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作文以尊嚴為主題的記事文500字精選
何謂尊嚴?對於「尊嚴」這一詞,詞典中的解釋只有一句話——「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但我並不滿足這一簡單抽象的結論。於是,我帶著疑問,來到歷史的長河尋找更圓滿的答案。
在時間老人的帶領下,我沿著歷史的長河漫步。首先,我看到了一位頭發、胡須都已斑白的老人。他面上、身上掛著霜雪,穿著一身破舊的不成樣子的衣服,手持使節,在寒風刺骨的北海邊上牧羊。「我知道,他就是漢代的蘇武。」我無限敬佩地說。「對?」時間老人說,「他就是蘇武。他在面對高官厚祿時能夠抵住誘惑,拒絕投降;面對生與死的考驗,他能夠選擇死亡也不辱使命;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他不屈膝稱臣、堅貞不屈的精神是可敬的,他的行動也讓大漢王朝更有尊嚴。『使於四方,不辱君命』,並且為此敢於犧牲才是尊嚴。」
在時間老人的指引下,我又來到了一個地方。大概是年景不好,那裡到處是飢民,餓殍遍野。我看到一位衣衫襤褸的老人由於極度虛弱正蜷縮在牆角,他多麼需要一點吃的東西啊。在他的身邊,一位衣著考究華麗的富人手裡正拿著一碗飯,將脖子扭向一邊,以一副救世主的口吻對他說:「喂,來吃吧?」老人頭也沒有抬,有氣無力但又不屑一顧的答道:「我就是因不吃這嗟來之食才落到今天這個地步的。」最後,老人餓死了。時間老人對我說:「這位老人寧死都不肯接受別人侮辱性的施捨。真正的尊嚴就是在困境中敢說出『不食嗟來之食』這句話的勇氣?」
走著走著,我又見到了清朝末年的一些官員。他們似乎很有「尊嚴」,在人民面前,他們吆五喝六、耀武揚威,顯出一副不可一視的樣子,對飽受戰亂之苦的貧苦勞動人民也不忘記瘋狂的壓榨。可在侵略者面前呢?他們卻又是一副嘴臉,趨炎附勢、諂媚奉承,甚至把洋人看得比自己的爹娘還重要,洋人來了,低三下四招待他們,惟恐侍候不周,惹得他們生氣。我看著他們苟且的樣子氣得咬牙切齒。時間老人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這些人面對侵略者非但沒有一點反抗精神,反而百般討好,沒有一點氣節,即使活的風風光光也不能說是活出了尊嚴。『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的反侵略精神才是真正的尊嚴。」
跟隨著閱歷豐富的時間老人,我接觸到了歷史上許多的人和事,對「尊嚴」也不斷的有新的認識。最終,我明白了「何謂尊嚴」。
它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出賣的、無論如何都不能喪失的氣節、品質和骨氣。
B. 以尊嚴為話題的議論文
尊嚴是什麼?尊嚴是禮貌。當你不小心踩到了別人的腳,一聲誠懇的對不起好似你的尊嚴。你也會讓他人領略到你的尊嚴。
尊嚴是什麼?尊嚴是意志。董存瑞捨身炸暗堡,他的舉動名留千古,他的事跡廣為流傳,他也有他的尊嚴。
尊嚴是什麼?尊嚴是毅力。當你在800米終點不連聲抱怨路程長,那你的尊嚴立即展現。全場對你肅然起敬。
石油大王哈墨有尊嚴,他不白白接受他人的施捨,他靠勞動換來了他的食物,他也換來了他的尊嚴。
你有尊嚴嗎?記住,帶給別人的尊嚴就在一點一滴。
尊嚴是凌雲壯志。雄鷹翱翔,振翅而飛,沖破烏雲,經歷風雨,搏擊長空。風的雕刻,沙的砥礪,雨的錘煉,成就一個不朽的靈魂,鍥而不舍地向著自己的目標奮斗—————尊嚴就蘊藏其中。
是做人的基本准則,是為人處世的底線,古往今來,圍繞尊嚴發生了許許多多動人故事,我們應該究竟怎樣對待尊嚴呢?
在大是大非面前,有許多先烈志士,視尊嚴如生命,他們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許多千古美談。西漢時蘇武出使西域,身陷大漠牧羊幾十年,但始終心系皇上,忠於漢朝,在威逼利誘之下,不為所動。文天祥面對勸降,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劉胡蘭面對敵人的鍘刀,昂首挺胸,大義凜然,被喻為「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在他們看來,國家、民族,信仰就是尊嚴,是置於自已的一切利益之上的,千萬不能違反的。
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人能夠脫穎而出,突顯骨氣,體現了人格尊嚴,繪出了動人的篇章。孫天帥,這個神州大地眾所周知的青年,在韓國老闆大發淫威,責令全廠職工下跪的時候,只有他一個人高高昂起尊貴的頭,寧失工作,不失尊嚴。在他眼裡,一個沒有尊嚴的人,無異於行屍走肉,已經失去了生活的意義。
C. 以尊嚴為話題的作文
有個寒冷的冬天,美國南加州沃爾遜小鎮上來了一群逃難的人。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善良而朴實的沃爾遜人,家家燒火做飯,款待他們。這些逃難的人,顯然很久沒有吃到這么好的食物了,他們連一句感謝的話也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只有一個人例外。這是一個臉色蒼白一骨瘦如柴的年輕人。當鎮長傑克遜大叔將食物送到他面前時,他仰起頭,問:「先生,吃您這么多東西,您有什麼活兒需要我做嗎?」傑克遜大叔心想,給逃難的人一頓飯吃,每個善良的人都會這么做。於是回答說:「不,我沒有什麼活兒需要您做。」
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說:「先生,那我就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傑克遜想了想,說「我想起來了我家確實有一些活兒需要您幫忙。不過,等您吃過飯,我再給您派活兒。」
「不,我現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東西!」年輕人站起來說。
傑克遜大叔十分贊賞地望著這個年輕人,他知道如果不讓他幹活,他是不會吃東西的。思量片刻後,傑克遜大叔說:「小夥子,你願意為我捶背嗎?」說著就蹲在這個年輕人跟前。年輕人也蹲下來,輕輕地給傑克遜大叔捶背。
捶了幾分鍾,傑克遜大叔十分愜意,他站起來,說:「好了,小夥子,你捶得太棒了,剛才我的腰還很僵硬,現在舒服極了。」說著將食物遞給了這個年輕人。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傑克遜大叔微笑著注視著這個年輕人,說:「小夥子,我的庄園需要人手,如果你願意留下來,我太高興了。」
年輕人留了下來,並很快成了傑克遜大叔庄園里的一把好手。過了兩年,傑克遜大叔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傑克遜對女兒說:「別看他現在什麼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實在,並且有尊嚴!」
D. 以尊嚴為話題,寫議論文,可以用什麼論點 新穎一點
素材]
1.名人名言
⑴保持尊嚴地忍受貧窮,是賢智之士所固有的特性。——德謨克里特
⑵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⑶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陶淵明
⑷使人高貴的是人的品格。——英國哲學家勞倫斯
(5)楚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窮困而變節。——子路
(6)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諸葛亮
(7)走你的路,讓別人去說罷!——但丁
(8)最野蠻的是輕蔑自己。——蒙田
(9)沒有比認為自己是有用之才的自尊自信對人更有益的東西。[美]卡內基
(10)假如你認為能夠,你便能夠;假如你認為不能夠;你便不能夠。[美]戴維斯
(11)自尊心是一種美德,是促使一個人不斷向上發展的一種原動力。[英] 毛姆
(12)沒有自尊心的人,即近於自卑。[英]莎士比亞
(13)應該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強者。[法].雨果
(14)自尊心是一個人靈魂中的偉大杠桿。俄]別林斯基
(15)一個人能夠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備自尊心與自信心兩個條件。[古希臘]蘇格拉底
2.事例
(1)美國總統林肯,在他當選總統那一刻,整個參議院的議員都感到尷尬,因為林肯的父親是個鞋匠。當時美國的參議員大部分出身名門望族,自認為是上流、優越的人,從未料到要面對的總統是一個卑微的鞋匠的兒子。
於是,林肯首次在參議院演說之前,就有參議員想要羞辱他。當林肯站上演講台的時候,有一位態度傲慢的參議員站起來說:「林肯先生,在你開始演講之前,我希望你記住,你是一個鞋匠的兒子。」所有的參議員都大笑起來,為自己雖然不能打敗林肯但能羞辱他,開懷不已。等到大家的笑聲歇止,林肯說:「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親。他已經過世了,我一定會永遠記住你的忠告,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我知道我做總統永遠無法像我父親做鞋匠做得那麼好。」
在一些狂躁的議員眼裡鞋匠之於總統是多麼卑微!別如霄壤的兩個職業在林肯心裡卻是父親的鞋匠是一流,而自己的總統是二流,因為他衡量兩者的標准不是權勢而是才能。
(2)不為五斗折腰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曾任彭澤(今江西湖口縣)。到年終時,郡守派督郵來縣巡視,縣吏對陶淵明說,按官場禮節,要整齊冠冕,束緊衣帶,以下屬禮參見。陶淵明本來隨意慣了,諸事不拘常禮,更何況胸有高情逸志,於是感嘆道:「豈能為五斗米而 向鄉里小兒折腰。」即日辭官歸穩,再不出仕。
(3)孫天帥不下跪
1995年3月7日下午3點,頭天晚上加班到凌晨兩點的珠海市南山工業區瑞進電子公司的工人,好不容易盼到10分鍾的工休時間,工人們太累了,一名身體染病的女工實在堅持不住,伏在工作台上打起了盹。然而誰也沒有想到,韓國女老闆順手操起一塊線路板朝這位女工猛砸過去·……緊接著大發雷霆,吼叫著各生產線管理人員直身站立舉起雙手作投降狀,然後叫車間工人統統跪下。人群中有一個人直直地站著,憤怒地望著這個外國婦人。女老闆吼叫:「你為什麼不跪?」這個人說:「我是不會給你下跪的!」這個中國青年員工的名字叫孫天帥。
(4)吉鴻昌:「我是中國人!」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蔣介石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裡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而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不知道中國。陪同的人對吉鴻昌說:「你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寫上:「我是中國人!」
1932年,吉鴻昌回國,率領抗日同盟軍,轉戰長城內外,給日軍以沉重的打擊。後不幸被敵人誘捕,就義前他寫下了正氣凜然的就義詩:「恨不抗日死,留做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分析:「我是中國人」,一聲驚天霹靂,一身錚錚鐵骨,嚇退了多少人,驚醒了多少人。不以國弱而恥辱,不因國破而逃亡,這既維護了祖國的尊嚴,又維護了個人的尊嚴。
(5)徐悲鴻
徐悲鴻在歐洲留學期間,有一次在留學生的聚會上,一個金發碧眼的西方留學生站起來挑釁說:「中國人又蠢又笨,只配當亡國奴,就是把他們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一向溫和的徐悲鴻抑制不住憤怒,走到這個傲慢無禮的洋學生面前,大聲說:「你不是說中國人不行嗎?那好,我代表我的國家,你代表你的國家,我們比一比,等學習結業時,看看到底誰是人才,誰是蠢材,你敢嗎?」 1924年,徐悲鴻的油畫在巴黎展出時,轟動了巴黎美術界。那個洋學生不得不承認自己不是中國人的對手。
分析:徐悲鴻能有那麼大的成績,除了扎實的繪畫技巧,無疑有更深層的東西在支撐著他,那就是:國家、民族、個人的尊嚴。
(6)曹雪芹不趨炎附勢
清末著名文學家曹雪芹晚年生活很清苦,但他卻從不趨炎附勢,巴結權貴。據說有個都統老爺過生日,下帖子攤派送禮。曹雪芹請人挑上兩壇清水,自己拿著一副對聯畫軸送去。正當都統老爺喝著清水,心裡犯嘀咕的時候,曹雪芹把對聯掛了過來,上聯是「朋友之交」,下聯是「淡淡如水」,把這位都統老爺戲謔得尷尬難言。
分析:在清貧的生活中,能做到不趨炎附勢,不人雲亦雲,保持自己節操的人,是值得人們尊重的。
(7)不吃嗟來之食
春秋時齊國連年災荒。有個叫黔敖的富戶在路邊設了一個粥攤來周濟逃荒的窮人。一天,黔敖看見一個人用袖子蒙著臉,拖著鞋子,沒精打采地走過來,就高聲喊道:「喂,來吃粥。」來人抬眼看著黔敖說:「我因為不吃嗟來之食才落到這樣的地步。」說完他謝了黔敖又向前走去,最終餓死在路邊。
分析:不吃嗟來之食的故事流傳千古,激勵著無數後人,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骨氣。
(8)貝多芬拒演
有一天,幾個侵入維也納的拿破崙的軍官,發現了大名鼎鼎的音樂家貝多芬,就要求給他們演奏。貝多芬拒絕了,可是,李希諾夫斯基公爵為了逢迎這些侵略者,竟強迫貝多芬演奏。貝多芬憤怒到了極點,他一腳踢開大門,回到住處,立即把公爵送給他的像摔在地板上,然後留下一封信:「公爵,你所以成為公爵,只不過由於你偶然的出身;我所以成為貝多芬,卻完全靠我自己。公爵在過去有的是,現在有的是,將來也有的是,而貝多芬卻只有一個!」
(9)吳玉章維護國家尊嚴
老革命家吳玉章,年輕時東渡日本留學。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國貧弱,日本人看不起中國,在懸掛的萬國旗中,故意不掛中國國旗。為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尊嚴,吳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學生向學校當局嚴正提出:必須立即向中國學生道歉並糾正錯誤,否則,就要舉行罷課和絕食以示抗議。
學校當局在中國愛國留學生的強大壓力下,只得認錯道歉。
(10)程硯秋拒絕為日本人演出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特務機關企圖強迫在北京的京劇界捐獻飛機義演,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程硯秋當即拒絕說:「我不能給日本人唱義務戲,叫他們買飛機去炸中國人。」程硯秋深知日本帝國主義者的兇殘,擔心自己的拒演連累別人,於是他不卑不亢地說:「獻機義演的事,我程某人寧死在槍口下也決不從命,請轉告日本人,不要找梨園同行的麻煩。」表現出了崇高的民族氣節。
(11)朱自清不吃美國「救濟糧」
我國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教授,晚年身患嚴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僅夠買3袋麵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夠,更無錢治病。當時,國民黨勾結美國,發動內戰,美國又執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吳晗請朱自清在「抗議美國扶日政策並拒絕領美援麵粉」的宣言書上簽字,他毅然簽了名並說:「寧可貧病而死,也不接受這種侮辱性的施捨。」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貧困交加,在北京逝世。臨終前,他囑咐夫人:「我是在拒絕美援麵粉的文件上簽過名的,我們家以後不買國民黨配給的美國麵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也不領美國的「救濟糧」,表現了中國人的骨氣。
分析:貪賤不能移的骨氣在朱自清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不吃美國「救濟糧」不僅是高貴人格的表現,更是國格的表現。
(12)喬丹只做美國貨廣告
籃球上帝喬丹在一次中國之行中,拒絕乘坐主辦方為他提供的賓士、寶馬,而是點名要了美國的道奇山羊。原來喬丹有一條重要的商業原則,那就是「做廣告從來只做美國貨」,因為,座駕事件與「尊嚴」息息相關。
E. 以尊嚴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請保留他們最後的尊嚴
山東 姜曉靜
這幾年,有關兒童慈善事業的電視節目似乎特別流行,這本是好事,可看多了,就發現這些節目形式多有雷同,無非是讓主持人當眾介紹了捐助雙方的姓名、職業、年齡乃至住址之後,再讓捐助者甚至他們的孩子走上台,將一疊疊厚薄不一的人民幣放到台上受捐助的孩子手上。通過屏幕,我們可以看到周圍觀眾的笑臉,不停閃動的燈光,也看到了同樣純真的孩子,卻又不是同樣輕松的孩子,末了熱心的主持人還把話筒湊上去問這些孩子有何想法。回答正如人們所期望的,是那些「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以報答大家的期望」之類。結局是感人的,圓滿的。可是,不知是否有人注意到整個過程中那些受捐助的孩子
站在台上扭捏、局促不安的神情呢?
在這里,我無意懷疑主辦方的初衷,只是覺得這樣一種在眾目之下過於直白的捐助形式,會令當事人陷入一種非常尷尬的處境。的確,捐助本身是可貴的,但卻無形中造成了雙方的一種不平衡。那些可憐的孩子的表情不正說明了這一點嗎?他們由於家庭各方面的原因被迫過早地面臨現實生活的殘酷,這不是他們的錯。同時正因為他們也是社會家庭中的一員,所以善良的人們想伸手幫他們一把,於是有了慈善事業。可是請別忘記,善良的最高原則是保持受施者的尊嚴,而這恰恰就是我們當今慈善事業所忽略的。是的,我們幫助了他們,奉獻了我們的愛心,盡了自己的一份責任。可有誰能去考慮一下孩子們的感受呢?又有誰能想到,當我們的幫助無意中損傷了孩子們自尊的時候,任何物質上的給予還有何意義可言。物質上的貧乏在他們的臉上已經寫下了令人心酸的沉重。試問,我們又怎麼忍心去傷害他們呢?當然,主辦方的這些宣傳,初衷也不過是為了想讓這些孩子們能感受一下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從而能笑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僅此而已。這種雷鋒精神是可貴的。可做保留他人尊嚴的雷鋒是否會更令人感動,更能激勵困境中的人們奮發呢?
由此,我想我們慈善事業的捐助形式可以改變一下,給人以物質,更給人以尊嚴。否則,我寧可退卻,盡管我非常想幫助他們。因為我知道,做人的尊嚴是任何東西也取代不了的。
(原載《全國中學優秀作文選》)
F. 以尊嚴為話題的作文 要150字的
很簡抄單的 但你要寫作業吧 還是自己寫襲好了啦 如果真的想要的話 下次給你好了
從自尊入手,尊嚴是他人給予,首先我們要尊重別人,先列幾個觀點在說一說怎麼做...
我想 150字 應該很容易的!加油!
荍 小小 留
G. 以尊嚴為話題的作文
一.《滿載尊嚴向傷害微笑》
受過挫折的洗禮,方將尊嚴擦亮;
受過痛苦的煎熬,方讓尊嚴散發清香;
受過傷害的肆虐,方能體會尊嚴的可貴。
人的一生中,誰沒有遇過挫折?誰沒有掉過痛苦的深淵?誰沒有被傷害割到過?
然而,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種種苦難面前和身後,你能否用一個真摯的微笑來看待它,能否用一雙朴實的手來改變它,能否用一顆正直的心來包容它。倘若你能像愛護一朵玫瑰一樣,珍惜與苦難的每一次邂逅,那麼苦難也會像玫瑰一樣鮮艷、芳香,像甘露一般甜潤。
尊嚴是一顆稚嫩的青草,它需要那微風的撫摸,需要露水的滋潤。若風來得急些,它會變得堅強;若露水沉重些,它會懂得承受。
尊嚴是一株雪松,只有那暴風雪的慘白才能襯托它那堅韌的綠,只有那孤獨與寂寞的暗襲,才成就了它庄嚴挺拔的樹干,它摒棄傷害,傲然挺立。
尊嚴是那歡騰的浪花,海浪越是洶涌,波瀾越是激烈,它就越是笑得燦爛。在沖波逆折中它微笑、它自然、它灑脫……
尊嚴是一根琴弦,若沒有剛烈地彈奏,便沒有高亢的曲調;若失去輕柔地彈去,便沒有低沉的音符。一首動人的曲目,又何嘗不是由琴弦忍受千般挫折和萬次傷害所得到的共鳴!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熱衷安定,追求平靜,就不知他們的尊嚴正在被沙土悄無聲息的埋沒,他們的尊嚴在安靜的哭泣著、無奈著……或許他們在嫌棄挫折、逃離傷害,可他們真正不敢面對的,是自己那脆弱的尊嚴!
朋友,當你走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摔倒時,當你在考試後面對低落時,當你在生意場上得到的是殘酷的空白時……
請想一想,尊嚴是偉大的,是博愛的,它不會舍棄你。當然,那需要你對傷害的坦誠。
你若能直面傷害,向傷害微笑,用笑容去融化它,用意志去撥開它……
看,那遠處的尊嚴也在朝你微笑。
看,讓我帶著尊嚴那顆心向傷害微笑吧!
H. 以自尊為話題的題目 標題
自尊自信自愛 自尊+自信=成功 自尊自立自強 人,不能沒有自尊
I. 以尊嚴為話題的作文題目
《尊嚴》
尊嚴是做人的基本准則,是為人處世的底線,古往今來,回繞尊嚴發生了許許多多動人故事,我們應該究竟怎樣對待尊嚴呢?
在大是大非面前,有許多先烈志士,視尊嚴如生命,他們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許多千古美談。西漢時蘇武出使西域,身陷大漠牧羊幾十年,但始終心系皇上,忠於漢朝,在威逼利誘之下,不為所動。文天祥面對勸降,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劉胡蘭面對敵人的鍘刀,昂首挺胸,大義凜然,被喻為「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在他們看來,國家、民族,信仰就是尊嚴,是置於自已的一切利益之上的,千萬不能違反的。
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人能夠脫穎而出,突顯骨氣,體現了人格尊嚴,繪出了動人的篇章。孫天帥,這個神州大地眾所周知的青年,在韓國老闆大發淫威,責令全廠職工下跪的時候,只有他一個人高高昂起尊貴的頭顱,寧失工作,不失尊嚴。在他眼裡,一個沒有尊嚴的人,無異於行屍走肉,已經失去了生活的意義。
但也有一些人在名利面前放棄了尊嚴,胡長清,成克傑,程維高之流為了一已私利,出賣人格,出賣尊嚴,全然忘卻了自已做人基本准則,基本底線。李真之流,放棄尊嚴,阿諛奉承,跑官要官,無所不用其極。還有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出現幾十萬仰人鼻息的偽軍,這些都是沒有人格的猥瑣小人,在他們眼裡,名利高於一切。
但在一些細枝末節的事情上,也要靈活處理有關面子的問題,戒急用忍,有時為了更為遠大的理想,暫時委曲求全,將以有為也。
當年韓信如果受不了胯下之辱,怎麼有後來名振天下的將兵多多益善的准陰候呢?司馬遷如果受不了宮刑之辱,怎麼寫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紀》呢,還有時下一些小青年,一句話不合,就大動干戈,為害他人,這不叫維持尊嚴,是叫顧不必要的面子。我們千成要引以為戒。 中國這個泱泱大國,崇尚尊嚴是人心所向,我們還要大力提倡,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一定要保持高貴的尊嚴,這樣,就會使我們社會的道德風尚向好的方向轉化,如果堅持下去,我們的民族幸矣,我們的國家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