什麼?「三友」是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信義;是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超凡脫俗;是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的儒雅修養。人失去「三友」,即便拾人牙慧,附庸風雅,也便不免落入俗套,成為俗人,因為這是流於形式的矯揉造作。
現今社會中,美人層出不窮,而樣貌卻越來越同一化,回眸一笑,未曾千嬌百媚;影視作品泛濫成災,而主題卻越來越趨向亞文化,回憶青春,未曾滌盪人心。《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小時代》,泛濫的青春文藝片充斥我們的熒屏,彷彿青春只能是失去夢想。這種文藝片給青少年帶去了什麼?無非是物質主義、消費主義及躁動不安。
我們總是在反思這個社會究竟失去了什麼,為什麼青春總是缺乏奮斗色彩?其實,正是人缺少了滌盪與砥礪心靈的精神食糧,一味地追尋形式與數量,造成了社會諸多方面的同一化,亞文化泛濫。
泰戈爾,徐志摩,林徽因,三人所專不同,性格南轅北轍,但其感人之處卻是一致的:精神氣象讓人爽朗。「傳道,授業,解惑」,我們越來越執著於「業」,而忽視了「道」,而結果是,一個人即使是頭戴金絲八寶攢珠髻,項戴瓔珞圈,裙系豆綠宮絛,也掩蓋不了身上的「銅臭味」。
正如國學大師饒宗頤所說:「人的生命如同蠟燭,燒得紅紅旺旺的,卻很快熄滅,倒不如用青青的火苗,更長久地燃燒,來得經濟。」我們的生活一旦被形式主義所左右,那麼整個時代的人文精神即將失控。
絲瓜與肉豆,何必執著於將其分開,只要內涵沒有走偏,又何必糾結於無關緊要的形式呢?
❽ 2011年高考語文新課標滿分作文 5篇,謝了昂各位
愛你,我終生的選擇 60分
2011年河南某考生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題記
每當那一輪紅日從東方冉冉升起,每當那一片旗幟在晨風中飄然揚起,我都會默默對自己說:愛你,我愛你。
溫柔如你,如柳的愛撫,如被窩的溫暖,你給遠方的赤子最溫柔的愛。建國初期,西方列強對你虎視眈眈,不僅軍事上威脅,經濟上封鎖,連你的幼子也不放過!當太平洋那端傳來你的孩子——錢學森、錢偉長急切的求救,你絲毫也不曾耽擱地發出你深切的呼喚,毫不猶豫地展開了你溫暖的懷抱。終於,懷抱赤子忠心的遊子回到了最愛的母親身邊。
傲岸如你,如山的雄偉,如鋼鐵的臂膀,你給熱血的華夏大地撐起一片不屈的天堂。沒有人會想到曾經的盟友也會背叛,沒有人會想到曾經的幫助也會變成刺你的劍。當蘇聯背信棄義的撤走全部援華物資和專家,當蘇聯苛刻地要求返還所有已耗盡的糧食果菜,你挺了挺本就堅挺的脊樑,擔著這分外沉重的擔子,領導你的人民走上了償還外債的艱辛旅程。即使如此,你也從不曾放棄你傳承五千年的傲岸,從未放棄你與生俱來的傲岸不屈!
飛騰如你。如鷹的不羈,如火車的長鳴,你給貧弱的經濟帶來翻天覆地的巨變。從建國初的一貧如洗,到現在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從只能建造土坯木房到成功研製出戰鬥力極強的「殲-20」戰斗機;從九十年代的「中國製造」到如今的「中國智造」的華麗轉身,你成就的何止是一國的夢想啊,真正堪稱是一個世界的奇跡!
正如艾青所言: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因為愛你,而將你的每一個變化攝入腦海;因為愛你,而將你的每一個足跡用心記錄;因為愛你,而向天空大聲宣誓:愛你,我終生的選擇!我最摯愛的祖國!
最後一座土坯房
周末,我回到了「闊別」三月的家。
天下高三一般忙,周六不休息,周日休半天。春節後,我再沒回過家。家在百里之外的深山裡,回家一趟不容易。再過幾天就要高考了,學校放了兩天假,讓學生放鬆一下,以待最後一搏。同學們歸心似箭,周末一放學,頓「作鳥獸散」。
我坐在長途班車上,恨不得汽車飛起來;一下車,步履匆匆地踏上一條羊腸路,走五六分鍾,就可以看見半山腰上的「土坯房」了。
那土坯房,就是我的家。我家五口人一直住在那間老屋裡。三十多年的風霜雨雪,把它剝蝕得滿目瘡痍。這些年,富起來的農民越來越多,漂亮的「小洋樓」鱗次櫛比,把山村點綴得如同別墅區一般富麗堂皇。漸漸地,我家的老屋竟成了村裡最後一座土坯房,醜陋無比,有礙觀瞻。我家又是山村的制高點,這樣就有點滑稽,成了「雞立鶴群」。奇怪的是,父親是掙錢的好把式,幹活不惜力氣,又有技術,但父親就是遲遲不蓋新房。鄉親們說父親是個守財奴,捨不得花錢。聽到這些善意的挖苦,手巧口拙的父親付之一笑,啥話也不說。我也不理解,早幾年負擔重,風燭殘年的爺爺奶奶常看病,現在日子好過了,父親還是按兵不動,真不知他葫蘆里裝的什麼葯。
轉過一道彎,奇跡出現了——土坯房竟然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小洋樓」,雪白的牆體,藍色的屋頂,在夕陽下熠熠生輝……
我先是目瞪口呆,繼而驚喜地往家跑,顧不得「窈窕淑女」的形象,像個野小子。
三月不見,家人親熱得不行,父母弟妹圍上來,這個說我胖了,那個說我廋了,這個說我白了,那個說我黑了。我應付幾句,趕緊屋裡屋外看新房。
這是一座兩層小樓。外牆貼著潔白的瓷磚,嶄新如洗;室內裝修簡潔而美觀,地板光可鑒人,天花板上懸掛著華美的燈飾,雍容典雅……母親一邊陪我參觀一邊說:「你爸早就想蓋房了,可蓋房子動靜大,怕影響你學習,咱上高中圖啥呢?不就是圖考上大學嗎?……你三個月不回家,你爸就趁這個機會動工了,他不讓對你說,怕你讀書不安心,老想著回家幫忙。」
是啊,家裡大興土木,誰都不得安寧。父親口齒木訥卻心細如發。我心頭湧起一股暖流,彌漫到全身,不由得往父親懷里鑽,腦袋在那寬厚的胸口上貼了好久,像在聆聽父親的心跳。
夜晚,我躺在舒適的席夢思床上,浮想聯翩。隨著我家新樓的竣工,村裡最後一座土坯房成了歷史的陳跡。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陽的光輝,我家是億萬中國農民家庭的縮影。試看今日之中國,像我家這樣的農民家庭不知有多少。他們的生活發生了巨變,與新時期以前的農民不可同日而語……
想著,想著,我眼前出現了幻覺——
在學校舉行的才藝選拔大賽上,我聲情並茂地唱了兩支歌後,主持人考我一個老氣橫秋的問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富強了,請你用一句話概括中國經濟發展的特點。」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億萬農民過上了小康生活,這就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特點!」
嘩,台下響起暴風雨般的掌聲……
後面這篇貌似只是優秀作文。。。個人感覺寫的不好。。。湊合看吧。。。只找到了兩篇。。。
❾ 2015新課標2滿分作文 工匠精神去哪兒
當我翻開那一本用燙金色印刷字體一位名叫付守永大師寫的《工匠精神》的時候,幾乎是一氣呵成看過了這一部著作,似乎它並不深奧,但中間的故事直入主題,頓時讓我明白了許多。
我不僅在問自己,自己真的很迷茫,我們為什麼工作,需要的是什麼,一開始我個人覺得這不切實際,這個社會這個世界,人大部分都是自私的,有一句古話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然而當我靜下心從新翻閱這么書的時候,我才慢慢發現,這種精神是多麼的高尚與執著。是的,這不並不是簡簡單單的一本書,這更是一種精神,一種態度,一種信仰,一種力量,這種精神與力量會催人奮進助人成長,直至造就職場的核心競爭力,這就是每一個樂觀、健康、積極向上的人應該具備的一種精神——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人有時候都是會累的,都會抱怨,工作忙,工作累,工作是受罪。都喜歡自由,喜歡家,因為在家覺得輕松自在不受束縛,於是我們越是抱怨,越是覺得累。越是覺得這簡直就是再受罪。從而我們會慢慢變的遲到早退偷懶服務態度不好等等對工作不認真負責的狀況屢屢發生,然而我們應該問問自己,這是不付責任的。
只有員工將企業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業來做,將企業當作自己的家,才可以造就一個充滿生機,具有活力的企業。
敬業會讓你出類拔萃。不要滿足於普普通通的工作表現,要做就要做得最好,你才能成為企業里不可或缺的人物。超越平庸,選擇完善。這是值得我們每個人一生追求的格言。有無數人因為養成了輕視工作、馬馬虎虎的習慣,以及對待工作敷衍了事的態度,終致一生處於社會底層,不能出人頭地。你工作的質量往往會決定你生活的質量。
我深刻領會到,使自己由浮躁變為腳踏實地,由隨波逐流,循規蹈矩變為積極主動工作,真正把熱愛企業、熱愛崗位、全心全意履行崗位職責落在實處。無論從事什麼行業,只有全心全意、盡職盡責地工作,才能在自己的領域里出類拔萃,這也是敬業精神的直接表現。不論你的工資是高還是低,你都應該保持這種良好的工作作風。
其實工作就是一種修行,在修煉的道路上我們應該披荊斬剌,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冷諷熱嘲,使自己變的強大。
「用心做事」是一種人生原則,它能使自己在生活中學到更多,做得更好,只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出色。「用心做事」是對工作強烈的責任感和正確的思維方式。態度決定一切。
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折射著人生的態度,而人生態度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