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賞識教育帶來的好處 500字作文大全
我與賞識有約作文500字
賞識,每個人都不能少。它是信心與勇氣的催化劑,是醫治愚笨的良葯。其實,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所謂愚笨的人,他們也有各自的長處和短處,他們缺少的不是智商而是賞識。說到這,我不禁想起了我自己,那時的我也正是因為受到賞識教育才走出了學習的低谷。
在三年級上半學期,我的數學成績很不好,每次都只能得良好。當時的我想也想不明白,明明考試之前都好好復習過了,為什麼考出的成績一次又一次令我失望,我幾乎完全失去了信心。每次考完後我都膽戰心驚地拿著試捲去給爸爸媽媽看。本以為媽媽會狠狠得罵我一頓,沒想到媽媽的態度很溫和。她不僅沒罵我,還和我把錯的題目仔細分析、訂正。
盡管這樣,我的成績還是上不去。這一天,我又拿了一張僅考了及格的試卷回家。媽媽把我叫進了房間。關門時我在想:「完了,媽媽一定是開打了。」但是,媽媽沒有那樣,她與我講起了數學,對數學的看法,學習數學的心態,還有她學習數學的感悟,以及她以前的學習情況。並且鼓勵我不要著急,必須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往前趕,還要我有信心,因為我很聰明,在媽媽的幫助下是一定能學好數學的。在媽媽的鼓勵下,我暗下決心,下次一定要考好。我又充滿信心開始了數學的學習。真的,慢慢地,我的成績好了許多,還有幾次考到了100分。
如今,我的奧數學習也遇到了一定困難,媽媽還是會陪我一起分析。每次做不出題目,媽媽還開玩笑說:「沒關系,我以前奧數成績也不好,只要你盡力學,我知道你下次會做得更好。不要泄氣啊!」
賞識是一種美好的教育方式。它能使人找回信心,鼓起勇氣。我在媽媽的鼓勵下快樂成長。我會加倍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績報答媽媽的培養。
Ⅱ 賞識在成長路上作文
「人類本質中最般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賞識。」曾經有一位心理學家說。
對孩子進行賞識教育,尊重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內心;信任孩子的能力;寬容孩子的行為;提醒孩子的錯誤,幫助孩子孩子揚長避短,獲得自我價值感、發展自尊、自信,培養良好的性格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一個被賞識的孩子與一個不被賞識的小孩,兩人的性格截然不同。
有一個小男孩,性格非常內向,而且很害羞。遇到陌生人說話吞吞吐吐的。
小男孩的父母小時候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也不知道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對孩子是最好的。而兩夫妻一致認為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打。
只要孩子犯錯誤,就得受罰。孩子的父母認為:只有打孩子,才能讓孩子牢記錯誤,才能保證下一次不會再犯。
所以那個小男孩一有犯錯,回到家必定會遭父母挨打。小男孩的父母平時只挑孩子的缺點,從來沒有發現孩子的優點和潛能。
所以父母兩人也很少會表揚激勵自己的孩子。一天天下去,這個小男孩變得越來越不自信:上課不發言;下課也不跟同學們一起玩;總是一個人默默地帶在角落。
直到一年,班上換了個班主任,這個小男孩子的性格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經過幾天的觀察和認識,這個班主任發現了班上這個性格內向的小男孩。
於是,這個班主任每天都找他說話,就像朋友之間的交談。剛開始,小男孩與班主任交談時總是低著頭。
班主任不斷鼓勵他去表現自己,班主任對小男孩的要求就是每節課都發言一次,還有下課跟同學們一起玩。
小男孩也非常想改變自己,所以他照著老師的話去做了。每節課都發言,發言的內容更是一次比一次精彩,男孩逐漸自信起來。班主任也不停地鼓勵小男孩。於是小男孩變得有自信了,更開朗了。
班主任也找到了小男孩的父母,希望他們不要再打孩子了。父母也覺得很愧疚,可是因為讀書讀的少,也不知道如何教育才好。實在沒有辦法才打孩子的。同時父母也看到了孩子的變化,自然也就答應了不再打孩子。
其實,賞識就相當於力的相互作用,你賞識別人,別人自然也會賞識你。賞識一個人,能使他成功。
賞識是一種很好的教育。同樣也是孩子成長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
Ⅲ 以幼兒賞識教育為題的作文900字
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的加以賞識.所謂賞識就是充分肯定幼兒,通過心理暗示,不斷培養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使其不僅有勇於進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斷進取的動力.因而,常識從本質上說就是一種激勵. 我們大多數教師在教育學生時,往往批評多於鼓勵,甚至經常用一些刺激性的語言,以引起幼兒的重視. 例如:「和你講了多少遍,還改不了這個毛病,真笨死了.」 教師想通過揭幼兒的痛處,來喚醒幼兒,這種心情可以理解,殊不知這樣做嚴重傷害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效果恰恰適得其反.因而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21世紀幼兒園的教育有了很大的變化,我們教師必須引進新的觀念,新的方法來教育學生,提倡賞識教育,以適應當代教育的需要.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樣對幼兒進行賞識教育才可以促進幼兒的發展?
Ⅳ 在賞識中成長作文600字敘述文
教育史上的哥白尼——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在很久以前就指出:「應當向尊敬上帝一樣尊敬孩子。」因為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質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賞識。賞,含欣賞贊美之意;識,是肯定認可。賞識教育就是通過激勵、表揚手段,肯定孩子的優點、長處,鼓勵他們不斷追求成功。賞識是孩子不斷追求成功的「金鑰匙」。為此,對學生們的進行教育中,我堅持開展賞識教育,針對學生的表現,我規定每周的星期五拿出自習課或晨檢中的20分鍾作為「賞識課」,把自己在一周內了解到的班級里同學的優點或自己的進步說一說。通過一個階段的實踐,學生們在賞識氛圍中逐漸成長,我也真正體會到了「賞識」導致的成功。
一、賞識,幫助學生建立了自信心:
任何錶揚贊美都需要及時,需要抓住契機,特別是對「問題學生」而言。我班有一個男孩,他的思維活躍,可謂是伶牙俐齒,可是,卻常常管不住自己,做事也沒有持久性。如果他要是犯了錯誤老師批評他,他的理由會比任何人都多,而且談起道理來頭頭是道,什麼道理他都明白。有一陣子,他連續幾次不按學校的規定去做,不但給班級抹了黑、被扣了分,而且在班級里還產生了不良影響。又有一次,他在周記中寫道:我也特別想改好,大但就是總也管不住自己。我看完了這段話後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我出了心裡很沉重以外,更多的是為他那上顆進心所感動,當時我就在周記後邊寫了我的評語:「……孩子,你在咱們班是語言的巨匠,但不能總作行動的矮子。」當天我就把周記發了下去,我發現他在專心地閱讀我給他的評語,讀完很不好意思地把本子收了起來。我當時就是一愣,心想:得,我的一片苦心有白費了。可是出乎我的意料,奇跡竟然出現了。幾天來他再也沒有出過差錯,有時即使是其他同學招惹了他,也不那麼斤斤計較了。看來是這一個「巨匠」對他的誇贊對他起了很大作用,一個星期過去了,他真的沒有再犯錯誤,而且在課堂上還積極發言,多次受到了老師的表揚。從這以後,他雖然有時也免不了出現錯誤,但在老師的贊揚聲中,他找到了自信,言行不一致的現象少了許多。而且每天課間還常常到我面前來聊天,有時還主動幫助班集體做好事。
另一名同學是一個「不聞窗外事」的孩子,有好幾回,掃帚倒了,他寧願邁過去也不在扶起來的,而且還常常逃避做值日。有一天,他偶然關了一扇欲撞著同學頭的窗子,我當時立刻表揚了他,在「賞識課」中同學們也都提到了這件事,稱他是關心班級的好學生。他當時臉紅紅的,不好意識地低下了頭。由於這及時的贊賞,從此他漸漸地改變自己以前的做法,成為一名關心班集體的細心孩子。為了進一步鼓勵他的進步,我讓他當了班級的財產管理員,他對工作更加負責了。而朱××是一個非常害羞的小女孩,常常是連課文都不敢當著同學的面讀,一次她的習作寫得非常好,我要求班裡幾個寫得好的學生在閱讀課上讀自己寫的短文,可到了她這兒又卡殼兒了。在我和同學們再三做工作的情況下,她終於小聲地把習作讀完了。此時,教室里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我抓住時機讓大家對她的朗讀進行評議,同學們都充分肯定了她的優點,稱贊她朗讀得非常好。這以後在課堂上她也逐漸地敢發言了,而且朗讀水平真的越來越好。
二、賞識,培養學生們的責任感:
梁啟超先生說過一句話:「少年強,則國強。」孩子們不強,直接關繫到我們民族的面貌和命運。一個沒有責任感的孩子,會因為找不到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與價值而迷惘,而失去創造成就的動力。可見,責任感是多麼重要。
在賞識中培養學生的責任感,我是這樣做的:首先了解班上有多少獨立上學的孩子,表揚他們對自己負責;其次,通過家長會了解孩子對家庭、對父母關心的情況,並加以肯定;最後贊賞他們對班級、對學校、對社會,乃至對祖國所表現出來的責任感。
「讓同學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是我們班每個孩子追求的目標。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我們把你有一扇窗戶特別不好關,常常是費了很大的勁兒也扣不上,有時我們不得不請總務處王老師幫忙。我們班的衛生委員任夜明主動承擔了這個任務,他說:「老師您甭管了,關窗戶的任務交給我吧。」看著他懇切的樣子,我同意了,相信他一定能夠做好這件事情。有一次早上在打掃衛生時,我一個不經意地回頭,看到了任夜明的手上裹著紗布,一問才知道,原來是昨天晚上關窗戶時,手被窗戶給「咬了」一口,我看著他的手,問他怎麼樣?他只是搖搖頭說:「沒事兒!」
在賞識力量的促動下,學生中間這樣的事屢見不鮮,他們不但能夠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別人的事情也搶著干。他們學著關心爸爸媽媽,並能堅持每天收看電視新聞,平時看到同學的長處,記錄下同學中間的好人好事在「賞識課」上發言。
三、賞識,激發學生們追求創新:
江總書記指出:「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然而實際生活中,教師及家長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多,卻極少注重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在工作中我們怎樣來解決這一問題呢?我的想法是——因勢利導。
我班的何××同學頭腦聰明,總愛異想天開,可就是坐不住。課上課下總十分好動,手上也總不停地搗鼓一些卡片之類的東西,就是不把精力用在學習上,作業總是三天兩頭的不寫,老師和家長拿他也沒有辦法。在班裡實行了「優點卡」後,他總是往我跟前湊,看來是要討好老師,爭取得到優點卡。怎樣才能發揮它的特長呢?一次上課時,我發現他和同桌又在嘀嘀咕咕的,我便停止了講課,並保持沉默。但是他倆卻沒有任何反應,當我走到了他倆跟前,才感到了氣氛不對,停止了手裡的活動。課下我把他們叫到辦公室,才了解到何××手中有許多游戲卡,搜集的還都是「三國」中的人物。於是,我心中一動,把人物卡還給他們,問:「你們知道三國的故事嗎?」這一問不要緊,他倆立刻放鬆了戒備,滔滔不絕地跟我講起了三國。我靈機一動,決定交給他倆一個「任務」——收集有關「三國」人物的資料,。這樣不但滿足了他倆的需求,正好講課時還能派上用場。他倆一聽可來了精神,經過一段時間的搜集,他倆積累了許多資料,在講《火燒赤壁》一課時,他倆把自己搜集的內容講給同學們聽,受到了同學的好評,也增長了同學們的見識。何××和他的同桌也得到了盼望已久的「優點卡」,捧著自己經過努力得來的「優點卡」,他們看了一遍又一遍,高興得不得了。在這種寬松的賞識氛圍中,學生們的特長淋漓盡致地被挖掘、被發揮。「小歌唱家」、「小書法家」、「運動健將」等光榮稱號在班裡也應運而生。
四、賞識,促進學生們完善自我:
每周的星期五,我們都會抽出時間來上「賞識課」。短短的20分鍾時間,學生們暢所欲言。「段崢的作文發表在《作文導報》上了,寫得真好。」「昨天課間曹楠還為班裡墩地。」「前天,我肚子疼,是陳旭給我端來了熱水。」……
這些賞識的話語發自孩子們的內心深處,蘊含著他們的真情實感。在賞識他人的過程中,學生們自然而然地看到了他人的長處、他人的努力,從而信任他人,欣賞他人,相互間多了羨慕、競爭,少了反感、嫉妒和爭吵,他們不僅自我激勵,更能相互激勵,不斷地吸取他人之長處來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丘吉爾說過這樣一句話:「你要別人具有怎樣的優點,你就要怎樣地去贊美他。實事求是而不是誇張地贊美,真誠的而不是虛偽的贊美,會使對方的行為更增加一種規范。」我們初步嘗到了賞識教育的甜頭,賞識教育使我們班的學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潛能。我深信,賞識教育是促使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和超越自我的最佳途徑。同時,我們還認識到,賞識教育不是一味的、無原則的表揚,而是通過賞識,幫助學生們了解自己,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讓他們看到自己的能力、樹立信心。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進一步的探討賞識教育,使所教學生在賞識中健康成長。
Ⅳ 以「幼兒賞識教育」為題目寫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的加以賞識。所謂賞識就是充分肯定幼兒,通過心理暗示,不斷培養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使其不僅有勇於進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斷進取的動力。因而,常識從本質上說就是一種激勵。 我們大多數教師在教育學生時,往往批評多於鼓勵,甚至經常用一些刺激性的語言,以引起幼兒的重視。 例如:「和你講了多少遍,還改不了這個毛病,真笨死了......」 教師想通過揭幼兒的痛處,來喚醒幼兒,這種心情可以理解,殊不知這樣做嚴重傷害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效果恰恰適得其反。因而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21世紀幼兒園的教育有了很大的變化,我們教師必須引進新的觀念,新的方法來教育學生,提倡賞識教育,以適應當代教育的需要。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樣對幼兒進行賞識教育才可以促進幼兒的發展? 一、走進幼兒的心田 賞識教育的靈魂就是溝通。「三人行,必有我師」,適當地打破老師和幼兒的角色界限,讓老師成為幼兒,幼兒成為老師,這樣做的前提是幼兒和老師之間要有很好地情感溝通. 做錯事或者學習成績不好的幼兒,往往心理壓力較大,自卑、自責、不知所措。這時,他所需要的是幫助、安慰。而我們有部分老師為了給幼兒以教訓,往往採取比較嚴厲的批評。這種教育方法會讓幼兒喪失信心,不再努力,甚至反叛。若此時我們幼兒能採取明智寬容的態度,比如:在干壞事的幼兒面前, ①你不能讓幼兒泄氣,所以要鼓勵幼兒,要讓他感覺到老師對他的能力和水平深信不移。 ②要讓他知道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失敗是常有的。 ③幫助他分析原因,克服困難。再如對闖禍的幼兒也一樣,不能讓幼兒感覺到自己在老師心中有了不良的影響或失去了信心,而此時老師應與幼兒及時溝通,平息幼兒的惶恐心理,讓幼兒感覺到他在老師的心裡依舊充滿希望。同時還可以舉自己或名人在小時犯錯的典型事例以教育,來緩解幼兒的心態,並鼓勵幫助幼兒改正錯誤。這不僅能讓教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還能讓幼兒對老師充滿信任,成為知心朋友,同時使幼兒能更加珍惜一切,奮發向上。 由於老師的賞識,師生之間彷彿架起了一座橋梁,把師生的情感聯結在一起。老師不是在傳授知識,而是把知識輕松地「流動」給學生,幼兒不是在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地吸收。 二、挖掘幼兒的潛能 使其發展. 「成功的實質是不怕失敗。幼兒第一千次摔倒了,做教師的要堅信他能一千零一次地站起來。」 幼兒一旦有進步,得到老師及時、中肯而飽滿熱情的評價,哪怕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期待的眼神,一個親切的手勢,都會讓他們感到無限溫暖,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一旦意識到自己被重視、被賞識,便會立即點燃希望之火,其本能的表現則是積極的配合。 每個孩子的聰明才智和先天稟賦都基本相同,但他們最後的成就都會大相徑庭。這說明我們老師要懂得教育,懂得欣賞,不能對教育進行一刀切,要尊重幼兒的個性差異,對幼兒的任何一個特長都要肯定,幫助發展,而不能打消幼兒的積極性。而我們有些老師在教育中往往會出現這種言語:「你真笨、、、、」也許你老師的一句話,抹殺了一個偉大的創舉。所以作為老師要學會欣賞,並正確引導,使幼兒多種多樣的才能,天資得到充分的發展,也只有這樣才能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 幼兒在某一方面取得了成績,作為老師應該及時發現,及時賞識,這樣就可以激發幼兒看到自身的優點,他們就會從潛意識當中發現自己有著很優秀的一面,從而帶動了幼兒其他方面的進取心,並且相信自己在其他方面也會做得非常好。他們雖然年齡不大,卻已學會了追求上進。幼兒的心靈在賞識教育的滋潤中,正健康、快樂地成長,為他們今後成為一個大寫的人打下了基礎。記得有個叫李珏儀的幼兒,其它各方面都很好,唯有吃飯是令老師頭疼的。我通過觀察和父母的交談知道,由於種種原因,她很怕吃飯。針對這種情況,我沒有急於給她講大道理,而是等她剛好吃第一口飯時就馬上表現出我對她的吃飯能力的極度認可,並請她給其他幼兒做小班長。這樣從感情上滿足了她的情感需要,拉近了距離。然後,我一吃飯就說她吃飯快做班長的事情,使她有一種成就感,久而久之,逐漸培養了她對吃飯的興趣。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現在,該幼兒已經可以自覺的吃完自己的飯了。 三、賞識教育也要創設環境,以指明幼兒的發展方向。 讓幼兒受到賞識,學會感動,這是教育的一種極佳境界。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受到賞識的時候工作或學習,效果最好,幼兒一旦受到了賞識,無論對於眼前的學習還是日後的長久發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1) 課堂教學是賞識教育的重要場所。 兒的大多數文化知識都來源於課堂教學,在校大多數時間也都在課堂上接受老師的教育,所以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是培養優秀幼兒的重要因素。其中,高質量的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要學會賞識幼兒。我是一名數學教師,數學教學有一大特點是:一題多解。它既能培養幼兒的解題能力,又能培養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所以作為老師,要鼓勵幼兒多動腦筋,多想辦法,要
Ⅵ 以賞識教育為題的議論文
奧托·瓦拉赫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在他開始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的是一條文學之路,不料一個學期下來,老師為他寫下了這樣的評語:「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這樣的人即使有著完善的品德,也決不可能在文學上發揮出來。」此時,父母只好尊重兒子的意見,讓他改學油畫。可瓦拉赫既不善於構圖,又不會潤色,對藝術的理解力也不強,成績在班上是倒數第一,學校的評語更是令人難以接受:「你是繪畫藝術方面的不可造就人才。」面對如此「笨拙」的學生,絕大部分老師認為他已成才無望,只有化學老師認為他做事一絲不苟,具備做好化學實驗的基本素質,建議他改學化學。父母接受了化學老師的建議。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點著了,文學藝術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就變成了公認的化學方面的「前程遠大的高材生」。
這個故事人們稱之為「瓦拉赫效應」。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學生的發展是不均衡的,如果我們打破另類學生「朽木不可雕也」的思維定勢,像那位化學老師好樣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為學生提供展示特長、個性的場所,必能收到「鐵樹也開花」的顯著成效。可見,在德育工作過程中,賞識教育的魅力是神奇的、無窮的。
一、走進學生的心靈——發現閃光點
教育家陶知行這樣說過:「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裡發出來的,才能打動心的深處。」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人,每一個學生都渴望從老師那兒得到尊重、寬容和教誨。教師要尊重他們的個性,關注他們的熱情,傾聽他們的心聲,從而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促進他們的品德養成。
生命之花在賞識中開放,在抱怨中枯萎。教師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學會欣賞自己的學生,對學生的健康特長都要給予肯定,幫助其發展,而不要打消學生的積極性;要用辯證的觀點全方位、多角度欣賞自己的學生,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要熱忱地去發現每個學生身上被缺點湮沒了的閃光點,看到優點就表揚,有了進步就鼓勵,哪怕是一句鼓勵的話語、一道期待的目光、一個會意微笑,都會讓他們感到無限的溫暖,留下深刻的印象。這種平淡質朴、發自內心的真摯情感,最能撥動學生的心弦,使學生有了心理依靠,產生學習的熱情,進而願意向教師敞開心扉,樂於讓教師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同他們一起感受快樂與憂愁。並以此作為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的秘密武器,通過心理暗示,使更多的孩子陶醉在成功的喜悅中,讓更多的學生擁有健康的心態、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反之,如果教師認為自己的學生一無是處,便會使他們自暴自棄,失去上進的動力。正如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所言,任何年齡段的教育失誤,都會給一個人的終生發展造成障礙。
這,就是新課程「教即導」的思想理念所需要的賞識。
二、張揚學生的個性——激發潛能力
我國賞識教育家周弘曾說:「天賦差異有限,生命潛能無限。」心理學研究表明,受到鼓勵和贊美是人的高級需要,一個經常受到肯定和鼓勵的人,其自尊心會增強,其潛能會被充分發揮,就會積極、愉快、高效地學習和工作,不斷取得成功。因而,在德育工作過程中激勵的存在至關重要,任何學生都需要不斷的激勵。
作為教師要學會賞識學生的個性差異,允許錯誤和失敗,讓學生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如果教師對學生的表現要求十全十美,不允許學生犯錯誤,那麼你會痛心疾首地發現留給學生全是負面影響。因為「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陶知行語)。」這些科學家小時候在大家的眼裡學習成績都非常差,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對某方面的事物具有濃厚的興趣。正是教師尊重了他們的個性差異,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去認識,揚其長,避其短,使其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潛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後來他們才會成為出色的科學家。由此可見,賞識教育既能控制浮躁的情緒,又能呵護脆弱的心靈;既能激發內在的潛質,又能創造意外的奇跡,從而實現師生互動共進的雙贏局面。
這,就是新課程「多元評價」的思想理念所需要的賞識。
三、肯定學生的進步——樹立自信心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動機,是被人賞識的渴望。」心理學研究發現,當學生某種良好行為出現後,如能及時得到肯定的強化,就會產生某種心理滿足,形成愉悅的心境,並使同類行為繼續向更高層次需要做出積極的努力。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張充滿個性色彩的生命畫卷,這張畫卷並非缺少值得欣賞的東西,真正缺少的倒是欣賞的目光,正如法國雕塑家羅丹所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但願我們的教師面對一張張生命的畫卷,不是一味地去挑剔、埋怨、責備,而是更多地去發現、去鼓勵、去贊美,「贊美最細小的進步,而且是贊美每一次的進步(戴爾·卡耐基語)」; 以欣賞的心態體會學生生命的最大豐富性和主動性,關注學生成長與發展的每一點進步,幫助學生發現自己、肯定自己,不斷培養學生的自尊心,不斷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從而使他們不僅有積極進取的決心,而且有不斷進取的動力,進一步完善自己,超越自己。同時,在學生自尊心、進取心和自信心的養成過程中,還能夠感召、影響和帶動他人,形成團隊精神,樹立合作意識,營造出一個「潤物細無聲」的德育氛圍。
這,就是新課程「人人可成才」的思想理念所需要的賞識。
總而言之,賞識教育就是生命教育,就是發展教育,就是成功教育。在德育工作中,教師要充分把握學生心理,運用心理策略,用賞識教育這把金鑰匙,去開啟學生的心靈之門、智慧之門和希望之門。
Ⅶ 關於尊重或賞識教育的作文 700-800字 5種修辭格以上
賞識教育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由於每個學生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自身的心理素質和基礎不同,每個學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每個班級都會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學困生。學困生是班級的落伍者,做好他們的工作難度很大,而且學困生常常屢教不改。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只有全體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才能使得全民族的素質得以提高。應如何賞識學困生呢?
賞識從本質上說就是一種激勵,賞識教育對學困生的轉化是何等重要。為充分發揮賞識教育對學困生的轉化作用,要做到:善於關心學困生;善於賞識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善於用賞識性評語。
善於關心學困生,給學困生前進的勇氣。學困生的形成是有一定原因的。因此要深入實際,調查掌握學困生「困」之所在,然後給予關心幫助。針對學困生的具體問題,給予指導與幫助,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心,這樣會讓學困生有了前進的動力與希望。「關心」不僅體現了老師無私的愛,而且更重要的是給了學困生前進的勇氣。
善於賞識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激勵其進步。閃光點也就是優點,人人都有優點,學困生也不例外。「贊揚學生極其微小的進步,比嘲笑其顯著的劣跡高明。」因此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發展他們的積極因素。從這一點入手,可以激起學生學習的鬥志,鼓足學生前進的勇氣,從而達到轉化學困生的目的。
善於用賞識性評語,增強學困生的自信。評語是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重要一環,也是實現師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傳統的操行評定忽視了教育民主,忽視了學生的個性。教師無形中將學生分為「好」與「差」,無形中使好學生更好,差生更差。為此,教師應嘗試將傳統的操行評定改為正面引導的賞識性評語,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感到自信,受到激勵。如在批改學生作業時,有意在批改完之後加上一兩句飽含感情的評語:「你真棒!」「加油!」「你進步了!」「老師贊賞你的好學精神!」「你是好樣的!」等等。這樣做,不僅是對學生完成作業的肯定,而且也是對他們的鼓勵和促進。特別是學困生,他們會為此而興奮的,從而增強了他們的自信,提高了他們學習的勇氣。
賞識源於發自內心對學生的鍾愛,對教育事業的摯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同樣也可以說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作為教師要能夠尊重自己的學生,賞識自己的學生。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學困生,賞識學困生。教師要多去了解學困生、多去關心學困生、多去找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這樣一來自然就拉近了師生的距離,消除了學困生們的逆反心理。
賞識是一座橋梁,是精神相融、心靈交匯的橋梁。這座橋梁是我們轉化學困生的綠色通道。在這條通道上,教師只有把「師愛」灑向班級的每一位學生,當愛流入學生心田時,便會化為對知識的渴求和對老師的尊敬、對同學的友愛。這種愛必然會得到美麗的回報,這種愛是轉化學困生的靈丹妙葯。
Ⅷ 有關賞識的作文素材
著名雕塑家羅丹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學會欣賞,實際是一種積極生活的態度,是生活的調味品,會在欣賞中發現生活的美,讓人們感受到生命的意義。
義大利著名的雕刻家兼畫家米開朗其羅曾完成了一件曠世傑作「大衛像」。但是據說雕刻大衛像所用的這塊大理石,曾被多位雕刻家批評得一無是處,有些人認為這塊大理石采鑿得不好,有些人嫌它的紋路不夠美,用它絕對雕不出好的藝術品,總之它被批評為一塊不受人賞識的普通石頭。但是,當米開朗其羅以獨特的眼光,和這塊人人都認為無用的大理石相遇後,它就成為舉世矚目的「大衛像」了。周圍一些不起眼的人、事、物,或許都隱藏著不同凡響的智慧。讓我們成為別人的米開朗其羅,使一些平凡的事物,因我而截然不同。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斯帕斯科耶打獵時,無意在松林中撿到一本皺巴巴的《現代人》雜志。他隨手翻了幾頁,竟被一篇題名為《童年》的小說所吸引,作者是一個初出茅廬的無名小輩,但屠格涅夫卻十分欣賞,鍾愛有加。他四處打聽作者的住處,最後得知作者兩歲喪母,七歲喪父,是由姑母一手撫養照顧長大的,屠格涅夫更是給予了極大的同情和關注。姑母很快就寫信告訴自己的侄兒:「你的第一篇小說在瓦列里揚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大名鼎鼎、寫《獵人筆記》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稱贊你。他說:『這位青年人如果能繼續寫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後,驚喜若狂,他本是因為生活的苦悶而信筆塗鴉打發心中的寂寥,並無當作家的妄念。由於屠格涅夫的欣賞,竟一下子點燃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價值,於是一發而不可收地寫了下去,最終成為具有世界聲譽的藝術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戰爭與和平》、《安娜
Ⅸ 作文:如何看待賞識教育和體罰學生
我有一天放學,走進客廳,看見哥哥和姐姐的氣氛不對,就趕緊回房,走到一內半,姐姐叫住我,我知道「容死期」到了,只好自己趴在刑版上,果然,大哥哥走到我跟前,拿起竹板就往我PP上打,打了100下,換二哥哥,又拿鞭子打了100下,又換三哥哥,拿粗銀針往我屁眼裡插了50下,又被四哥哥拿一個奇形怪狀的石頭塞進拉了屁眼了,過了半小時就拿出了,我不見怪,因為每次都這樣,所以沒叫也沒哭。這次不同,三個姐姐也來湊熱鬧,大姐姐先用一根粗銀針粘上幾根細短的針,塞進屁眼裡,一隻過了兩小時才拿出,那可疼了,比用石頭的還疼,二姐姐更狠,叫四哥哥哥把我的屁眼扒開,扒得越大越好,然後四哥哥就使勁扒,一直把扒不動了才停,都扒紅了,二姐姐點燃了一根蠟燭,把蠟燭的蠟滴在了屁眼裡,好像滴了50滴,每一滴的蠟都很燙,把我的PP都燙紅了,三姐姐更加狠,竟然用她的小電風扇來轉我的PP,那時我哭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