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生語文主謂賓講解

小學生語文主謂賓講解

發布時間:2021-01-12 08:08:06

Ⅰ 請問,漢語的主謂賓定狀補這些是不是小學生語文知識。我要補習一下。

在小學的要求是:強調應用,不在定義上做要求。例如擴句,小鳥唱歌。(漂亮的專)小鳥 (在樹屬上)唱 得(真好聽)。 定語 主語 狀語 謂語 補語
你要是系統學習,一定會高屋建瓴,成績錦上添花。

小學語文一般基本主謂賓句型

我 是 學生。
(主)(謂)(賓)

Ⅲ 我語文知識沒有學好,對於「主謂賓,定狀補」是什麼含義不是很了解請詳細講解一下。謝謝!

(1)實詞:表示實在的意義,能夠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能夠獨立成句。
虛詞:一般不表示實在的意義,不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詞例外),它們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語法關系。
A.名詞:表示人和事物名稱的詞。表示人的名稱,如同志、作家;表示具體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學;表示時間名稱,上午、夏天;表示處所名稱:上海、中國;表示方位名稱:上、下(簡稱方位詞)
名詞的語法特點:①表示人稱的名詞,可以在後頭加「們」表示多數②方位詞常用在其他名詞後頭,組成表示處所、范圍或時間的方位短語③名詞一般不受副詞修飾。
B.動詞:是表示動作行為、發展變化、心理活動等意義的詞。
表示動作、行為:坐、聽;表示存現、消失或發展變化:有、發生;表示心理活動:愛、恨;表示使令:叫、讓;表示可能、意願(能願動詞):能、會;表示趨向(趨向動詞):來、去;表示判斷(判斷詞):是。
動詞的語法特點:①動詞一般受副詞「不」的修飾。②動詞後面可以帶「著、了、過」,表示動態。③一部分動詞可以重疊,表示時間短暫或嘗試的意思。④判斷詞「是」主要是聯結句子的主語和賓語。⑤能願動詞後面不能跟名詞,能願動詞可以和後面的動詞一起作謂語中心語,也可以單獨作謂語中心語。⑥趨向動詞可以單獨作謂語中心語,也可以在謂語中心語後面作補語。
C.形容詞:是表示事物的形狀、性質、狀態的詞。
表示事物形狀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質的:漂亮、結實;表示事物狀態的:快、慢;
形容詞的語法特點:①一部分形容詞可以用重疊形式來加強語義。②大多數形容詞可以受副詞「很」修飾。
D.數詞:是表示數目的詞。
表確數(表示分數,整數和倍數);表概數:幾、許多;表序數:第一、老三、老大;數詞的語法特點:①數目增加,可以用分數表示,也可以用倍數表示②數目減少,只能用分數,不能用倍數。
E.量詞:是表示事物和動作、行為單位的詞。表示事物單位的量詞叫數量詞。表示動作、行為單位的量詞叫動量詞。表示事物單位的:個、只;表示動作、行為單位的:次、回,有時也借用某些名詞來表示,如:腳、年;
量詞的語法特點:①量詞經常和數詞連用,組成數量短語,也稱為數量啟數量詞。②表示物量的數量詞常用在名詞的前面。③表示動量的數量詞數量詞常用在動詞的後面。
F.代詞: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詞。
代詞分為人稱代詞、疑問代詞、指示代詞三類。代詞的語法特點:①第二人稱的敬稱「您」不用於復數,如果需要表示復數,就用「您幾位」「您諸位」②第三人稱復數代詞「他們」可專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們」則專指女性③注意「我們」和「咱們」用法的區別。「我們」指說話人,有時也可以包括聽話人;「咱們」一定包括說話人和聽話人④指示代詞「那」用於遠指,「這」用於近指⑤代詞用得不恰當,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G.副詞:一般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邊,表示行為、動作或性質、狀態的程度、范圍、時間、頻率、情勢、語氣等。
表示範圍:都、全;表示語氣:可、倒;表示否定:不、沒;表示時間:剛、恰好;表示程度:很、極;表示情勢:彷彿、漸漸。
副詞的語法特點:①副詞主要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在動詞、形容詞前面作狀語。②副詞有時用在形容詞後面,補充說明程度、結果,作補語。③副詞不能修飾名詞、代詞。
H.連詞:是用來連接詞、短語或句子的詞。一般連詞:和、與、並、或、及;關聯詞:主要用來連接復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 而且、雖然 但是。
語法特點:①一般連詞的前後兩部分可以調換而基本意思不變。②關聯詞的主要在復句中進行運用。
I.介詞:介詞經常用在名詞、代詞等的前面,和這些詞合起來,表示動作、行為、性狀的起止、方向、處所、時間、對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較等。
常用介詞及其用法(順口溜)
自、從、以、當、為、按照,
由於、對於、為了、到
和、跟、把、比、在、關於
除了、同、對、向、往、朝……
用在名詞、代詞前,組成介賓短語後,修飾、補充「動」「形」要記牢。
J.助詞:是附著在實詞、短語或句子上面,起輔助作用的詞。助詞可分三類:結構助詞、動態助詞、語氣助詞。結構助詞:的、得;動態助詞:著、了、過;語氣助詞:的、了、嗎、吧、呢等。
K.嘆詞:表示感嘆、呼喚、應答等聲音的詞。如啊、嗯等。語法特點:一般獨立成句,用逗號或感嘆號隔開。
L.擬聲詞:是摹擬人或事物的聲音的詞。語法特點:在句子中相當於一個形容詞。
(2)詞類的辨別:
①區分名詞和非名詞,名詞前不能加「不」和「很」。②區分形容詞和動詞,形容詞可以用「很」來修飾,動詞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除外)③區分形容詞和副詞,形容詞能修飾名詞,前面能加「很」;副詞不能修飾名詞,前面不能加「很」。④區分連詞和介詞,前後能互換的是連詞,前後不能互換的是介詞。⑤區分動詞和介詞,作謂語中心語的只能是動詞,組成介賓短語修飾、補充動詞、形容詞的是介詞。⑥區分語氣助詞和嘆詞,語氣助詞一般用在句尾,嘆詞往往獨立成句,一般在句首。⑦區分介詞和副詞,介詞後面跟名詞、代詞,副詞後面是動詞或形容詞。
二短語:是由詞和片語合而成的語言單位。
(1)並列短語:由兩個或由兩個以上的名詞、動詞或形容詞等並列組成的短語,基本結構有名+名、名+代、代+代、動+動、形+形、數量+數量。特點:①並列短語前後的詞性一致。(名詞和代詞除外)②並列短語兩部分之間是平等關系,沒有修飾、限制關系。③並列短語中的詞一般顛倒過來意思不變。④並列短語中詞和詞之間可以直接組合,也可以借用虛片語合。
(2)偏正短語:定義參見課本。基本結構:①中心語是名詞時,修飾限製成分是定語,用()表示。有如下結構:形+名、數量+名、名+名、代+名②中心語是動詞或形容詞時,修飾語是狀語,用〔〕表示。有如下結構:形+動、副+動、數量+動、副+形。
(3)動賓短語:動詞後邊帶上一個受動詞支配的詞,組成一個短語,這種短語叫做動賓短語。基本結構:動+名、動+代。特點:①動賓短語前邊的動詞直接支配後邊的名詞、代詞,後邊的名詞、代詞受前邊的動詞的支配,它們之間是支配和被支配的關系。②動賓短語中受動詞支配的名詞、代詞,是賓語。③賓語一般在動詞後面回答「誰」、「什麼」的問題。④使用動詞短語時,要注意動詞和賓語意義上的配合,否則造成動賓不搭配。
(4)補充短語:包括動補短語和形補短語兩大類。語法特點:①在動詞、形容詞後面起補充、說明作用的成分是補語,用<>表示。②這類短語的中心語在前,前後兩部分是被補充和補充的關系。③補語在動詞或形容詞後邊補充說明怎麼樣、多久、多少等問題。④有的補語前頭常用結構助詞「得」。
(5)主謂短語:定義詳見課本。基本結構:名(代)+動、名(代)+形、名(代)+疑問代詞、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數量,如紙三張。特點:①主謂短語前邊的詞表示「誰」或「什麼」,後面的詞說明前邊的詞「怎麼樣」「干什麼」或「是什麼」。前後兩部分是被陳述和陳述的關系。②使用主謂短語加上語氣,書面上加上標點就是一個單句,表達的意思是完整的。
(6)介賓短語:由介詞和它的賓語構成的短語。基本結構:介詞+名詞、介詞+代詞。語法特點:①介賓短語在句子中作為一個整體充當句子成分。②介賓短語在為主語中心語前做狀語,在謂語中心語後面作補語。③介賓短語有時也做定語,後頭必須帶「的」。
(7)「的」字短語:由動詞、形容詞、動賓短語加上「的」構成。基本結構:動詞+的、形容詞+的、動賓短語+的。特點:①「的」字短語在句中相當於一個名詞。②「的」字短語一般常做主語、賓語。
三、單詞
(1)單句分類:按句子結構分為主謂句和非主謂句;按句子的用途或語氣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
(2)單句的成分: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
(3)分析步驟: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謂,先把句子一分為二,分成主語和謂語,一般是主語在前,謂語在後;第二步,找賓語,有的句子有,有的則沒有,動詞支配的對象就是賓語;第三步,壓縮句子找中心語,中心語是受修飾、補充或能支配賓語的主幹成分;第四步,找定、狀、補語。定語到主語中心語的前邊和賓語中心語的前邊去找,狀語在謂語中心語前面,補語在謂語中心語後面。 常用分析單句成分的符號見課本。
(4)句子主幹:是指把定語、狀語、補語壓縮後剩下的部分,即由主語的中心語,謂語的中心語和賓語的中心語組成。摘取句子主幹時,謂語中心詞前有否定詞語(不、沒、沒有)的句子,要把否定詞語放在主幹中;碰到中心語是並列短語時,要把整個並列結構摘出來

Ⅳ 請問現在小學生(五六年級學校語文都不教句子結構了么(就是主謂賓之類的成分分析)

小學的時候就學語法,過於枯燥了,孩子很容易對英語產生厭煩的。所以還是學習一些比較實用的句子比較好。

想把英語學好,首先要有興趣,語法重要不重要,重要,但是不是小學生就容易懂的東西。

Ⅳ 語文中什麼是「主謂賓」

語文中抄什麼是主語,謂語襲,賓語,狀語,表語,定語【正確表述是句子中什麼是......】
主語:句子中表述誰,什麼的成分。
例如:【小二黑】是個好青年。【楊樹】全發芽了。
謂語:句子中表述誰【干什麼】或什麼【怎麼樣】的成分。
例如:我們在教室里【讀】書。
白雲在空中【飄來飄去】
賓語:句子中表示動作支配的對象,一般在句子最後,有時用「把」前置。
例如:同學們正在做【實驗】。
我已經把【化學作業】交給班長了。
狀語:句子中用來修飾動作行為的詞語。
例如:趙珊珊【慢條斯理】地拾掇著書包。
老艄公【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
定語:句子中對事物的性狀進行修飾限制。
例如:【藍藍】的天空飄著【幾朵】【淡淡】的白雲。
表語?是補語誤,還是換了表達詞彙?
補語是對動作的程度等進行修飾限制的,一般在句子後面,常由形容詞和動量詞充當。例如:我去過你家【三次】。去山區希望小學的路難走【極了】。

Ⅵ 語文中什麼是「主謂賓」

主謂賓,一種文法的表達方式。語法順序為主語—謂語—賓語的結構。雖然使用主謂賓結構的語言在事實上沒有使用主、賓、謂結構的。但是語言種類多,且許多克里奧爾語都使用主謂賓結構為主要語序。

主謂賓的結構

1、主謂結構:I run 謂語一般是不及物動詞,後面不加賓語

2、主謂賓結構:I play basketball這里的謂語是及物動詞後面加賓語

3、主謂加雙賓:I give you a book這里的you、book都是賓語

4、主謂賓加賓補:I found the book interesting 這里的interesting是賓補

(6)小學生語文主謂賓講解擴展閱讀:

一、主謂賓與主系表的區別

主謂賓=主語+實義動詞+賓語,be是系動詞,不能用於主謂賓中。主系表=主語+系動詞(最常見的是be,還有「五感」feel、look、sound、smell、taste和其它動詞如become、grow…等)+表語(名詞、代詞、形容詞、時間地點副詞、介詞短語、表語從句…等)。

I am a boy.這句話中沒有賓語,屬於主系表,I是主語,系動詞am是謂語動詞,a boy是表語,系動詞和表語合起來作謂語。

由此可見在主系表中,謂語≠謂語動詞;而在主謂賓中,謂語=謂語動詞,如I love you。總之,系動詞和賓語是不共戴天的仇人,誓不兩立。系動詞後面接的是表語,而賓語前面接的是謂語。

二、相關口訣

主謂賓、定狀補,主幹枝葉分清楚。

定語必居主賓前,謂前為狀謂後補。

狀語有時位主前,逗號分開心有數。

Ⅶ 語文劃分主謂賓

語文主謂賓的劃分練習

劃分句子成分 一、什麼是句子 句子是由詞或片語構成的,是具有一定語調並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語言運用單位。根據用途和語氣,句子可以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根據結構可分為單句和復句。 二、句子成分說明 1、主語 主語是謂語陳述的對象,指明說的是「什麼人」或「什麼事物」。例如: (1)中國人民志氣高。 (2)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是億萬人民群眾的切身事業。 2、謂語 謂語是陳述主語的,說明主語的,說明主語「是什麼」或「怎麼樣」。例如: (1)滿天烏雲頓時消散了。 (2)樹葉黃了。 (3)小王今年十六歲。 (4)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麼書他都看。 3、賓語 賓語在動語後面,表示動作、行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誰」或「什麼」一類問題。例如: (1)什麼叫信息? (2)門口圍著一群看熱鬧的。 (3)馬克思認為知識是進行斗爭和為無產階級解放事業服務的手段。 4、定語 定語是名語前面的連帶成分,用來修飾、名詞表示人或事物性質、狀態、數量、所屬等。例如: (1)那(沉甸甸)的稻穀,象一壟壟(全黃)的珍珠。 (2)(三杯)美酒敬親人。 (3)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 (4)(中國)的歷史有(自己)的特點。 5、狀語 狀語是動語或形容詞前面的連帶成分,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表示動作的狀態、方式、時 間、 處所或程度等。例如: (1)他[已經]走了。 (2)咱們[北京]見。 (3)歌聲[把王老師]帶入深沉的回憶。 (4)科學[終於以偉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戰勝了神權。 副詞、形容詞經常作狀語,表時間、處所的名詞經常作狀語,一般名詞不作狀語。動詞中除助動詞外,一般動詞很少作狀語,介詞短語常作狀語。一般狀語緊連在中心高速的前邊,但表時間、處所、目的的名詞或介詞短語作狀語時,可以放在主語的前邊,如,[在杭州]我們游覽了西湖勝景。 6、補語 補語是動詞或形容詞後面的連帶成分,一般用來補充說明動作、行為的情況、結果、程度、趨向、時間、處所、數量、性狀等。例如: (1)廣大人民幹得〈熱火朝天〉。 (2)他寫的字比原來不是好〈一點〉,而是好得〈多〉。 (3)他生〈於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顏色是那麼濃,濃得〈好像要流下來似的〉。 7、獨立成分 在句子中不與其他成分(主、謂、賓、定、狀、補)產生結構關系,但意義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對獨立性的一種成分,用來表示稱謂呼叫,對事物原推測、估計、注釋、補充、感嘆、摹擬語氣等。例如: (1)事情明擺著,你看,我們能不管嗎? (2)十分明顯,不大大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四個現代化就是一句空話。 (3)啊,多麼使人心醉的絢麗燦爛的秋色! (4)砰,砰,一陣槍聲傳來…… 充當獨立成分的,有的是一個詞,有的是短語,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較靈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 8、復指成分 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或短語指同一事物,作同一個句子成分。例如: (1)先生自己也要書。 (2)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這已經成為。擋不住的歷史潮流。 (3)這就是朝鮮戰場上一次最壯麗的戰斗——松骨峰戰斗。 狀——修飾全句的]+(定)主+[狀]謂<動補>+(定)賓+<賓補>。 [每當有外地人來],(好客的)天津人[總是][眉飛色舞地]談<起了>(天津的)小吃<有多麼地道> 區分參考: 其一,細推敲兩種概念,從回答問題入手。 賓語是動詞中心語的支配對象,補語是對動詞、形容詞中心詞起補充說明作用的成份,根據這兩個不同的概念,我們知道賓語是動詞的連帶成分,它與動詞之間是被涉及與涉及的關系,回答的是「誰」或「什麼」一類的問題;而補語是動詞或形容詞後邊的連帶成分,它與動詞、形容詞之間是補充和被補充,說明和被說明的關系,回答的「怎麼樣」的問題。例如: (1)他打球。 (2)他打〈輸〉了。 例(1)中,「球」是「打」涉及的對象,回答「什麼」的問題,所以是賓語:例(2)中「輸」是補充說明「打」的結果,回答的是「怎麼樣」的問題,所以是補語。 從概念和回答不同問題兩個方面進行比較是區分賓語和補語的最基本方法。 其二,依詞性類別判定,細辨認數量結構。 用分辨詞性的辦法進行對比也是判定句子成份的方法之一。賓語作為動詞所涉及的對象,經常用名詞、代詞或其他名詞性短語來充當;而補語則經常用形容詞、動詞、介詞結構或其他動詞、形容詞性的詞語來充當。例如: (1)他看書。 (2)他看〈完〉了。 (3)他看什麼? (4)他看得〈很認真〉。 (5)他去新華書店。 (6)他來〈自南方〉。 以上(1)(3)(5)句子分別以名詞、代詞和名詞短語來充當賓語,而(2)(4)(6)句則以動詞、形容詞或介詞結構充當補語。 數量結構在句子中既可以充當賓語,也可以充當補語,這時我們就要從詞的意義上去區分。 例如:他寫了三篇;他唱了〈三遍〉。 前者中「三篇」指文章之類的東西,是以定語代替中心詞,故而是賓語;而後者中「三遍」是指唱的次數,是補充說明「唱」這個動詞的,故而是補語。 又如:他浪費了三天,他休息了〈三天〉。 以上兩個句子都出現了「三天」這個「數詞+時間名詞」的結構,「三天」後面顯然都省去了「時間」這個中心詞。 這時我們要看謂語動詞能否跟省略去的「時間」一詞進行搭配。能搭配成為動賓結構的,說明動詞後面的是賓語;如果不能,則是補語。在前一句中「浪費」可與中心詞「時間」構成動賓關系,所以「三天時間」的「三天」是定語代替中心詞充當賓語。在後一句中,「休息」雖然可與「時間」搭配,但構成了偏正關系,而不是動賓關系,不合句意,故而這里的「三天」是表示時段的補語。 再如:他買了二米,線長〈二米〉。 前者「二米」是「買」的對象,自然是賓語。後者「二米」是補充說明形容詞「長」的,形容詞具有不帶賓語的特點,故而這「二米」只能是補語。此外,非動作動詞「有、等於、變成」等後面所帶的數量結構都是這些詞所涉及的對象,所以不是補語,而是賓語。 例如:我有十個;一個變成了二個;三個加三個等於六個。這些句子中的數量結構都是賓語。 其三,用「得」、「這」二字檢驗,從「順序」「結構」分析。 我們知道,結構助詞「得」是補語的標志。如: 他笑得〈非常天真〉; 這花香得〈很〉; 他說得〈怎麼樣〉? 但是,如果「得」字不作為結構助詞而作為獨立詞素出現時,我們就不能混為一談。如: 他懂得這事。 你值得學習。 這些句子中「得」字與其它詞素結合而成一個不可分割的詞,故而不是補語的標志,它後面的成份是賓語。 用代詞「這」可以判定「個」字的賓語和補語。「個」字是最常見的量詞,通常用在名詞前頭。例如: (1)吃個西瓜。 (2)吃個〈痛快〉。 第(1)句中「西瓜」是「吃」對象,是賓語,且可以在「個」字前面加「這」字;第(2)句中「痛快」是補充說明「吃」的,不可能在「個」字前邊加「這」字。也就是說,通常情況下「個」字前邊能加「這」字的是賓語,否則即為補語。 一般說,動詞後邊同時有賓語或補語時,是補在前、賓在後,所以賓語和補語在動詞後的位置有時也可以做為判定依據。如: 他打了〈三次〉球。 我織〈成〉一件毛衣。 但也有些情況卻恰恰相反,是賓在前、補在後。例: (1)他每天上山〈兩趟〉。 當補語是量詞結構時,這種順序較為常見。例: (2)你拿杯水〈來〉吧!他撕〈下〉一張紙〈來〉。 這兩個句子中前者補語是趨向動詞,置於賓語之後;後者補語是合成趨向動詞,兩個部份分別置於賓語前頭和後頭。有些介詞結構也可以放置在賓語之後作補語,如:這件事〈給人以巨大的鼓舞〉。 另外,有些形式相同的短語可以通過分析結構的方法來對比判定。 例如:他跑〈下大堤〉。他摘下眼鏡。這兩個句子中都有帶「下」字的片語,前一句「下」與「大堤」構成動賓關系,做「跑」的補語,補充說明跑的結果是下了大堤,而不是「大堤」被「跑下」;後一句的「下」與「摘」搭配成詞,做謂語,「眼鏡」做「摘下」一詞的賓語「眼鏡」是被「摘下」;再如:我希望去一次;我去〈一次〉。這兩個句子中也都有形式相同的「去一次」,但根據結構分析,它在句子中充當的成份顯然不同。 總之,雖然賓語和補語有難以分辨的一面,但只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認真對待,多做對比、總結,經過反復訓練,總還是能夠達到預期目的的。 三、句子成分的名稱及符號 名稱: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 符號:主語 = 謂語 - 賓語 ~ 定語 ( ) 狀語 [ ] 補語 < >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語、謂語、賓語。 補充成分是:定 語、狀語、補語。 ②主語部分和謂語部分之間可用‖劃開。 句子成分劃分口訣 (一)主謂賓,定狀補,主幹枝葉分清楚。主幹成分主謂賓,枝葉成分定狀補。 定語必在主賓前,謂前為狀謂後補。 (二)看全句、抓中心,縮句先找主謂賓。主幹原句有歧義,恰當帶上狀補定。 謂語前有狀形容,定語修飾主和賓。「的」「地」「得」要分清,定狀補、它標明。 劃分句子的口訣: (1)句子成分要劃對, (2)縱觀全局找主謂。 (3)主前定狀謂後補, (4)謂前只有狀地位。 (5)「的」定「地」狀「得」後補, (6)賓語只受謂支配。 四、(1)劃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語、謂語、賓語。 主語:是謂語陳述的對象,指明說的是「什麼人」或「什麼事物」。 謂語:是陳述主語,說明主語的,說明主語「是什麼」或「怎麼樣」。 賓語:在動詞後面,表示動作、行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誰」或「什麼」一類問題。 句子一般有兩種情況:寫人、寫物(寫事、寫物)。分析句子時,首先判斷是「寫人」還是「寫物」。 ①寫人 格式:「誰」 + 「干 什麼」 (主語) (謂語)( 賓語) 例: 楊亞 ‖ 寫 字 主 謂 賓 注意:處理復雜的單句時,要抓主幹。 例:一中的楊亞║在課桌上寫著毛筆字。 主 謂 賓 ②寫物 格式:「什麼事」或「什麼物」+「怎麼樣」 ( 主 語 ) (謂語、賓語) 例: 貓 ‖捉 魚 主 謂 賓 例:一隻小貓‖在盆邊捉了一條大魚 主 謂 賓 注意:「是」為典型的動詞,一般是「謂語」。 例如: 他 ‖ 是學生 主 謂 賓 (2)劃分句子成分,還要抓住枝幹(定語、狀語、補語) 定語:在句子中起著修飾、限制主語或賓語中心語的作用。 狀語:修飾、限制謂語中心語,一般在謂語中心語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時間、地點、范圍、情況等。 補語:對謂語中心語起補充說明作用,一般放在謂語中心語之後。 例: 畫眉 唱 歌 這是一個把主語中心語、謂語中心語、賓語中心語單提出的句子。原句是 「兩只美麗的畫眉高興地唱一首歌。」 ①(兩只美麗的)畫眉 「兩只美麗」是 「畫眉」——主語中心語的修飾部分,叫「定語」。 ②[高興]地唱 謂語中心語「唱」前邊的修飾、限製成分——「高興」為「狀語」。 ③(一首)歌 賓語中心語「歌」前的修飾、限制部分——「一首」為「定語」。 ④.歌唱得<好> 修飾、限制謂語中心語「唱」,並放在它後面的部分——「好」為「補語」。 示例及練習部分 1、魯班是我國古代春秋時期一位著名的建築工匠。 答案:(魯班)主語(是)謂語(我國古代春秋時期一位著名的建築)定語(工匠)賓語。 2、那個時候的社會生產力還十分落後。 答案:(那個時候的)(社會)定語(生產力)主語(還)(十分)狀語(落後)謂語。 3、魯班接受了一項大的建築工程任務。 答案:(魯班)主語(接受)謂語(了)狀語(一項大的建築工程)定語(任務)賓語。 4、魯班從中得到啟發。 答案:(魯班)主語(從中)狀語(得到)謂語(啟發)賓語。 5、蔡倫出生在一個貧苦的鐵匠家裡。 答案:(蔡倫)主語(出生)謂語(在一個貧苦的鐵匠家裡)補語。

Ⅷ 語文中主謂賓定狀補從是什麼

  1. 語文中的主謂來賓定狀自補,在漢語中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其句子成分的排列順序如下:(定語)主語+(狀語)謂語(補語)+(定語)賓語(補語)。

  2. 定語是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成分主要是主語和賓語)前對其進行修飾和限制的成分。例如:美麗的花(」美麗「是定語)

  3. 狀語是在謂語(包括動詞和動詞性短語及形容詞和形容詞性短語)前對其修飾和限制的成分。

    例如:狠狠地打(」狠狠「是狀語)

  4. 主語:謂語陳述的對象,指出謂語說的是」誰「或者」什麼「。

    例如:中國人民的志氣高(「中國人民」是主語)

  5. 謂語:是陳述主語的。主語和謂語之間是陳述關系。

    例如:趙薇是著名演員(」是「是謂語)

  6. 賓語: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動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對象。

    例如:魯班是我國古代春秋時期一位著名的建築工匠(」工匠「是賓語)。

  7. 補語:是動詞,形容詞性短語里中心語後面的補充成分。

    例如:顏色是那麼濃,濃得好象要流下來似的(「好象要流下來似的」是補語)

Ⅸ 語文中的主謂賓定狀補語都是什麼什麼意思(請詳解)

要了解用法就首先得知道概念。知道了概念,自然知道了用法。不管是英語還是漢語,語法有相通的地方。
主語是句子陳述的對象,說明是誰或什麼。表示句子說的是"什麼人"或「什麼事」。
主語是執行句子的行為或動作的主體,如「我寫字」中的「我」,就是主語,它做出「寫」
這個動作。「寫」則是謂語,而「字」是接受謂語「寫」這個動作的對象,它因此被稱為賓
語,又如」花死了」中的」花」就是主語,」死了」即是對主語」花」的陳述,所以是謂.有的語法書也稱主語為「客體」或「受體」。
主語可以用這些詞類或形式來擔任:名詞、代詞、名詞化了的動詞、形容詞、分詞、副詞或
數詞等,動詞不定式或不定式短語,從句,某些固定片語的第二格。
謂語概念在語文語法中作用是表明主語怎麼樣、有什麼性質、處在什麼狀態等等,是用來陳述主語的由常常有動詞、動詞性短語,形容詞、形容詞型短語,名詞、名詞性短語,主謂短語充當謂語。
例如:
他們正在排練節目。(排練,動詞作謂語)
魚兒在河裡暢游。(在河裡暢游,動詞性短語作謂語)
山上的樹又綠了。(綠,形容詞作謂語)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靜悄悄,形容詞短語作謂語)
外頭熱,別中暑了。(熱,做謂語)
賓語是動詞的一種連帶成分,一般在動詞後邊,用來回答「誰?」或「什麼?」例如「我找廠長」的「廠長」,「他開拖拉機」的「拖拉機」,「接受批評」的「批評」,「他說他不知道」的「他不知道」。有時候一個動詞可以帶兩個賓語,如「教我們化學」的「我們」和「化學」。
建議自己上網路查一下,研究一下吧,語法這個東西還是得靠自己體會的。

Ⅹ 關於語文的主謂賓。

倒裝句有下面幾種情況:(以下為精度概括 希望你好好學)

一、主謂倒裝(謂語前置或主語後置)

二、定語後置(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

三、賓語前置(賓語置於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

四、介賓短語後置,也叫狀語後置(狀語處在動詞謂語之後)
一、主謂倒裝

主謂倒裝句有三種情況:語氣強烈的疑問句;語氣強烈的感嘆句;舊詩詞為了韻律相合。

二、定語後置

定語後置有下面四種情況:

1.中心語+定語+者

①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求可使報秦者人)

②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一蟲。 (村中好事者少年)

2.中心語+之+定語 ,「之」是定語後置的標志。

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蚓無利爪牙,強筋骨)

②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居高廟堂則憂其民,處遠江湖則憂其君)

3.中心語+之(而)+定語+者,「之」是定語後置的標志 。

①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鏗然有聲石,所在皆是也)

②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 (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此四者,天下

之窮民而無告者)

三、賓語前置(重點)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但在特定條件下賓語前置。

1.否定句中代詞賓語,賓語前置。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欺余)

②三歲貫汝,莫我肯顧。 (莫肯顧我)

2.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①大王來何操? (大王來操何)

②沛公安在? (沛公在安)

3.用「之」「之為」或「是」將賓語前置,用這種賓語前置的格式時,還可以在賓語之前加上「唯(惟)」,構成「唯(惟)……是……」或「惟…之…」的格式,強調賓語的作用就更大。

①日居月諸,下土是冒。 (日居月諸,冒下土——日月曾經照臨,陽光離去後露出了這片赤裸的土地)

②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憂。 (憂群臣)

4.介賓短語中賓語前置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 (籍以何至此)

②全石以為底。 (以全石為底)

四、介賓短語後置(狀語後置)

介詞結構即介賓短語,文言文中常見的是用「以」「於」組成的介賓短語,在句中一般作狀語。介賓短語後置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種:用介詞「於」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處在補語的位置,譯成現代漢語時,除少數仍作補語外,大多數都要移到動詞前作狀語。

①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 (請奉命於孫將軍求救)

②貧者語於富者曰…… (貧者於富者語曰)

第二種:用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也大都處在補語的位置,在今譯時,一般要移到動詞前作狀語。

①形似酒樽,飾以山龜鳥獸之形。 (以山龜鳥獸之形飾)

②具告以事。 (以事具告)

第三種:用介詞「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補語位置時,「乎」通「於」。在翻譯時,可視情況而定其成分,「乎」字結構或作狀語,或作補語。

①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乎吾前生,其聞道也固乎吾先)

②名垂乎後世。 (乎後世名垂)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語文主謂賓講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