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語文音樂

小學語文音樂

發布時間:2021-01-17 19:42:08

Ⅰ 請問小學語文課如何選擇音樂

今天,我們省領雁語文班舉行了一場小學語文教學熱點問題論壇活動。我有幸上台發言。在發言中,一段關於「語文公開課如何選擇音樂」的感想得到大家的一致稱贊。現將其整理如下:音樂是語文課堂上一種特殊的「補充」,也是一種「特殊媒介」。音樂是人類的第二種語言,語文課離不開音樂。許多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有了音樂一下子就溝通好了。以前我找音樂就是憑感覺,感覺對了,就是它。但這段時間我的想法有所改變。一、 選擇音樂要考慮音樂的背景每一篇課文都有背景資料。其實,音樂也有。當這兩樣事物背景相統一時,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最近我在湖師附小聽了孟麗老師上的一堂古詩教學課《牧童》。她課上採用的音樂是笛子獨奏《小放牛》。這首曲子是描述牧童放牛時的那種閑趣,無憂無慮的,輕松自在的情景。聽起來聲音非常干凈,不像笛子名曲《姑蘇行》《牧民新歌》等聽那麼熱鬧花哨。因為這首曲子只用了最基本的打音、單吐、雙吐等技巧。牧童的世界是非常簡單、純潔的,這與詩歌《牧童》表現的意境不謀而合。所以這首曲子與之相配,天衣無縫。長興實驗二小吳海燕老師執教四年級課文《麥哨》時選用的音樂是鋼琴曲《牧童之歌》。其實這首曲子在我們中師器樂課本上有的,可能大家都彈過。這是一首復調的曲子,左右手都有旋律。有時以左手旋律為主,有時以右手旋律為主。聽起來你追我趕,忽遠忽近,你呼我應,表現出一種輕快、愜意的感覺,有種田園生活的意趣。這與課文《麥哨》的表現的那種意境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吳海燕老師選擇這首曲子定然也是深思熟慮過的。所以,在選擇音樂時,盡量了解音樂的背景,它會讓你節約時間,更有可能讓你的課出彩。二、選擇音樂要把握基調再談《冬陽》,這篇文章的基調是一種平淡的、回憶式的,讀起來能讓人的心一下子安靜下來,肖紹國老師是怎麼選音樂的呢?他選擇的是禪樂,禪思空靈的音樂。這樣的音樂能凈化人的心靈,讓人拋卻一切煩惱、憂傷,靜靜地徜徉在一個干凈鬆弛的世界裡。效果如何,昨天大家也體會到了,小女孩的那美妙的朗讀,能脫離音樂的襯托嗎?另外,抒情的音樂與憂傷的音樂還是要仔細分辨,否則會弄巧成拙的。三、選擇音樂要考慮樂器的特點每種樂器的音色和演奏技巧都決定了它的特點。如豎琴是悠遠的,二胡是帶有一點憂傷的,鋼琴是抒情的等等。所以選擇時要慎重考慮。我縣一位名師執教《廬山雲霧》的「霧來時,風起雲涌……」一段時,是怎樣挑選音樂的呢?哪一種樂器演奏起來能給人帶來排山倒海的氣勢,而又不失美的感覺呢?古箏!古箏演奏技法中那種連綿不斷的,一浪高似一浪的琶音和搖指就能。所以多年過去了,那堂課依然為我們津津樂道。

Ⅱ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如何引入音樂元素

《小學語文新課標》對於義務教育理念進行優化改革,注重學生心智、能力的共同發展。作為內教師,容應當針對學生情感體驗與素質提升,更加深入地結合多元化輔助手段充實課堂,使學生充分體驗語文學習的樂趣。本文以音樂元素引入課堂為例,對音樂元素於語文課堂教學的輔助性進行淺析。

Ⅲ 適合小學語文教學的煽情的音樂有哪些

友情地久天長,long long ago,都不錯,希望對你有用

Ⅳ 如何讓小學語文充滿音樂氛圍

如何讓小學音樂課充滿活力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新課改的教學理念也一步步深入我們的日常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應圍繞本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音樂。因此,在課程改革的今天,音樂教學中選擇「快樂教學」作為突破口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一、教師首先要具備良好的人格魅力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首先,教師要努力加強自身人格修養,樹立良好的師表形象,塑造強大的人格魅力,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召、帶動和影響學生,使學生的創新人格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即為「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學中,對課堂上個別學生可能出現的「搗蛋」行為,要冷靜對待,保持情緒穩定,努力營造上課期間融洽而和諧的教學氛圍.同時在課後要及時有針對性地主動找到學生談心、交心,理性批評並糾正個別學生的不良行為,充分展現教師的人格魅力。其次,教師應主動將自己的為人處事和言談舉止置於學生的監督之下,做到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二、小學音樂課中的意境教學
在大量的隨堂聽課和觀摩聽課活動中,經常能聽到老師們這樣的評論:「這堂課比較有意境」。「這堂課把我們帶到美的意境中去了」。「聽了學生的歌唱,使我們身臨其境」。「這堂課如果在歌曲的藝術處理上再細些,則意境可能會更深些。」……。可見,小學音樂課的意境教學正在受到廣大音樂教師的關注,從許多報刊雜志上發表的有關小學音樂課意境教學的心得體會文章中,也可以看到,小學音樂課的意境教學正在成為廣大音樂教育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課題。
我國音樂理論家修海林認為:音樂意境「既產生於音樂家對對象的審美感覺中,又存在於音樂的表現中。自然,音樂的審美也勢必要求體驗到這一意境,這時意境即是客體的主體化,也是主體的對象化,意境是審美意象性活動的產物」。小學音樂課堂內的音樂意境,存在於音樂教師的音樂表現和學生音樂審美體驗的自始至終。沒有教師主動的音樂表現,就沒有學生的音樂審美體驗,就沒有小學音樂課的意境教學。
小學音樂課的意境教學大致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挖掘教材的意境因素
教師應當認真分析教材內歌曲的歌詞、旋律、節奏、速度、力度、音樂表現記號、情感標記等,以充分發掘教材的音樂意境因素,並運用它來為意境教學服務。
2、用語言來描述意境
教師在用音樂語言構築音樂意境後,還必須及時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用口頭語言來描述音樂意境。如:在上音樂欣賞課《彼得與狼》時,先讓學生聽這個交響童話的音樂,在學生隨著音樂旋律的發展漸入佳境後,又及時啟發學生想像,用自己的話來描述它,在此基礎上,簡要概括出在這個交響童話故事中貓的饞嘴與狡猾,小鳥的機靈活潑,鴨子的愚蠢笨拙,狼的陰險、毒辣,彼得的機智勇敢,老爺爺的善良、可親等音樂形象,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交響童話音樂的藝術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在進入音樂意境後,必然會對音樂的旋律織體、和聲節奏贊嘆不絕,激動萬分,並有一種急於表述的激情。這時,教師就應當因勢利導,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藝術感受。盡管他們往往辭不達意,但教師還是應當給予鼓勵,並在此基礎上作出總結性的畫龍點睛式的意境表述,這將有助於意境教學的深化。
3、用形體來表現意境
首先,教師應當運用自己富有表情的形體動作來表現音樂意境。如:在為學生演奏《碼頭工人歌》的時候,教師可以用沉穩的演奏姿勢,痛苦而憤怒的臉部表情,來表現受盡煎熬的碼頭工人掙扎反抗的情景。
其次,教師應當組織學生用形體動作來表現音樂意境。如在教學《走啊走》這首歌時,積極啟發學生創編了老大爺、小朋友、解放軍走路的形體動作,在教師富於表情的鋼琴伴奏下,學生興致勃勃地表演了各具個性的老大爺、小朋友、解放軍走路的情景。
音樂意境的形體表現,應以教師為主導,在組織學生的積極參與中,促使意境教學的直觀形象化。
三、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
激發學習興趣學生在學校學爿的時間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時問內讓學生學到盡町能多的知識,教師就耍多想辦法、多出點子。例如,我在引導學生欣賞「鍾表占」時,他們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為他們對鍾表的表象認識比較清楚:但是在欣賞歌曲「金孔雀輕輕跳」時,對「孔雀開屏河邊走.傣家竹樓彩虹繞」的認識就不容易了,因為有的學生町能頭腦中沒有傣家村寨風光的景象,不知道傣家竹樓的模樣,也沒有看見孔雀開屏怎麼美,也就很難通過聯想體會音樂之美。在實際生活中,學生不能事事都親身經歷,所以在教學時,我經常運用各種手段(圖畫、幺J燈、錄音、多媒體等)豐富學生的感性材料,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改善評價方式
讓學生得到成功的體驗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每一次所提出的問題或同答問題,都足建立自信心的良好時機。因此,教師耍在評價中精心呵護他們的自尊心.增強他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常用「送星星」等方式對孩子進行評價與鼓勵,讓他們在「數星星」所帶來的快樂而自豪的心理體驗巾產生對學習的信心。在唱歌表演課「小青蛙找家」的教學過程中,當學生學會了歌曲後,我讓他們分小組自創編動作並戴上頭飾表演,同時引導學生對自己和同伴進行評價。在評價中不免會仃學生說某某小朋友動作編得不好,歌唱得不好聽或足跳舞不好看,這時我就會讓他們互相幫助.並對願意幫助別人的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如獎勵一朵小紅花、一個表示愛心的節果等,讓這個學生看到他自身的價伉,也培養了其他學生學會關心他人的良好品質。然後也有一些會誇自己表現如何如何好的學生.對於這些學生我一面贊揚他們大H開表演的精神,另一方面又引導他們向別的同學心學習.幫助其形成席心好學的學習習慣。總之,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創設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使每個學生時刻都感受到教師在關注著他、期望著他.使學生能體驗到愉快、滿足的情緒,促使其養成良好的性格。

Ⅳ 小學語文書上的歌曲

《長江之歌》已被收入小學冀教版語文六年級第一學期第一課(2009年修訂本),北師大版第11冊第三單元第一課,現在小學冀教版第11冊的第一課也有了這篇課文——即將畢業的小學生們,都會學習這一篇課文,領略長江的迷人風采。江蘇教育出版社對《長江之歌》進行了修改,使文體更簡潔。下面是修改後的歌詞:
你從雪山走來,
春潮是你的風采。
你向東海奔去,
驚濤是你的氣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兒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我們贊美長江,
你是無窮的源泉。
我們依戀長江,
你有母親的情懷。
你從遠古走來,
巨浪盪滌著塵埃。
你向未來奔去,
濤聲回盪在天外。
你用純潔的清泉,
灌溉花的國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
推動新的時代。
我們贊美長江,
你是無窮的源泉;
我們依戀長江,
你有母親的情懷。
作者寫文章時豪情滿懷;詩詞中的「你」指長江,把「長江」比喻成母親,富有詩意。
第一段主要從地理特點的角度描寫長江,歌頌她一瀉千里、滋潤兩岸的氣概。
第二段主要從時空的角度描寫長江,賦予長江一種象徵意義:永遠充滿青春活力,永遠向前發展。
《長江之歌》贊美長江的雄偉壯觀,表達作者對長江的熱愛與依戀。

Ⅵ 小學語文上課課件有哪些比較適合的音樂

班得瑞和神秘園都很不錯!建議再下個眼淚什麼的,悲傷點的更能烘托氣氛!

Ⅶ 小學語文《聽聽 秋的聲音》 朗誦配樂

朗誦《聽聽 秋的聲音》的配樂如下:

1、《秋日私語》原名:A comme amour(法語),曲名意為如情似愛;中文名稱又叫《秋的喁語》。是法國作曲家保羅·塞內維爾和奧立佛·圖森,他們是法國達芬唱片公司(Delpnine)兩個負責人,也是著名作曲家,曲是他們兩個寫的,理查德·克萊得曼是原演奏者。

2、《夜之和諧》超技練習曲11號,又名「黃昏的和諧」。李斯特超技練習曲中最有名的一首。一開始比較慢,象要訴說一件事。然後卻突然沉默不語,只是用最激烈最高級的音樂來傾訴。這是整個超級練習曲的最高潮,是聽覺上的最高享受。

3、《降E大調夜曲》是肖邦夜曲中最膾炙人口的一首,也是最明朗的一首,作品的風格明顯地流露出傳統夜曲的痕跡。這首夜曲具有典型的肖邦早期作品的風格,平易優美、 飽含詩意, 可見此時的肖邦已無愧於"鋼琴詩人"這個雅號。

4、《G大調第四鋼琴協奏曲第二章》流暢的行板。此樂章帶給人喜出望外的感覺,並跟龐大的鋼琴及樂團構成強烈對比。一般而言,第二樂章皆是獨奏及樂團安份合作,且又是較為內斂含蓄的,此樂章跟傳統可謂大相逕庭。貝多芬亦曾以油畫當中底比斯女皇之遭遇為該樂章之副題材。5、《雨的印記》這首曲子出自韓國最擅長描繪愛情的音樂家李閏珉(YIRUMA)之手,寫這首歌的時候,是在一個星星滿天的夜晚,忽然間一場雨,讓YIRUMA有感而發寫下Kiss The Rain這首曲子。

Ⅷ 推薦一下適合朗讀時候的背景音樂,是小學課文朗讀的。

推薦你聽聽班得瑞的全系列純音樂,很多都是你聽過的,廣告啦,電視啦,廣播啦都有放過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音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