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課視頻

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課視頻

發布時間:2021-01-18 15:22:30

① 小學一年級的語文公開課上什麼內容好

溫溫的環圍,似乎還陶醉在秋的一邊,暖暖地、緩緩地不肯向冬邁腿。饞饞回的戶外,正多出一份愜答意的適散。吸,是一個初冬之熏,依戀著深秋知味;享,是一方安遠之謐,延續著深秋和宜;鼓,是一腔涌涌之奮,纏動著深秋韻含;馨,是一鄉甜蜜之癮,牽...

②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聽課怎樣評課

教師應該怎樣聽課和評課
一 教師聽評課的目的
1.聽評課是學校教學研究的一種重要活動,主要的目是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設計和組織水平,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2.「聽課」或「看課」,是對課堂教學活動的觀察、分析和研究。課堂教學,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觀察分析、研究的對象當然不能離開主體。但教師是課堂教學是設計組織者,觀察分析、研究的對象當然也不能忽視教師的教學行為。
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辨證統一。離開教師的教學行為分析來考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行為和效果,對研究教學是沒有意義的。
3.聽評課要以學評教。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情緒、學習行為表現、學習的效果,對照教師的教學行為,考察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把握,評價教師的課堂設計、組織能力和教學基本功。
只有綜合分析學生的學習行為表現和教師的教學行為,才能正確判斷課堂教學是否激發、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策略、方法、手段的運用是否適合於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心理特徵,學習活動的設計、組織是否有效促進了學生的學習。從學生的學習行為著眼,把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行為和教師的教學行為聯系起來分析研究,這才是聽、評課的要義。
二 一堂好課的標准:
一節好課的基本要求是什麼?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葉瀾女士的看法是:
(1)一堂好課應是有意義的課,是一堂扎實的課,而不是圖熱鬧的課。
學生在課中,要學到新的知識,進一步提高了學習和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產生進一步學習的強烈要求,;對今後的發展有良好的、積極的情感體驗;越來越會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學生上課,「進去以前和出去的時候是不是有了變化」,如果沒有沒有變化就沒有意義。如果教師講的東西學生已經知道了,何必再上?
(2)一堂好課應是有效率的課,是充實的課,有內容的課。
有沒有效率要看:課對全班多少學生是有效的?好的,中間的,困難的,有多大效率?效率的高低怎樣?課必須是充實的,在整個過程中,學生都發生了一些變化,整個課堂的能量很大。
(3)一堂好課應是有生成性的課,是豐實的課,內容豐富,多方活躍,給人以啟迪。
課不完全是預先設計好的而是在課堂中有教師和學生真實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維和能力的投入,有互動的過程,氣氛活躍。在這個過程中既有資源的生成,又有過程狀態生成。
(4)一堂好課應是常態下的課,是平實的課。教師要做到心中只有學生。
不少教師一旦開課,容易出現准備過度。教師課前很辛苦,學生很興奮,到了課堂上都拿著准備好了的東西來表演,再沒有新的東西呈現。課前准備有肋於學生的學習,但課堂有它獨特的價值,這個價值就在於它是一個公共的空間,需要有思維的碰撞和相應的討論,最後在這個過程中師生相互生成許多新的知識。課應該是平實(平平常常,實實在在)的,是平時都能上的課,而不是有多人幫著准備,然後才能上的課。
(5)一堂好課應是真實的課,是有缺憾的課。
課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課造假的可能性最大。真實的就會有缺憾,有缺憾是真實的一個指標。公開課,觀摩課要上成是沒有一點點問題的,那麼這個預計的指標本身就是錯誤的。
三.怎樣聽課?
教師聽課一般包括三個過程。
1、課前准備。
聽課忌盲目性。教師聽課前應准備那些工作呢?
A.熟悉教材,明確這節課教學的三維目標,領悟課標或大綱對本節內容的具體要求。了解編者意圖,弄清新舊知識內在聯系,分析教學內容的重、難點;
B.自己思考、設計課堂教學初步方案,勾勒粗線條的教學框架,存在的困惑與問題;
C.大致了解所聽課的班級的類型(文、理科;物化、政史班等)或學生的成績水平的情況;
D.了解什麼樣的課是一堂好課,因為這樣才好對所聽的課有一個大致的定性。
2、觀察和記錄。
聽課是復雜的腦力勞動,聽課需要聽課者多種感官和大腦思維的積極參與,從以下方面觀察、記錄:
聽課時間、學科、班級、執教者、課題(課時)等;
教學過程,包括教學環節和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時採用的方法、主板書;
各個教學環節的時間安排;
學生學習活動情況(合作、交流、探究);
教學效果。
在觀察記錄中,要注意考察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教學內容的科學性;教材處理與教學思路、目標;
教學重點、難點、關鍵;課堂結構設計;
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手段的運用;
教學基本功;教學思想。
3、聽課 思考和整理。
聽完課後應進行思考和整理。比如回顧聽課記錄,與執教者交談,將幾節「互相牽連」的課作比較,寫「聽課一得」,或者吸取執教者的優點用於自己的教學。要注意分析、比較,准確地評價各種教學方法的長處和短處,注意長處,改進自己的教學;要注意分析執教者課外的功夫,關注執教者的教學基本功和課前准備情況。
四.聽課需要注意的兩個問題
1.不僅要關注教師的教,更要關注學生的學:
對於教師的教,聽課時重點應該關注的是:
(1)課堂的教學目標(學哪些?學到什麼程度?情感如何?)。目標在何時採用何種方式呈現;
(2)新課如何導入,導入時引導學生參與哪些活動;
(3)創設怎樣的教學情境?採用哪些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5)設計了哪些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技能?達到什麼地步?滲透哪些情感價值觀教育?
(6)知識的系統化、復習鞏固和提高的內容、方法。
(7)課堂教學氛圍如何。

③ 小學一年級語文公開課視頻下載哪裡找

土豆 和優酷,注冊一下,下載後,轉換視頻格式為mp4,就可以播放。

④ 小學一年級語文公開課上什麼內容比較好

公開課其實並不難上,你只要以平常的心態去上課,用內心傳授給孩子們知識就可以了

⑤ 一年級小學語文上冊的全部課程

http://wzxjinzhaixiaoxue.blog.163.com/blog/static/8461987320098710261749/<這網站有>《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教材分析 芮孝方一、指導思想:《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以第三次全教會《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為指導,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為依據,致力於構建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在語文方面奠定基礎。二、改革重點:1.注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2.教材內容體現時代精神。3.教材編排符合語文學習規律。4.構建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5.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 三、教材編排:本冊教科書包括「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課文」「語文園地」「口語交際」幾個部分。教材的開頭是入學教育,用四幅圖,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了解學習常規。然後是漢語拼音部分,共13課,在學習拼音的同時認識70個常用字。而後是識字一10篇課文,識字二又10篇課文。兩個識字單元各4課,每課認字12~14個。20篇課文分作4個單元,大體按由淺入深的順序編排,每個單元的課文在內容上有一定的聯系。在每個單元之後設語文園地,以豐富的內容和多樣的形式,鞏固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此外,全冊設6個口語交際話題,安排在每個單元後面,使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識字的編排,實行認寫分開,多認少寫。全冊要求認識400個常用字,寫其中100個筆畫簡單的字。等等………………

⑥ 如何上好小學一年級語文課

一、營造氛圍,讓學生在參與中發展

參與是學生智力與能力發展的關鍵。教師必須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激活學生的熱情,促使其主動參與。

要營造和諧的氛圍,教師必須具有嶄新的學生觀,相信學生是具有巨大潛能的生命體。不要越俎代皰,細嚼慢喂,將本來可以富有情趣的識字教學,變得機械枯燥、索然無味。

要營造和諧的氛圍,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識字教學中,我們設計了這樣的開放性環節:讓學生說出自己從哪兒已經學會了什麼字;用什麼辦法記住哪個字。學生自選生字匯報,學習的自主權大了,利於學生自我表現,讓每個學生在參與中體驗成功。

要營造和諧的氛圍,教師的評價語言要幽默,富有情趣,富於激勵。教學中,我們允許學生識記字形方法的多樣性,不輕易否定學生。學生在教師寬容的評價中,變得有信心、有創見。

二、引導發現,讓學生在實踐中形成能力

新大綱強調:「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隨著學生經驗的積累,我們也就逐步簡化識記生字的過程,增加學生獨立識字的機會,發揮其主體性,引導他們自己想辦法,發現行之有效的識記方法,獨立掌握生字,並在實踐中不斷運用,形成識字能力。

漢字的字形雖然繁簡難易不同,但是識記字形還是有一定的規律、方法。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識字經驗,我們也就放手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記字形。學生看到生字,就會調用已有的信息,將生字與熟字聯系起來,進行比較記憶了。於是,學生驚喜地發現:原來語文中的記字形,可以利用熟字加加減減。此時,我們引導學生總結出自己發現的識字方法,學生也就非常自然地說出功法」「減法」「換法」。至於有的獨體字,則引導學生說出「筆順法」,稍難的字則是幾種方法的「合法」。然後,讓學生用自己發現的識記字形的方法,對照生字,進行檢驗。學生運用自己發現的識記方法,記起生字來,簡單有效,學習生字也可以變得輕松自如,學生情緒高漲。

這樣,學生在識記字形的實踐中,在老師的引導下,發現、總結出了記憶字形的方法,經歷了艱辛的腦力創新過程,品嘗到了成功的快樂,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識字的主人。他們會在以後的實踐中,不依賴於任何幫助,自己選擇合適的方法,主動運用,持之以恆,不斷訓練,逐步形成能力。

三、打破常規,讓學生在識字中享受快樂

實踐中積累的識字經驗,成為學生識生字的基礎。漢字造字的規律性,為放手讓學生嘗試識生率提供了可行性。教學中,我們常常啟發學生:「假如讓你造這個字,你會怎麼造呢?」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動腦,不僅掌握了生字,更重要的是在主動參與、體驗識字的過程中,獲得了成功的快樂。

我們還利用歸類識字中認識同族字的特點,嘗試著打破常規,讓學生根據詞語,運用規律,自己研究歸納出生字。如教第三冊的「識字8」時,我們首先教給學生基本字「包」,讓學生掌握音、形、義。再讓學生找出帶有「包」的熟字「跑」,作為例字引導學生發現:「跑」是用兩部分合起來表示的,「足」與字的意思有關,「包」與讀音差不多。接著出示新詞:花()、水()、火()、吃()。學生藉助聲旁「包」宇,利用形旁表義的特點,自己試著創造出這幾個生字。然後,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所創造的字,並說出理由,又在班上交流。這樣的設計,打破了歸類識字課的一般做法,引導學生發現形聲字的規律,運用規律識字,把學生當作探求知識的主人。這樣的教學活動,其意義已超過了識字教學本身,讓學生在參與中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四、指導編謎,讓學生輕松記住字形

低年級學生對謎語有濃厚的興趣。為了能讓識字教學變得活潑有趣,我們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將謎語與學生的識記生字聯系起來。除了編謎讓學生猜字外,更主要的是引導學生抓住某些漢字的字形特點,進行聯想,學著編謎語。教學「閃」字時,先引導學生把字拆分成「人」「門」,在老師的動作暗示下,學生心領神會,編出了謎語「人很快進了門」,學生不僅記住了字形,還懂了字義呢。又如「獸」字是小學階段學生容易寫錯的一個字。教學中,先讓學生把字分解成四部分,再引導學生聯想到野獸的特點,學生編成了謎語「頭上兩只角,整日田裡跑,張著一大口,兇猛又可怕」。學生學著編謎語,一定會認真分析字形,抓住特點。這樣的過程,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學生的主動參與中,在輕松的氣氛中,難點已化解。同時,發展了學生的想像能力和表達能力。

五、引導創境,讓學生巧妙記住宇形

有些生字字形復雜,或某些部件與熟字相近,低年級學生往往張冠李戴。教學中,我們找出各部件的聯系,或抓住容易錯的地方,引導學生創設特定的語境,進行聯想,讓他們在形象風趣的語言中,巧妙地記住字形,強化了識字效果。如「柳」字,一直到高年級都有學生把右邊的撇忘掉,我們在教學中就抓這一重要筆畫,引導學生想像著微風吹來了,柳枝是什麼樣子呢?有的柳枝細些,微風中輕輕地飄了起來;有的柳枝粗些,微風中還是那樣直直的。形象的語言,使學生再也不會將那「微風中飄起的柳枝」給忘了。

引導學生創設特定的語境,將特別的字形與形象的情境聯系起來。學生以後運用這個生字時,腦海中一定會浮現出相應的情景,想起那形象的提示語言,一定不會把字寫錯了。

實踐證明,一年級識字教學中,靈活地融合上述幾點的做法,學生能主動參與,成為識字的主人,提高了識字的能力,實現了自身的發展。

⑦ 如何上好小學一年級第一堂語文課

一、用靈活多樣的游戲形式組織活動

教師面對新生,首先要讓學生消除對新環境和新課程的恐懼,為學生營造一個充滿情趣、引人入勝的學習氛圍。貝特勒克教師顯然深諳此道。一本《姜餅男人》的「巨書」,本來是會給孩子們帶來學習上的巨大壓力的,但在教師惟妙惟肖、用游戲口吻的故事講述中,孩子們的壓力化解了。為了尋找姜餅男人,孩子們認識了學校里應該認識的人:廚師、門衛、護士,輔導主任、校長,還了解了應該知道的餐廳、浴室、儲藏室、衛生室、輔導主任辦公室、校長室等部門。可貴的是,學校的所有人員從校長到員工都參與了孩子的游戲活動,共同構建出這一堂令人難忘的課程,點燃了孩子主動學習的熱情,讓孩子對新校園充滿了嚮往。

二、用童話共振的教學方法進行語文教學

貝特勒克用自己的教學案例告訴我們,剛入小學的孩子,對學習拼音、識字感到很陌生,並且不感興趣,所以,一年級語文課的首要任務不是讓孩子先學習拼音和寫字,而是先讓孩子學會閱讀,激發孩子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教一年級的語文第一課《上學歌》時,如果教師只是乾巴巴朗讀兒歌:「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麼背上小書包……」,孩子們也許也不會感到有什麼新鮮,教師可以用提問的形式導入:「孩子們好,今天上學來的時候看見了什麼?聽到了什麼?你開心嗎?為什麼開心?上學的時候能不能遲到啊?……」當孩子們嘰嘰喳喳根據引導說出兒歌的內容時,教師說:「教師可以把剛才你們看到的、聽到的唱出來,想聽嗎?」然後,教師就用好聽的聲音演唱《上學歌》。並要求鼓勵孩子動起來,發揮他們的想像力來創編動作,這樣既滿足了低年級孩子好動的年齡特點,還可以讓孩子通過創編動作來理解兒歌的含義。最後,教師就把孩子們說的、唱的和跳的內容用兒歌的形式說出來,再讓孩子跟讀一遍,這節課就基本完成了。低年級的教師在和學生交流的時候還要像幼兒園的教師一樣用他們喜歡聽的甜甜的、柔柔的語氣,讓孩子們覺得很親切,這樣,他們就會慢慢喜歡上小學教師。

三、發揮游戲的作用是上好語文課的關鍵

課堂形式單一會讓剛入小學的孩子身心疲憊、注意力不集中,因為一年級的孩子剛剛升入到小學,所有的行為習慣還沒有完全走出幼兒園的上課模式。游戲對他們來說仍然起著主導作用,特別在語文課上,教師語言的組織、肢體的發揮尤為重要,如果滿堂灌的話,孩子就會失去上課的興趣,他們就會開始拍桌子、敲筆盒、和同伴喧嘩、鑽桌子、手舞足蹈等,根本不在意教師在講什麼,此時,教師就要學會組織,就要用孩子們喜歡的游戲形式來進行引導。教師還要學會鼓勵和獎勵孩子們的表現,如「叮叮當,你真棒;」「小紅花願意和表現棒的孩子做朋友」等。這樣,用游戲的形式組織教學,孩子們就會主動地參與到教師的教學過程中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一定要想法設法地設計靈活多變的教學活動,學習貝特勒克教師在課堂上利用小游戲、小表演、猜謎語、小活動的教學模式,把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到自己設計的課堂上來,同時,求教師還要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課堂駕馭能力。

總之,要上好一年級的每一節語文課,教師就要求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素養,不斷探索、實踐和總結教學經驗,有很好地駕馭課堂的能力,更要掌握孩子的年齡特徵,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做他們知心朋友,了解他們的喜好,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因材施教,讓孩子們盡快走出幼兒園的行為習慣而適應小學生活,達到最優最佳的教學效果。

⑧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哪一課適合上公開課

建議選《十以內加減法》,不用擔心學生的配合問題,比較好互動,而且資料也比較多

閱讀全文

與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課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